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文以學校心理咨詢室家庭教育咨詢案例為例,探討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最終得出家庭教育正向影響孩子學業發展的具體措施。一名初二的男生成績顯著下降,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有意識地改變教育方式方法,最終對孩子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家庭教育 心理品質 學習成績
  【中圖分類號】G7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26-01
  1.案例背景
  小杰上了初中以后,成績明顯下降。來到初二,學習更加困難。小杰態度端正,表示自己會加倍努力,可事后努力一兩天又開始變回老樣子。為了提升成績,媽媽請了家教老師每天輔導小杰作業,但是沒有效果,最終決定來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
  在咨詢過程中,小杰媽媽在描述時不自覺地給孩子貼上了“記性不好”“膽子小”等負面的標簽。小杰在家中愛玩手機游戲、看電視,有時十分叛逆,但是在外面卻顯得膽小怯懦,在學校說話十分小聲。小杰爸爸工作繁忙,愛玩手機,當小杰媽媽談到爸爸時情緒十分激動,淚流不止,可以推測夫妻之間的感情出現了極大地裂痕。
  2.原因分析
 ?。?)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專注力。小杰的學習過程從小在父母老師的監督指導下完成,缺乏沉浸思考的體驗,很難獨立專注學習。研究發現,孩子3歲以前,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的時候就多10%的可能會產生注意力障礙問題,大量看電視的孩子,往往還有記憶力問題和閱讀困難。小杰酷愛看電視、玩游戲,大腦長期被豐富絢麗的影音動畫刺激喚醒,而在學習時,注意力很難集中于枯燥的文字,因此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逃避困難挑戰,缺乏耐挫力。一個人能否在艱苦的課程中堅持下去,和他們的智商高低、身體素質和領導能力等的關系不大,和他們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耐挫力品質關系最大。小杰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吃“苦”的體驗,隨著年級增加,在學習上反復經歷失敗的同時,還要面對父母和老師的批評教育,很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感,從而面對學習喪失希望,逃避困難。
  (3)容易被誘惑吸引,缺乏自控力。延遲滿足傾向的自我控制能力對孩子學習至關重要,它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語言發展、閱讀能力、數學能力等。小杰的自控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發展導致學業跟不上,而其父母卻不以能力的提升為目標,反而給孩子加碼,到處請家教輔導孩子的學習。進一步造成了孩子要依賴他人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4)學習效能感低,缺乏自信心。小杰的自信心發展有兩個阻礙。一是媽媽對小杰的負面的評價。二是小杰的父母感情不和、相互批斗。在孩子心中父母是“自我”的一部分,小杰對父母的不認同內化為對自我的不認同,極易形成自卑感。自卑的孩子在網絡中,面臨全新的“自我”挑戰游戲任務時,極易獲得較高的成就感,而現實中面對學習任務,體會不到成就感,更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3.策略指導
 ?。?)專注力提升策略。專注勤奮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反之家長沉迷于電視和手機游戲,孩子有樣學樣,網絡多媒體成癮的可能性會更大。其次,父母對孩子學習的監督不應該以管理者、指導者的身份去干涉,而應該以共同學習者的身份去陪伴,充分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沉浸思考的感受。最后,推薦使用番茄工作法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訓練。
  (2)耐挫力提升策略。首先,家長要給孩子情感上的認同,先處理情緒才能有效地處理問題。其次,幫助孩子建立對錯誤和失敗合理的認知觀念。當我們用寬容和理解來看待錯誤時,挫折也沒那么可怕了。有研究表明,許多害怕錯誤和失敗的孩子,大都是在5~9歲期間受父母的影響。最后,引導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例如小杰如果把目光聚焦于問題的解決,逐步攻克知識點,不那么在意結果,他會體驗到更多的成就感。
  (3)自控力提升策略。家長越能放手,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越能得到鍛煉和發展。首先,以身作則地做一個自控的家長,向孩子示范“放棄當下的滿足,是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未來”。其次,減少不良誘惑在孩子面前出現的頻率,休閑放松的方式以積極健康的戶外運動和人際互動為主。此外,自控力的發展是有年齡特點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能提太高的要求。最后,家長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強化自我調節策略來抵制誘惑,例如:自言自語、自我暗示、轉移注意等。
  (4)自信心提升策略。許多家長認為表揚就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卻發現孩子變得不能接受任何糾正和批評,甚至更膽怯了。在樹立孩子自信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來自父母真誠溫暖的關愛是孩子自信堅實的基礎,夫妻雙方的矛盾盡量不要牽涉到親子關系中。其次,恰當地運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孩子進行鼓勵,促使孩子把好的結果歸因為自己的努力、認真仔細等可以控制的因素,而不是天賦、聰明、運氣等不可控的因素,引導孩子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最后,父母不要只關注于孩子的某一方面,要幫助孩子建立能力感,發展全面的自信心。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延長學習時間,效果只能是治標不治本,許多問題皆是如此產生。家長們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基于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充分發展孩子的自主性,提高孩子的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李中瑩.親子關系全面技巧[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
  [2]勞拉·E·伯克.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第4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19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