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對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分析和處理的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作者從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成因入手,著重分析了混凝土外觀質量的存在的各種內、外在因素,繼而有針對性的對各種外觀質量產生的原因從技術和施工管理等方面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同時,也應從加強規范的執行,最終達到消除或減弱外觀質量通病。
  【關鍵詞】外觀質量;缺陷;分析;處理
  
  1 前言
  在建筑工地,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或剛剛施工完不久產生外觀缺陷。再者即便施工過程非常規范,工藝、質量均很好,但成品保護意識不強也會造成很多外觀缺陷。這就需要我們找到混凝土產生外觀缺陷的主要原因。
  無論何種原因,混凝土的外觀缺陷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麻面② 露筋③ 蜂窩④ 孔洞⑤ 混凝土表面裂縫。
  2 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缺陷原因
  混凝土結構外觀質量缺陷產生的原因有五個方面:
  2.1 模板方面
  2.1.1 模板邊緣加工精度不夠,拼裝后存在滲漏的縫隙,這樣易產生麻面甚至露筋;
  2.1.2 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者有傷痕,這樣會影響混凝土外觀的光潔度;
  2.1.3 鋼模板表面的銹斑未清除或清除不徹底,模板涂油過早,脫模劑用廢機油涂刷,模板表面所涂的油粘度過大,易產生麻面;
  2.1.4 模板支撐不牢固,模板拆除過早,這樣易使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現象。
  2.2 混凝土拌合物方面
  在符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不同品牌的水泥、脫模劑和不同料場的砂石料、水泥用量的多少、砂子用量的多少、石子粒徑的大小、水泥庫存時間的長短,配料時計量不準,攪拌不透徹,易產生麻面甚至蜂窩。
  2.3 混凝土的澆筑方面
  2.3.1 振搗方法不當,如振搗過早、振搗時間過長、等都會對外觀有影響;
  2.3.2 澆筑工藝不妥,如在炎熱天氣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厚度過大(>50CM),易產生裂縫。
  2.4 鋼筋顯隱方面
  鋼筋混凝土結構其表面易產生顯隱,即混凝土表面顯露鋼筋的痕跡,嚴重時易產生露筋。
  2.5 施工現場管理方面
  施工現場疏于管理,導致施工工序銜接不暢?;蛘呤┕げ僮魅藛T為圖“省事”違反操作規程,不按要求施工等。
  3 控制措施
  3.1 混凝土澆筑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3.1.1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用量
  延長混凝土的模內養護期或適度加大水泥用量,有利于混凝土表面的自然光潔度。在混凝土澆畢24h左右或3d過后,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的短時內就要拆除側模。既然混凝土在模內養護期較短而又要使混凝土拆模后表面仍有好的自然光澤,則可考慮采用比通常情況略為加大一些的水泥用量,對無外加劑的混凝土也可略微降低水灰比來考慮,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宜以增大用水量來增大水泥用量。
 ?。?)含砂率
  砂石骨料含砂百分率除與級配、孔隙率有關外,還與砂的粗細程度(細度模數)有關。和易性包括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而這些性能還在于混凝土中有足夠的水泥砂漿起主要作用。當減水劑(水劑約在1%,粉劑1.5%左右)摻量不大的情況下,砂石含砂率較通常情況稍提高1% ―2%(如原有用砂率37%提高到38%~39% ,原32% 提高到33%一34%),那么混凝土的澆搗塑性將明顯改善,混凝土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漿包裹,覆蓋層厚度均勻,混凝土表面避免出現“相料色差”。
 ?。?)坍落度
  對有外觀質量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較通常采用的坍落度略減少1~2cm,使混凝土拌和物稠一點粘一點,振搗效果好一些,有利于混凝土外觀質量。為此,需將通常的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由7~9cm,調整為(7±1)cm,泵送混凝土由12~16cm,調整為11~14cm。在泵送混凝土攪拌、運送過程中要對其坍落度波動嚴格按照上下限限差控制,以保證混凝土的塑性穩定。
  3.1.2 混凝土攪拌
  混凝土攪拌必須達到3個基本要求:計量準確、攪拌透徹、坍落度穩定。否則混凝土拌和物中必然出現水泥砂漿分布不勻,給混凝土灌筑帶來先天性不足,會在混凝土表面留下“胎記”色差,或在混凝土振搗時容易出現離析、泌水等非勻質現象。一般,當水泥用量達350kg/m3 以上的混凝土,可稱之為富水泥混凝土,此混凝土的攪拌時間要適當延長。若采用滾筒式攪拌機時,混凝土攪拌時間控制為2.5~3min;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時,攪拌時間控制為1.5~2min;當摻有外加劑時,攪拌時間應增加1min。
  3.1.3 混凝土澆筑與振搗
 ?。?)分段分層、限時接茬
  混凝土的澆筑,無論是按從一端開始向另一端、從中部開始向兩端對稱、呈斜面層次全斷面推進的澆筑方法,還是按從下向上一層的,呈水平層次澆筑方法。都必須分段、分層地進行澆筑作業。
  所謂分段,是指混凝土澆筑進程范圍的劃分。確定分段長度的原則:
 ?。?)在混凝土拌和物未初凝的可重塑時間內,完成混凝土的分層拼茬和分段接茬,而混凝土攪拌、運送能力能確?;炷凉┝细蒙?;
 ?。?)根據混凝土澆筑時氣溫條件,防止混凝土澆搗面上水分蒸發過多造成接茬不良。若發生混凝土拌和物表面失水而初凝的“假凝”現象時,可先用振搗棒振動,使其液化后再接茬澆筑。
  所謂分層,是指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按斷面處自下而上分次進行的,混凝土澆鋪厚度以40~50cm一層為宜(約為振動棒作用半徑1.25倍),每層混凝土順次、連續進行等厚澆鋪。結構模板有限角度倒坡時,混凝土鋪至內側倒坡以下5cm,把坡頂留出,便于排氣泡。
  3.2 結構混凝土表面修飾的工藝措施
  對于無礙結構整體性、耐久性的外觀質量缺陷,可進行事后的表面修飾工藝。
  3.2.1 大面積修飾
  干修法 :拆模后,立即采用一定比例的半干硬性水泥砂漿,把混凝土表面散布的較大氣泡眼填實、刮平后1~3h內,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調制成中稠灰漿,進行展延性補漿,范圍是細小的氣泡帶、氣泡群。兩道工序后,間隔一定時間(一般為2~4h),將補漿面打磨平整。最后采用一定比例的黑、白水泥干灰,用棉紗頭將混凝土面全面抹擦一遍,待自然靜置過夜(不少于6h)再進行覆蓋灑水保養。該法適用于混凝土面無大的跑模漏漿造成的蜂窩麻面等外觀缺陷的修飾。
  濕修法:先用水沖洗混凝土表面,接著用一定比例水泥稠漿,將混凝土面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發白時,用棉紗頭擦除全部浮漿,再遵循干修法中的前兩道工序方法進行兩遍補漿,待達到干凝狀態后,再對補漿面作第一次打磨并灑水養生。之后的二、三天,重復以上工序。該法適用于修飾混凝土面殘留氣泡眼較大較多或有明顯的混凝土離析砂斑線、泌水跡、淺層蜂麻、色差。
  3.2.2 局部蜂麻的修飾
  將蜂麻面周邊外延2~3cm范圍內的表皮混凝土剔掉,剔深2~3cm(至少削掉水泥皮),并挖除蜂麻部分的表面浮漿,澆水濕潤后,采用濕修法補漿、打磨,最后對局部或連同大面范圍,采用適當比例的黑、白水泥干灰干擦一遍。結構混凝土表面經過局部修飾和大面積修飾后,仍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可采用噴涂修飾法清除色差。
  3.3 嚴重的混凝土外觀質量缺陷處理
  若發生混凝土外觀質量嚴重缺陷,如裂縫過大,蜂窩或孔洞過深、面積過大等現象,就會降低混凝土構件的整體結構強度和耐久性,給有戶帶來安全隱患,這樣我們就要考慮推倒重新澆筑。此類事故產生的原因多由施工管理不善造成,要總結經驗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問題是任何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不愿看到的,所以我們要加強施工工藝、規范的學習,嚴格按規范進行施工、管理,做好、做足事前管理的工作。我相信,在全體工程技術人員與施工操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按以上所總結的措施去防范,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6560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