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家紡設計:尋找遺失的美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前不久,疊石橋杯?2011中國國際家紡設計大賽在南通召開,上百件作品經過專家一一篩評,最終評出了產品設計單項獎、民族風格設計獎、款式造型設計獎、產品配套設計獎、面料花色設計獎。
  
  這次,手繪作品的設計占了大部分比重,而整個設計大賽體現了五個特點:傳統元素的潑辣運用;新材質的大膽吸收;手繪能力增強;低碳理念的踐行;復雜工藝的綜合運用。
  
  大美設計無處不在
  
  在評選現場,一些優秀作品讓評委為之動容,《交融》這套以敦煌元素為主打的家紡設計,使敦煌壁畫在燈光的折射下顯得雍容華貴又充滿韻律,肌膚細膩而豐滿,尤其是作品的色彩華麗絢爛,泛著光澤,熠熠生輝。敦煌豐富而又夢幻般的色彩通過各種絲線的運用,表現得淋漓盡致。整幅作品將古典敦煌和現代家居融為一體,帶給人精美華麗的視覺效果。
  作品《漣漪》體現了皖南傳統建筑中的裝飾形式和千變萬化的設計手法,遠遠望去,作品中的村子被青山環抱、溪流環繞,馬頭墻高低錯落,房舍疏密相間,韻味有致,建筑色調樸素淡雅,與自然山水交相呼應,結合的完美和諧,真正充分體現了皖南傳統建筑裝飾以人為本的濃郁文化。
  參賽作品《情迷雨巷》,描繪了四月的皖南景象,蒙蒙的煙雨中嬌弱的江南女子身著碎花旗袍,撐著油紙傘,微微露出一點肩頭,體現出了古典女子特有的韻味,再加上舉手投足間的溫婉恬靜之美,或華麗或清悠,散發出欲語還休的嫵媚,在小鎮的某個巷口與他相遇,然后他們會十指糾纏,共撐著那把濕漉漉的油紙傘,徜徉流連在爬滿青苔藤蘿的江南風景之中,風繾綣地吹過他們的臉龐,遠處依稀有茉莉梔子的香氣飄來,有蟬在窗前的柳樹上嘶鳴。院子里,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另一幅拍案的作品《百子圖》美麗多彩,童趣盎然的百子嬉戲圖。天真浪漫的孩童在亭臺閣樓間或站或蹲,相互追逐嬉戲玩耍著,或捉迷藏或放風箏,或玩炮竹,或手執彩旗迎風逗趣。
  這是記者對設計大賽刻骨的記憶,這些給記者記憶深刻的作品,盡管不知道總評的時候能否獲獎,但它們已經突破了舊有設計的囿絆,刷新了人們的恒久記憶,預示著中國家紡設計必將奮力前行。
  而與會專家的精彩點評更使大賽提升了高度。魯迅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副主任、教授王慶珍認為:“從大賽總體上看,具有時尚感、簡約風格、貼近主題的作品很多,這點設計師和學生們把握得很好,也體現了大賽的原創精神?!?
  
  高端手繪藝術之路
  
  在評審現場,幾乎所有的專家都有同感,那就是隨著工業設計的模式化、工程化,設計師愈來愈追求“快餐式”的設計,以滿足處在緊張節奏中的大多數人群。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與偏差,設計是源于生活并引領生活的藝術追求,對設計的輕慢態度會對“快生活”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繁忙到令人困惑的城市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省自我生命的價值。放棄忙忙碌碌的生活哲學,轉而過一種放慢步調的生活,所帶來的回報,也許比經濟成功和社會地位更有價值。
  慢生活可以說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這次大賽中許多優秀的手繪作品正是用一種“慢設計”的理念征服了眾多評委。
  在高級工藝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福文看來:“好的設計作品,必須既有詩人的情懷,也有哲人的思索,且兼具繪畫風格與技法。市場上的作品畫得太快且風格重復,這是最致命的弱點?!?
  這次許多高端手繪作品似乎讓人看到了中國家紡設計的重任:設計本身不僅是一種技法,更是一種引領生活的態度,甚至決定著審美取向和工業設計的未來。
  與會專家認為,雖然選擇匆忙是無可厚非的追求,但選擇慢,卻是一種重視自我的生活態度。慢,有時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有時是一種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對有限生命資源的保護和儲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4194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