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索近空飛行器創新永不止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樊鈺鈺 張齊琪

  2010年8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關于發布“近空間飛行器的關鍵基礎科學問題”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及申請注意事項的通告》。近空間,一般是指距地面20~100千米的空域,這一區域是飛機上不去、衛星下不來的待利用空問,對于情報收集、偵察監視、通信保障以及對空對地作戰等有特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空間飛行器的研發對我國國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我國也越來越重視近空間飛行器的研究。在我國有位直從事近空間飛行器研究的教授,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的單雪雄教授。他主要從事近空間飛行器外形優化和和運動仿真工作,通過理論優化和風洞試驗探索最小阻力外形,并將非線性氣動力加入到飛行器運動仿真中,使數值模擬更符合真實飛行情況。
  1961年,單雪雄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學習,從此他便與空氣動力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66年以全優成績本科畢業后,單雪雄沒有停止學習的步伐,經過十年浩劫,他繼續在上海交通大學流體力學專業讀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的力學教育家江可宗教授。之后他又先后在美國TSI公司學習現代流動測量技術,在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進修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方向)。
  單雪雄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飛行器氣動力及運動模擬、機電設備中流動的數值模擬、材料加工設備中流場和溫度場的數值模擬,在30年的科研工作中,單雪雄教授獲得多項獎勵。他在飛行器氣動力和運動方面的綜合仿真研究項目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199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飛機大氣紊流響應和乘座品質方面的研究獲199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飛行器海面風浪氣動效應方面的研究獲1996年航天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單雪雄教授在現代流體力學實驗技術方面也有建樹,曾獲1992年和1 996年周培源基金會的獎勵。
  在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他主講《流體力學中的現代數值方法》、《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湍流概論》等七門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課程。他認為,作為一個教師和科研工作者,要有報國的壯志,但科學家產生新發現和新發明的最主要原動力是對自然界的興趣,是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是由此得到的成就感,而非任何行政上或物質上的激勵,他不贊成為了滿足各種各樣上級需求而寫論文,認為自己沒有體會、沒有創新,寫出的湊數文章只會浪費讀者的時間。
  單雪雄教授經常對學生說:“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加上扎實的數理基礎是成功的基石。”大型飛行器的附加質量計算已經有很多方法和程序,單雪雄卻并不止步不前,他和學生一起發展了一種結合附加質量基本理論和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商用軟件的簡易方法,從而可以計算任意物體附加質量。單雪雄教授除自編程序外,還擅長利用Fluent、Star-CD、Phoen[cs等商用軟件計算物體外部空氣繞流及容器、管道內流動。如今,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單雪雄教授仍然孜孜以求地進行著教學和研究工作,力求為我國流體力學和近空間飛行器的研究做出更多的貢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275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