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道路質量管理問題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設事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對市政道路的需求越來越大、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影響市政道路質量的因素很多,一般較難控制,文中通過對市政道路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完工后道路的保養進行分析,提出了不同階段提高市政道路質量的措施。本文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可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 質量; 保養;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道路建設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工程質量問題。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線長、沿線地質水文條件多變、結構終年外露的特征,同時,城市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線、路面、過街地下通道或過街人行天橋的立體分布,各種城市公用設施、交通設施與道路建設同步建設,又加大了工程的復雜性。所以工程相關的主體必須實施科學的管理方法,確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前的準備分析
1、施工前要組織專家及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會審,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全面掌握施工內容,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單項施工工藝措施和施工方案,重點闡明重要項目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工程進度安排、勞動力組織和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
2、及時編制施工預算,充分反映工程所需的各種費用、材料、勞動力等;認真做好材料的計劃采購準備,編制各項材料計劃,對多種材料的采購、入庫、保管和出庫,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法,同時加強防盜和防火管理。
3、人在產生過程中對于保證施工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應該根據工期要求配備足夠的施工力量,對土方、路面和管道施工隊進行合理分工,科學管理;施工作業班次也應有計劃的安排并有效地和工序穿插,充分利用有效時間和空間,合理安排,原則上采取兩大班作業,作業時限為7~22時。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
1、道路土基是道路質量的根基,無論是填土路堤,還是挖方路槽,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給施工質量埋下隱患。在溝槽內如果挾帶大塊回填,不僅會影響整體密實效果,還有可能產生疊砌現象易發生沉陷,所以要控制填土顆粒在10cm以下;帶水回填長時間后在行車作用下溝槽部位會發生沉陷,出現明顯的凹槽及縱向裂縫,危及路面安全,一般先排除槽內積水,清除槽底淤泥,再進行分層回填夯實;挾帶有機物或過濕土回填,在有機質腐爛后會形成空洞,而過濕土會影響密實度,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陷,路面變形,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雜草及淤泥,過濕土要經過晾曬或摻加干石灰粉才可使用。
2、和路面完整,防止水侵蝕。路肩碾壓不到位或填方寬度不夠會影響邊坡穩定性,一般填方路堤應分層碾壓,或采用片石、卵石或預制塊鋪砌在邊坡表面,用以加固邊坡;受條件限制邊坡過陡(土質邊坡小于1∶1.5)的要砌磚石護坡,邊坡直立時要砌筑擋土墻;路肩碾壓不實,與路面接槎處經右側車輪反復碾壓而下沉,形成路肩積水,下滲后使路基和路面結構沉陷,應進行碾壓修整,使密實度不低于輕型擊實的90%,橫坡偏差不大于±1%,力保路肩無積水現象。
3、瀝青混合料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成為現代市政道路的主體,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質量的控制。對于瀝青混合料路面,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瀝青撒布不均而形成油壟,經過不斷撞擊造成高低不平、壅包以及面層與基層粘結較差,一般采取鏟平來處治壅包,坑槽是挖成矩形,槽壁垂直,在四周涂刷熱瀝青,從基層到面層用相同材料填補,并夯實;瀝青路面施工縫處,由于壓實不足,容易產生臺階、裂縫、松散現象,所以縱橫冷接縫必須按施工技術規范處理好,在攤鋪新料前將已壓實路面邊緣塌斜部分用切割機切除,涂刷0.3~0.6kg/m2粘層瀝青后再攤鋪新料;縱向接縫采用合理碾壓工藝,壓路機應先在已壓實的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的10cm~20cm后壓實新鋪部分使接縫充分壓實,達到要求;由于混合料中瀝青用量偏多,瀝青稠度過低會引起泛油,根據泛油的輕重程度,采取鋪撒較粗粒徑的礦料予以處理;瀝青路面邊緣不斷缺損,參差不齊,路面寬度減小形成啃邊,對啃邊路段設
置路緣石,加寬路面,加固路肩。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混凝土板塊裂縫由于養生不夠,表層風干收縮,產生網狀淺而細的發絲裂紋,可在混凝土板澆筑后,按規范及時覆蓋養生,一般不少于14d;角隅處基層接觸面積較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大,基層相對沉降就大,造成板下落空,失去支撐,產生局部裂紋,一般要振搗,必要時可加設角隅鋼筋,軟土路基地段可加固,做成鋼筋混凝土路面板;如果脹縫內的滑動傳力桿位置不正確,下部嵌縫板與上部縫隙未對齊,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藝不當造成混凝土路面在運營一段時間后,脹縫兩側的板面出現裂縫、破損、出坑,嚴重時相鄰兩板塊錯臺或拱起,填料擠出路面被行車帶走,可在脹縫板厚中央處設傳力桿,填縫料選擇耐熱耐寒性能好,粘結力好,不易脫落的材料,且不宜填滿縫隙全深,最好在澆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縫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縫產生擠碎面積不大,只有1cm~3cm的啃邊時,可清除接縫中雜物,用瀝青砂或密級配瀝青混凝土補平夯實,當擠碎較嚴重時,可用切割機械將擠碎部分切出正規和直壁的槽形,
然后清洗槽內雜物并晾干,用瀝青砂或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夯實補平。
三、市政道路施工完工后的道路保養問題分析
1、市政道路預養護作業的必要性。城市道路交通的特點是車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積小,等到路面破壞后才考慮維修,此時的道路已經發生了結構性的損壞,需要對基層進行處理,維修時間長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在維修前,由于路況差、行車顛簸,車輛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供的交通流量無法充分發揮而易造成擁堵。預防性養護大多通過對道路面層處理起到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對交通影響小。
2、常用市政道路路面養護手段。針對路面出現的局部破壞如裂縫、坑塘、松散、龜裂、擁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熱補,利用各類紅外線養護修補設備,對損壞的瀝青路面就地加熱修補,這種方法不僅節省工時,實現快速修補,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舊瀝青混合料,保護了環境;瀝青稀漿封層是近年來國內外發展較快的一種新的封層技術,它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縫,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價低和節能等優點,主要起改善、恢復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適于用作瀝青路面的預防性養護;在頻繁交通荷載和溫度脹縮的反復作用下,瀝青會發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膠質、碳質轉變,各項性能指標下降,可采用瀝青路面再生密封劑對路面進行涂刷,補充瀝青組從中的油份,恢復老化瀝青的活性,恢復路面性能;城市道路與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設了各類管線,管線溝槽由于壓實度不足、新老基層不成板體等原因,往往會發生沉降不均勻等現象,造成各類路面病害,為維持道路平整度及標高,可以根據需要對原路面進行銑刨加罩。
四、結語
在市政道路項目工程施工中,對一切直接或間接影響工程質量特性形成的因素進行嚴格的控制,嚴格執行目標計劃和設計規范的相關流程,提高工程人員技術及職業道德,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延長道路使用壽命,使道路的質量問題降到最低。 總之,市政道路在施工前精心準備,施工中按規范作業,完工后及時進行保養,這樣就可以提高道路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汪東明.關于市政建設中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3):151~ 153.
[2] 賈瑞龍.淺談市政道路維修和養護技術方面的問題[J].科學之友,2009(2):38~40 .
[3] 馬學德.水泥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J].青 島 交 通 科 技,2009(1):55~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64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