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及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金融業作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其發展也非常迅速。改革開放也催生了我國的融資租賃行業,為更有效地吸引外資與先進技術,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引進了融資租賃這一模式。
融資租賃業務是順應經濟發展的一種創新型融資模式,最早于上世紀50年代出現在美國,憑借融資方便、快捷的優勢很快成為繼銀行信貸后的第二大新型融資模式。融資租賃業務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業務,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國后,在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動產業升級、盤活企業存量資金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業務得到迅速發展,但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略。本文結合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趨勢,以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面臨的風險為切入點,結合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產生機制、風險類型,并從流動性風險較大、部分項目回收期過長兩個方面介紹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方面的現狀,最后從風險轉移、風險抑制、風險規避等方面提出加強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防范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融資租賃 風險管理 研究對策
一、緒論
?。ㄒ唬┭芯勘尘?
融資租賃是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而產生的新型融資形式,其集融資、優化資產管理、盤活存量資產、促進銷售等作用于一體,自出現之后就發展迅猛,成為西方金融業的五大支柱之一,滲透多個行業,重要性僅次于銀行信貸。
改革開放初期,為滿足企業設備更新的融資需求,提高資金使用率,我國借鑒國外經驗,融資租賃業務作為新的融資模式被引入我國,榮毅仁先生率先在我國開展了融資租賃業務,1981年我國首家融資租賃公司成立。融資租賃業務在我國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當時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投資數額小、業務少,因種種原因,最后多數宣告破產。究其原因,一是管理機制的限制,市場體系有待健全,二是對于融資租賃業務的認識不到位,法律機制有待完善。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市場體系、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善,國有融資租賃業務也迎來了它的黃金發展期。
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需要金融、企業管理、貿易等多個環節的協調溝通,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給公司造成損失,所以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多種潛在風險。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投資規模大,并且部分項目回收期較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抗風險的難度,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面臨的環境更為復雜。而融資租賃因其自身風險體系尚待健全,對于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十分不利,所以建立有效的風險預防及風險防范體系,對于現如今的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來說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ǘ┭芯恳饬x和目的
目前,我國對融資業務的認識還很淺顯,相關方面的風險管理理論研究也需加強,參考資料少,這也是制約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業務發展的不利因素。所以,本研究對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防范體系建設進行分析,對于促進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以及融資租賃業務的健康、有序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首先探討本研究的目的。
第一,為了促進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穩定、健康發展。部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自成立伊始就面臨諸多的風險因素,因此我們只有早介入、早防范,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解決潛在的風險,才能促進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健康發展。
第二,為了促進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中,風險管理必不可少,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既可以防控企業經營風險,又能促進企業經營利潤最大化,促進企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第三,為了方便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把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有機聯系起來,通過開展融資租賃業務來更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的融合。
二、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概述
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是指國家控股的,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既有金融租賃,又有融資租賃,既有央企控股,又有地方政府控股,既有內資,又有新公司。復雜的運營與管理結構決定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面臨著多種風險。
?。ㄒ唬╋L險產生機制
1.外部宏觀環境容易誘發風險。首先,國際金融形勢風云變幻,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難免受金融風波等許多因素的制約,面臨潛在的風險。其次,國有融資租賃業務起步較晚,融資租賃市場尚需進一步完善,相關體系、制度尚待健全。目前,我國并沒有成文的法律來適用于融資租賃市場,只是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相關的金融租賃辦法等相關文件,缺乏有效銜接[1]。
2.內部運行機制導致風險產生。融資租賃業務在業務運行中面臨的風險復雜多樣,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融資租賃業務涉及多個部門,這進一步加大了風險控制的考驗,要求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術與信息,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形勢。其次,同一項融資租賃業務需簽訂“雙合同”,即出租方與承租方、出租方與供應商都要簽定合同,面對復雜多樣的法律條文及文書,無形中增加了風險。再次,融資租賃期限一般較長,多數超過三年甚至與設備的使用年限相同。一旦承租方因諸多因素無力支付租金,損害的必然是國有融資公司的利益。最后,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購置設備一次性投入大,并且短時期內無法轉讓,這也使得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受到限制。最后,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承租方整體質量需進一步提高。承租方一般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國企改制效果欠佳,管理體制還需提高,生產設備老化,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對不高。
(二)風險類型
1.內部風險。第一,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指的是在業務進行過程中,因內控制度缺陷等原因,致使企業員工工作疏漏、操作不當而給公司經濟利益造成損失的風險,損失原因包括人員因素、外部事件、內部程序、系統缺陷四個方面。
第二,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指的是租賃項目租金收回期與項目借款還款期因時間及金額不統一,而造成企業資本流動性慢,資產負債率較高,無法足額償還債務或融資利息而造成的風險。 第三,租賃物再處置風險。租賃物再處置風險一般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租期屆滿時,承租人不再繼續租賃,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則收回設備的使用權,如果設備專業性強,處置價值不高或者再次租賃的可能性小,則將給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造成損失[2]。二是如果承租方單方面失約,若需處置租賃設備時,則設備或因沒能及時處理或低于預期價格,也會有潛在的處置風險。
2.外部風險。信用風險又叫違約風險,是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主要外部風險之一,它是供應商和承租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產生的風險。一是供應商違約風險。如供應商未按合同約定在規定時間、地點按時交貨,提供的貨物質量存在瑕疵,不提供技術維護等。二是承租方違約風險。如承租方夸大自身償款能力,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營業執照等。
市場風險是指金融市場價格波動導致融資租賃收益、租賃物價值波動的風險,又包括匯率風險與利率風險。政策風險是指國家根據長遠規劃對行業進行調整引起的風險,如稅務風險。
三、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的現狀
?。ㄒ唬┝鲃有燥L險較大
從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現狀來看,多數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存在融資渠道單一的狀況,運營資金多數來自同行業拆借或商業銀行貸款,受限較大,如果商業銀行減小對融資公司的放貸規模,則融資公司的資本運作勢必受到影響。另外,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還存在債務籌資與融資籌資不平均現象,流動性風險尚需進一步控制,極有可能因流動資金匱乏導致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的情況,造成資金的極度緊張[3]。
(二)部分項目回收期過長
一般來說,融資租賃項目的租賃期限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幾乎接近或等于租賃設備的壽命,但市場變化風云莫測,在長期的租賃期間內難以預料到承租企業有可能發生怎樣的意外,但可以肯定的是意外一旦發生,造成的損失只能由租賃公司來承擔。
四、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風險轉移
1.實施融資租賃資產的證券化。融資租賃資產的證券化,是指金融租賃公司將一系列性能、租期、用途相近,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租賃資產、租賃債權進行結構性重組,轉換成能夠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和流通的證券的行為。嚴格來說,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屬于資產證券化的范疇,它對于改進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模式單一、融資渠道面狹窄、融資困難多等諸多融資問題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將本公司流動性欠缺的融資應收租賃款,出售給有特殊目的的載體,由其進行資產的結構性重組,然后在金融市場發行可流通的證券,這樣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就能得到轉讓對價,并成功實現風險的轉移。如我國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渤海租賃公司就是這方面的典范,值得其他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借鑒與學習。租賃資產證券化,可以使國有融資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減少融資成本,提高資金周轉速度,使市場風險和資本流動性風險都能得到控制。實施融資租賃資產的證券化,實質就是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再者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還要求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披露公司的基本資產情況,這同樣能夠促使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穩健發展和規范經營[4]。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租賃資產證券化把自己的一部分資產出售,可以把一部分債權轉化為現金,進而使資產負債結構得到優化,企業的償債能力和融資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2.借道互聯網金融。隨著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不斷發展,其規模逐步擴大,擴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有可能受限于資本約束,影響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拓展,如果借助網絡金融獨特的靈活性,就可以幫助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獲取融資,資本約束問題也能得到有效解決。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網絡平臺把自身的收益權或債權轉移給投資人,自身得到流動資產,也同時把部分市場和信用風險轉移給了投資人,二者之間形成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5]。項目促成后,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收取承租企業的租金,再按合同約定向投資人償還本息,進一步使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流動性風險得到降低。2013年,我國第一家P2P平臺普資華企上線,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有近20余家專業融資租賃的網絡交易平臺,國有融資租賃借助網絡金融平臺融資的成功案例也在顯著增多。
(二)風險抑制
由于風險存在于融資項目運轉的全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風險防控點也不盡相同,所以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控。在事前,主要針對國有融資租賃公司與承租公司的信息不對稱,重點調查承租公司的征信情況,通過信用評估規避風險較高的客戶。事中則運用專業的商務及法律審核,避免程序操作上的風險。事后則通過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等方法來降低風險。步驟如下:
一是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從國內外相關研究來看,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可建立如下風險預警模型指標體系。
二是測算風險并得出該維度風險值。
例如,資本充足性風險=0.2×R11+0.8×R12
資產質量風險=0.6×R21+0.25×R22+0.15×R23
三是根據計算結果將風險進行分級,并制定每個預警級別的應對措施。通??蓪L險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ㄈ╋L險規避
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應增強風險規避意識,要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風險評估體系,對公司運營過程中面對的種種風險做到適時監控,及時評估。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也要按照《公司法》進行改制,建立三級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做到有效規避風險[6-7]。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項目評審委員會。通過制定嚴格的制度,規范約束經營者,并在公司內部形成自上而下的統一的行為準則及價值觀。對于公司內部的管理層來說,首先必須掌握各部門的職責和規范,做到責任分工明確、職責權限分配透明,對于公司內部的組織建設進行嚴格監控,創建不同于經營管理制度的風險管理體系,在公司內部形成自我約束、風險自擔的運營模式,確保風險管理機制的高效運行。 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擴大風險管理部門的權限,把風險管理權限單獨分離,實行集中管理。二是設立內部審計部門,進一部完善公司內部的審計制度,規避公司運營風險。三是設立項目評審委員會,對承租信用風險、交易風險、公司運營風險等進行合理評估,從總體角度規避風險,進一步推動項目的順利開展。
?。ㄋ模┤瞬抨犖榻ㄔO
人才是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重要核心。當前,受地域限制、競爭激烈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普遍缺乏高級人才,很多高校也沒有開設融資租賃相關課程,導致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中的一部分從業人才還不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對此,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一方面應積極引進要外引人才,通過薪資待遇、發展環境來吸引高端人才的加盟。一方面是內培人才,組織企業內部人員與同行互相交流學習、與行業資深專家面對面溝通操作中遇到的難點,實際幫助參會人員解決問題,通過學習、培訓、講座等方式實現人才素養的不斷提升,最終通過“外引”與“內培”相結合的方式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為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ㄎ澹┢瞥l展壁壘
一是破除資金壁壘。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國有融資租賃公司還必須具備很強的融資能力。當前,國有融資租賃公司主要的融資方式是銀行貸款。銀行考慮向租賃公司投放時,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凈產規模、承租方資信狀況以往業績及合作關系等。如果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條件不符合,則很難獲得貸款。對此,國有融資租賃公司應注意保持良好的信用,積極了解銀行信貸政策的變動,完善內部經營管理,拓寬融資渠道,破除發展資金壁壘。
二是破除業務壁壘。當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百花齊放,很多老牌融資租賃公司憑借各自的優勢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優質融資租賃客戶,融資租賃業務幾乎被經這些融資租賃公司所占據。這給國有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困擾。對此,國有融資租賃公司必須把業務拓展放在公司發展的首位,積極搶占存量資源,拓展客戶,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五、結論及建議
經過近四十余年的發展,國有融資租賃企業現已滲透到各行各業。尤其是近些年來,融資租賃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行業繁榮的背后,也不能忽視因諸多因素導致的潛在風險,這些風險是由外部宏觀環境和內部交易方式共同導致的,并且可以分為內部風險及外部風險。針對上述問題,國有融資公司應積極引進先進的融資模式,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同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破除各種發展壁壘,實現對風險的控制,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曉芳.“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A2P模式的SWOT分析[J].財會月刊(中),2017,0(1):119-123.
[2]任維哲,劉浴,陸啟浩.基于信用溢價的融資租賃企業信用風險的測度[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8,33(02):94-98.
[3]郭超.商品流通企業融資租賃經營風險預測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0(11):125-127.
[4]李宗勇.融資租賃業務風險管理[J].當代經濟,2015,0(14):20-21.
[5]張志堅.我國融資租賃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山東社會科學,2015,0(03):123-126.
[6]徐來輝.融資租賃企業風險預警與控制機制研究[J].商業會計,2016,0(12):9-12.
[7]楊大楷.我國融資租賃發展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5,0(12):6-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755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