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和諧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范偉軍

  摘要:和諧作為一種哲學理念和社會追求,用以指導企業活動,就產生和形成了和諧管理。企業為實現和諧管理就必須做到加強企業文化及團隊建設:管理過程中體現人本管理:實現企業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真正實現和諧管理。
  關鍵詞:和諧管理:企業文化;人本管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和諧作為一種哲學理念和社會追求,用以指導企業活動,就產生和形成了和諧管理。有的企業明確提出和諧管理這個概念,并將其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有的企業雖然沒有把和諧管理作為企業總的管理目標,但是和諧管理的思想非常明確,并將其列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用以指導企業的全部活動。那么如何在企業管理中實現和諧管理呢?
  
  一、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做到人的身心和諧
  
  企業和諧離不開人的身心和諧,這是企業和諧的基礎,人的身心和諧來源于企業文化建設。
  
  (一)在企業員工中形成共同的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企業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單位,企業文化之所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作用,是靠其對職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導把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作為一個群體心理定勢及氛圍存在于企業員工中,形成企業員工間和諧的基礎。在這種企業文化面前,員工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及行為準則去從事工作、學習、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這種作用是無法去度量和計算的。
  
  (二)充分發揮企業文化信息力量、道德力量、心理力量促進企業員工的身心和諧
  企業文化是一種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在現階段企業經營活動中,工作者要面對各種復雜工作環境、面對各種超強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因此他們必須學會有效地排除工作、心理上的種種障礙和問題,始終保持身心的和諧。因此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要堅持培養、提高員工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培養其積極的心理素質,有效的保障員工具有和諧的工作環境。
  
  二、加強團隊建設構建企業和諧團隊
  
  對于團隊來說,和諧的團隊是形成最大的戰斗力以實現團隊目標的保障。但是,和諧的團隊不會自動自發的形成,它是企業宗旨、管理機制、企業文化、行為準則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和諧團隊的建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確定行為準則并嚴格執行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團隊若沒有了共同的行為規則,只能成為一盤散沙。但只有規則與制度是不行的,規則與制度都是用來執行的,唯有公平公正的執行,規則才能得以成其為規則。否則;就會導致規則的全面破壞,到這時候即便管理者重新確立了規則,團隊的成員也會因此失去了對規則的敬畏而懈怠,再要扭轉他們的觀念和行為習慣勢必事倍功半。
  
  (二)培養員工相互協作精神
  團隊精神體現為團隊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作,彼此支持的意愿和作風。在分工越來越精細的現代社會,即便是復合型的人才也不能一個人完成所有的事情,雖然團隊會因其自身的使命而有核心的業務和骨干的員工,但這并不意味著個人英雄主義有了滋生的土壤。獨木難成林,每一個員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團隊中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并匯聚他人的力量,形成1+1大于2的合力,通過促使團隊的成功來實現自己的成功,才是個人成長的最佳途經。
  
  (三)塑造彼此尊重、相互負責、誠信友愛的團隊作風
  在新企業管理工作中,要把誠信友愛作為開啟人們心靈的金鑰匙,建立人與人友愛和信任的橋梁。誠信友愛,就是要求企業要教育和引領企業廣大員工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努力構建企業和諧誠信的人際關系。
  不論在什么樣的團隊,彼此尊重都是團隊成員合作的基礎。只有團隊成員彼此尊重對方的意見和觀點、尊重對方的知識與技能,尊重個體的差異與需求,欣賞對方的才華與貢獻,團隊才能得以和諧的運轉;而相互負責,也就是所謂的責任感。如果每個人都能基于自己的崗位,對團隊其他成員負責,對團隊本身負責,不推卸自己的責任,積極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協助同事完成他們的責任,團隊目標的實現自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四)確保暢通有效的溝通
  暢通是指溝通渠道而言,可以想象,團隊成員間如果沒有溝通,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慘不忍睹;但是溝通不僅指自上而下的貫徹與傳達,也應包括自下而上的回應與反饋,也就是說,好的溝通應該是雙向互動的。有效則是指溝通效果而言的,溝通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意志和行動,結果應該是正面的,如果員工利用暢通的溝通渠道進行的卻是搬弄是非、打小報告之類的消極行為,這樣的溝通則不要也罷。
  
  (五)營造持續學習和改進的團隊氛圍
  團隊總是會面對新的挑戰和目標,團隊成員如果不能及時更新原有的知識和信息,必將跟不上團隊發展的步伐。優秀的團隊應當能以積極的心態接受來自內外部的意見乃至批評,同時具備自我糾正和反省的能力,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工作中的差距,跟隨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改進,永遠保持團隊旺盛的戰斗力。
  
  三、以人為本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
  
  (一)以人為本求和諧
  在企業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從企業職工的根本利益出發,尊重職工的人格,保障職工的權利,維護職工的權益。關注職工的思想動態同時要關注職工的多種需求。現代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得到物質方面消費的需要,更有滿足精神生活的渴求。這就要求企業活動中既要關注職工物質方面需求又要關注職工的精神需求,在滿足職工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感染力強,富有實際意義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職工的精神世界需求。
  
  (二)公正民主求和諧
  企業的管理要從公正民主出發,妥善協調職工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職工與社會、企業、家庭、職工的各種矛盾沖突,切實維護和實現職工的各種利益,這是構建企業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企業管理者,既要保證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最大利潤,確保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同時更要注意企業的決策不要侵害職工的合法權益,在做出涉及到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決定時,要充分考慮職工的權益,維護公平與正義。
  
  四、實現企業與社會、企業與自然的和諧
  
  樹立和增強大局意識,把企業發展戰略與國家的產業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從國家和社會的大局出發,處處為國家和社會的需要著想,把企業發展和國家建設結合起來。這樣既利于國家強盛,民族振興,也利于企業自身健康成長,現企業發展戰略與國家產業政策的和諧發展。
  樹立和增強責任意識,協調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企業與社會公眾的和諧。企業要順利發展,必須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和支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樂于興辦社會公益事業,是獲得公眾認可和支持的重要途徑。企業是社會公民,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白鳛槠髽I,追求利潤是第一,但不是唯一?!彼裕髽I應自覺堅持把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樹立和增強誠信意識,把依法經商與以德經商結合起來,實現企業與顧客的和諧。中國自古就認為“人無信不立,政無信不威,商無信不興”。企業經營必須恪守誠信,遵守法律,做到讓顧客放心、信任。
  樹立和增強環保意識,把企業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實現企業與自然的和諧。構建和諧社會,既要實現人與人的和諧,又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的必然選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96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