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實現歷史新跨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加海 焦 初 王 強 史維學

  這里是渴望知識的圣殿,眾多尋求者燃燒著充滿希冀的渴望,綻放出絢麗的生命之光;
  這里是栽種希望的沃土,用愛心播種,用思想澆灌,用人性指引,讓千千萬萬夢想在這里成為現實;
  這里是人才的搖籃,讓莘莘學子帶著生命的光芒走來,讓自信去擁抱屬于自己的光榮與夢想;
  這里就是被譽為中國綠色米都的建三江,這里糧食總產是黑龍江全墾區的1/3、是全省的1/8、是全國糧食總產的 1/95;這是個全國聞名的大糧倉,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
  就是這充滿希望的地方,有一座美麗的校園,她憑借“弘毅堅強”的品格,“篤行求真”的韌性,用熱誠的雙臂擔當起共育桃李的歷史使命,一位位辛勤的園丁在這里誨人不倦,精誠播撒文明的陽光雨露,她就是建三江分局第一高級中學。
  目前,全校共有教職工255人,在校學生3 600多人,現有74個教學班,中學高級教師58人,其中1名特級教師、國務院津貼獲得者,教師學歷達標率99%。近年來,學校在分局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立足實際,放眼長遠,大膽創新,嚴格管理,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聲譽。
  2009年高考,建三江一中二表以上總進段人數607人,其中一表進段162人,比最高年份2007年還增加35人;二表以上進段人數比2008年增加97人??偩纸逃志珠L馮永慶到建三江調研時高興地說,“今年總局二表以上進段人數增加100人,而建三江一中就增加了97人,大面積提高升學率,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2009年高考建三江一中創造了四項歷史新紀錄,一是一表以上過段總人數創造新紀錄;二是二表過段總人數首次突破600大關,創造新紀錄;三是文科二表以上進段率居總局第一;四是在總局八個學科平均分和文科、理科總平均分十項評比中七項獲得第一?!闭劦竭@個成績時,建三江一中崔錫印校長高興地說:“這是分局黨委高度重視教育的結果,是深化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這一成績預示著學校未來蓬勃發展的前景。
   建設一流的校園,致力打造 “中國東北部最好的學?!钡霓k學目標,“用一流的管理,育一流的人才”成為建三江一中每位教職員工的共同任務。
  建三江一中近幾年先后榮獲 “黑龍江省創新教育實驗先進學?!?、“全國創新學習先進實驗學?!?、全國中語會“創新寫作教學科學研究與實驗”先進實驗學校、教育部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實驗學校、黑龍江省教育學會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面對這一切,建三江一中師生感慨:榮譽桂冠都是用勤奮編織而成的。
  
  建一流學校
  
  建三江一中創建于1980年8月,系農墾總局重點高中,總局示范性高中。二十多年來,建三江一中在風風雨雨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幾經滄桑,風雨兼程,一中人始終秉承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不斷將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使文化的雨露滋潤著一個個焦渴的心靈。
  步入今天的建三江一中,校園潔凈,教室整潔,教師人人充滿信心,學生個個勤奮向上。晨曦中,瑯瑯書聲不絕于耳;夜色里,寬敞的教室燈火通明。這一切,都在昭示著建三江一中新的騰飛,新的輝煌。
  “教育無小事,時時有教育;管理無小節,處處見規范”。校長崔錫印如是說,讓學校每一個環節都近乎完美,是一中人的辦學宗旨和理念。
  實現辦學條件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學校校舍設備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為了適應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和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需要,建三江一中克服重重困難,大力加強學校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在分局黨委、分局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原有教學樓基礎上,從2002年至今已相繼興建5 142平方米的科技樓1座,10 000平方米的新教學樓1座,8 456平方米行政辦公樓1座,集洗浴、餐飲為一體的5 000平方米綜合樓1座,5 000平方米的男、女公寓樓2座,今年又興建了 6 204平方米的藝體館1座,6年間學校在硬件基礎建設上投資達到近億元。學校硬件建設逐步完善,校園基本實現了硬化、綠化。目前,已投入200萬元建立了校園網,投入186萬元建立了4套現代化的理化生實驗室,4套微機室,2套語音室,班班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
  確立遠景發展規劃,提高辦學品位是建三江一中不斷追求的新目標。該校還將進一步建設校園文化廣場、多功能教學樓、室外運動場、塑膠跑道、圖書館等,使學校硬件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在積極進行校園規劃的同時,學校還確立了“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和“探索一種模式,形成一種風氣,創建一種文化,打造一所名?!钡陌l展目標,使辦學環境日新月異,辦學水平逐年提升。
  2009年,建三江一中各學科的高考成績十分突出,在總局高考成績綜合評比中,該校以綜合得分18.5分的成績位列總局第一名,理科的總平均分及文科的總平均分在總局十項評價指標中七項位列第一名,語文、理綜位列前三甲,刷新了歷史記錄。辦學聲譽和辦學效益的快速提升,吸引了周邊局(縣)人的目光。近年來,學生出現了“返潮”現象,要求轉往外縣就讀的學生越來越少,慕名要求從外局(校)轉入的學生與日俱增。
  
  塑一流隊伍
  
  有人說:在教育這個競技場上,校長是領跑者,校長跑得多快,老師們就能跟多快。建三江一中校長崔錫印在教育領域“奔跑”了幾十年,這位充滿睿智、富于進取的校長,把滿腔的情懷和大半生心血都獻給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多年來的工作實踐使他在學校管理上沉著冷靜、應對自如。
  校長崔錫印曾在全校教職員工面前立下了要把建三江一中辦成中國東部最好的學校的誓言。
  為達到此目標,學校近幾年來始終提倡,教師是學校的主人。校長崔錫印說,“沒有教師質量的提高,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高,沒有教師的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發展”。
  因此,建立優秀的教師群體是興校之本,學校要尊重教師完善自我的需求,給教職工成長提供發揮聰明才智、體驗成功快樂的舞臺,使教職工“順其氣,顯其才”。
  另外學校還通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此筑牢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工作的首位,貫穿管理工作全過程。他們在人事及分配制度上推行“聘、考、效、酬”的方式,在干部聘用上,讓中層干部通過競聘演講、職工代表投票考核測評、領導班子審定后聘任上崗;在教師崗位聘用上,為力爭優化組合,由學年主任、教務主任提名,經學校班子審定,最后確定人員崗位,到目前經過考試、評議,并結合常規考核成績,轉崗教師2名,根據分局內部退養政策,辦理內退教師4名,進一步優化了教師隊伍;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學校將分配制度改革的重點崗位績效工資先行推進到位,將班主任、中層干部原檔案工資的20%工資拿出來進行活化,并根據班級、學年管理情況和期中、期末考試成績進行量化考評,發放績效工資,大大增強了學校干部與教師的責任心。
  教師不僅要做講師,更要做人師,要以自己的高尚師德和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學生,這是建三江一中老師人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建三江一中有這樣一支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2009年2月被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的建三江一中數學教師王紅香便是追求這種境界的教師代表。王紅香1987年從教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教學成績顯著,相繼被評為黑龍江省骨干教師、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黑龍江省特級教師、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數學學科帶頭人。她自從教以來,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她以“人格是最高學位”的育人宗旨,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感染著她教過的每一個學生。她樂于和學生交往,善于做學生思想工作,既是良師又是益友;學生把她當做親人,有困難樂于找她幫助,而她總是竭盡全力地幫助學生,她也因此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和尊重,幾乎年年被評為“最受歡迎的教師 ”。同時她的教學成績逐年提高,不斷創造新紀錄;從1992年至今她所帶班級學科高考分多次創造了省平均分最高紀錄和總局多連冠的紀錄。她的教學成果及人格魅力也同時感染了她身邊的每位老師。

  一位新畢業分配到一中的老師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很多時候,我感到很累,想瞌睡,但是沒有,為什么呢?因為當我面對學生時,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面對學生的目光,想想王紅香老師的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想想為了我們學校的輝煌,我不能懈怠?!?
  優秀的老師傳授了豐富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在建三江一中,愛崗敬業的優秀老師很多很多。他們披星戴月,嘔心瀝血,一心撲在班級工作上,沒有八小時工作制的概念,為了學生的前途,除了愛心就是奉獻;面對家長的重托,除了責任就是使命,一流的教師隊伍保證了建三江一中屢創佳績。
  
  創特色德育
  
  在教育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千校一面”是辦學大忌,特色越來越成為學校的“立校之本”。建三江一中近幾年在打造特色教育,提升高品位校園文化上狠下工夫,相繼打造了建三江一中特有的“馬丁精神”和“載村、慧中情懷”。
  美國舊金山的馬丁?甘拉克先生于2002年自愿來到建三江一中任英語教師,到目前已整整任教八年卻分文不取,還拿出8 000余元資助貧困學生,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感染了所有的教職員工;張載村、陳慧中夫婦曾是建三江分局七星農場的知青,是印尼華僑,現定居香港。2000年,他們夫婦回訪建三江時得知,當地每年有許多學子由于經濟困難,難圓求學之夢,便于2001年3月成立了建三江一中“希望之光”載村、慧中扶助貧困學生基金會。他們每年拿出18萬元資助優秀及貧困學生,至今他們夫婦已投入164.605萬元,資助高中生2 789人。
  “馬丁精神”,“載村、慧中情懷”是建三江一中特有的德育資源。他們的義舉激勵了全體師生員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如今,學校聘請張載村為學校名譽校長,他每年都定期來學校給全體師生做有關師德和德育工作報告;聘請馬丁先生不僅傳授英語還兼介紹美國文化,使學生在鍛煉了純正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還學會了如何做事、做人。學校借此把弘揚“馬丁精神”,“載村、慧中情懷”與加強師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要求全體教職員工多一份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多一份對事業的敬業與奉獻。通過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營造了學校良好的校風、班風、師風、學風,打造了一支團結協作、甘于奉獻、愛崗敬業的教職工隊伍。相繼涌現出了以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北大荒百面旗王紅香、省級巾幗建功標兵張淑華、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劉思成老師為典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并把弘揚“馬丁精神”,“載村、慧中情懷”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用他們高尚的人格去感染激勵每一位老師。
  建三江一中還以開展主題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上得到進一步升華。
  學校每周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組織開展了學雷鋒、革命歌曲歌詠比賽、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希望之光獎學金頒發大會”、“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等活動,啟迪了學生心靈,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開辦了青年業余黨校,現已舉辦了12期,培訓學員2 000余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現已發展學生黨員26人;開辦了青年軍校,舉辦16期軍訓,增強了學生的國防意識和紀律觀念。另外學校還加大了宣傳力度,創辦了《北雁》、《綠川》、《新聲》、《教育教學研究》等刊物,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也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宣傳陣地,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在這些刊物上發表心得文章,這一系列舉措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洗禮和文化熏陶。
  
  做人才搖籃
  
  翻開學校20余年上下求索的歷史,我們發現,學校能有今天的可喜局面是學校多年來堅持“修煉內功”的結果。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堅持把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當做中心工作來抓,在培養優秀學生達標率上下工夫,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幾年來相繼開展了“創建學習型校園,爭做學習型教師”,“教師大練兵、大比武”等活動。活動包括新老教師結對子的青年教師拜師會及青年教師匯報課等內容,促進教師業務的迅速提高,營造了教師互幫、互學、互助的良好氛圍;開展教師業務比武,加強教師學術交流,促進教師業務提高的作用;開展了請進來走出去活動,邀請哈師大附中的特級教師來校講學、派教師參加高考討論會,并到各校哈師大附中聽課學習。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建三江一中教師找到了提高學生成績的抓手,相繼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學校教育教學成績也飛速發展,高考升學從2000年開始到目前九年邁出九大步:高考成績從1998年當時全總局第九名到2000年一躍上升到總局第三名,2001年至2003年建三江一中連續三年奪取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高考成績第一名。在此期間先后有3名學生奪取墾區理科狀元:1998年,崔丹丹同學以679分的成績為學校首次奪取墾區理科狀元,并考入清華大學,當年在全省排第6名;2001年,王啟超同學以673分的成績,第二次為學校奪取墾區理科狀元,并考入清華大學,當年在全省排第10名;2002年建三江一中有14人高考總分超過600分,其中,楊欣同學以667分為建三江一中第三次摘取了墾區理科狀元的桂冠。2003年高考,建三江一中二表以上入段人數312人,一表入段101人。其中尹飛龍同學以617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徐晨同學在文科類以599分的好成績考入上海復旦大學。這一年高考建三江一中體育術科有2人以92分的成績排全省前30名,體特生劉崢同學高考術科成績列全省第一名,美術考生張曉萌同學美術成績列全省第一名,徐越鵬同學美術專業術科成績在全國排第18名。2005年高考鐘振宇以660分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于野以645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2006年牟媛以663分的成績奪得總局文科狀元,并考入北京大學;2007年王浩偉同學以641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在2008年省數學奧賽中,全總局只有3名學生過百分,建三江一中就占兩人,高三的陳奕丞同學以120分的成績取得墾區第一名。
  建校29年來,學校高考多次名列總局前茅,先后有3名學生奪取總局理科狀元,1人奪取總局文科狀元。共向上級院校輸送新生9 200余人,其中本科生6 600余人。
  建三江一中校園有這樣一句話: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路,為學生的成功、成才搭梯,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被仡櫄v史,建三江一中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辦學規模不斷壯大,學校設施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教學成果日益突出,近年來,建三江一中學校、教師、學生多次榮獲省級、國家級多項獎勵。學校的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展望未來,學校將不斷探索創新,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更好地服務社會,造福桑梓。
  面對挑戰,一中人銳意進取;面對未來,一中人信心滿懷。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一中人,正信心百倍地努力,向著“創建墾區一流教育”,打造“中國最東北部最好的學校”的目標進發,用拼搏進取的精神去迎接更加燦爛的明天?!?
  (編輯/丹桔)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737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