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教育應重視與孩子的溝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莉萍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在學生的一生中起著任何教育都無法替代的作用。筆者認為家長有必要掌握一些與孩子溝通的藝術:一是密切親子關系。二是少說多做。三是學會平等對話。四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五是把想要交流的信息寫下來。六是學會向孩子道歉。
  [關鍵詞]家庭教育 孩子 溝通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在學生的一生中起著任何教育都無法替代的作用。本人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經常和家長打交道,有時教育學生需要和家長配合時,很多家長都無可奈何地說,孩子根本不想和他們交流,說一句話就翻臉,委托班主任全權管教,致使家庭教育成為空白,這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而“代溝”一直是現代家庭教育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原因是時代發展了,社會前進了,孩子早熟了,而我們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式沒變。父母如果不重視與孩子的溝通,處處以師長自居,隨意教育孩子,這樣的家庭教育不僅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會反目成仇,刺激家庭矛盾的產生。因此我認為家長有必要掌握一些與孩子溝通的藝術。
  一、密切親子關系
  尊重孩子,密切親子關系是和孩子有效溝通的前提。如果家長經常使用訓斥語言,或用命令的口氣對待孩子,批評孩子不分場合,不講究方式等,容易使孩子產生畏懼心理,造成精神緊張,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結。在不適合進行談話時,你可以通過撫摸來交流。愛是一種無聲的信號,它可以化解不快和沖突。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的機會。家長應多各孩子接觸,加強親子對話,增進交流相互了解。如每晚可安排一個固定的方式,詢問孩子當天最快樂和最傷心的事是什么。還可以定期舉行家庭圓桌會議,每人可用五分鐘來講述一件事情和感受等。同時,家長還要創造一個學習的家庭環境,以自己的表率行為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傊?不要掩飾對孩子的愛,盡情地表露給他們,不用多久,你就會發現你在家庭中的影響力。
  二、少說多做
  教育孩子易犯的一個普遍性錯誤是讓孩子閉嘴,然后開始說教。冗長、單調的訓斥,常以“當我在你這么大時”開始,到“你太令我失望了”結束。孩子們對這種喋喋不休的說教只能引起反感。一個善于和孩子溝通的家長首先應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評價,要就事論事,不要扯得太遠。比如,在孩子初學自行車時,與其反復嘮叨“不要騎得太快”、“要小心些”等等,倒不如選擇報上的一則有關車禍報導,并對車禍的“犧牲”者表示同情與惋惜。這樣做,會對孩子產生影響而達到教育目的。
  三、學會平等對話
  當孩子出現一些過失、過錯,干出一些讓家長生氣的事以后,多數往往急風暴雨式地訓斥、甚至打罵孩子,實踐證明,這種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家長與孩子間的嚴重對立。對此,英國17世紀教育專家約翰•洛克曾說過這樣的話:“你不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面寫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線震動的紙上寫上平正的文字一樣。”也就是說,家長要善于創設一種教育人的“安閑恬靜的氣氛”。
  當一種始料不及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且孩子又正在“氣頭”上時,家長可借助控制自己的方式把孩子的問題先放一放,然后冷靜、理智地選擇恰當時機,與孩子討論問題的最佳時機最好選擇在你們共同做一些一般事情,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活動中而不是談論的話題上。談話時最好不要直接面對面正襟危坐。這樣,談話雙方均會感到氣氛輕松、平和。這種同處的時間既可是看電視時,又可是外出散步、旅途中。
  四、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現今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其的要求也精減到一個,即只要學習好,其他的事情不用他們操半點心,所以當需要他們為家里干一點小事時,比如往樓上搬東西,打掃一下房間等,他們也會找各種理由推托。此時家長又抱怨孩子不理解父母,不懂為家里分擔責任。豈知這種不理解正是由家長的溺愛造成的,正是父母剝奪了孩子自己履行責任的機會。
  生活中家長替孩子做得愈多,照顧得愈周全,孩子們就愈沒有責任心。平時盡量給孩子留一點參與勞動的機會和“崗位”如洗碗、掃地等家中天天必做的家務,可分幾項讓孩子去干,并一直負責。這樣有利于幫助他們了解生活、了解父母,增進交流。
  五、把想要交流的信息寫下來
  當父母和孩子都處于氣頭上,家長無法和孩子講清楚或是孩子拒絕聽時,此時作為家長不妨采用冷處理。及時中斷交談,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用書面方式寫下來,然后找一個適當的時機交給孩子或是放在他的書桌上。這不但比面對面交談的分量重,而且人們有時覺得寫出來、看得到的東西更真實可信。
  心理專家塔菲爾記得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曾多次試圖與自己14歲的女兒談談關于性責任的問題,因為她發現女兒已開始約會,作母親的希望讓女兒知道性接觸的危險??擅看沃灰唤佑|這個話題,女兒總說“我全知道”,然后便走出房間。于是母親便采取了寫信的方式,在信中她告訴女兒她并不想控制女兒的一切事情,只是要求她學會保護自己。這個女孩后來對母親說,她并沒有輕易與人發生性關系,那封信對她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六、學會向孩子道歉
  南京一家晚報曾登了一封充滿濃濃親情和寬廣父愛的致歉信,那位父親說,兒子一天天長大,自己因忙于工作對他關心很少,而每遇到事情,他不是主動地與兒子平等溝通,卻總習慣以家長的身份教訓兒子,結果他與兒子的關系很緊張。前些天,父子為一件小事搞僵了,最后,兒子留下一封信,負氣出走。兒子在信中說,自己已經長大,希望能獨立思考和解決一些問題,如果有些想法不當,父親應該像朋友一樣平等地提建議,而不應總是板著面孔訓人。父親看了這封信后,感觸很深,為自己不適當教育方式感到愧疚,決定向兒子道歉,以表明自己改過的誠意,并請求兒子諒解。致歉信登出后,兒子當天就回到家中。如果更多地家長能這樣敏銳地反省自身,與孩子情理交融,勇于坦誠地向孩子道歉,那么,兩代人之間的“代溝”也會自然而然的消失的。
  專家發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的協調與發展是一個協商和再解釋的過程,開放的溝通是其中的關鍵。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引導,而只有當孩子們需要幫助時才主動前來提供幫助,才是一名成熟的、聰明的人。若做家長的你能勝任這一角色,你就會經常體驗到一種全新的滿足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6288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