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制造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內部控制是制造企業內部的一種自我規范與自我完善的管理活動。自2008年財政部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之后,2010年五部委聯合發布了十八個具體的內控指引。這十八個內控指引,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與控制的總體框架。由于近些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現階段已經步入新常態,這給整體制造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而此時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明顯,制造企業應該全面的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強內部控制,以此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在制造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筆者加強制造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制造業加強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希望有助于制造企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制造業;內部控制;問題;有效對策
  當前,制造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就需要注重增強自身的競爭力,而加強內部控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在現階段的制造業內部控制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阻礙著制造企業的發展。因此,制造企業應該對這些問題引起高度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問題,以此提高內部控制水平,進而促進制造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一、制造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ㄒ唬┯欣诖_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對于現階段的制造企業來說,其內部存在著缺乏完善的規章制度和規范的辦公流程的弊端。在制造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還能夠監督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制造企業的領導階層也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到企業的財務情況,以此為其決策提供準確有效的財務數據。
 ?。ǘ┯欣诖_保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無論是制造企業還是其他類型的企業,都需要通過一定的規章制度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按章辦事,以此確保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見,加強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以此實現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促使制造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同時為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調動內部控制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此進一步的確保制造業資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二、制造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狈炔恐坪?
  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理論基礎就是內部制衡理論,是指通過制造企業內部各個崗位之間的制衡關系的建立,確保企業內部的一切日常工作均穩步、有序的開展。然而,在實際的內部控制中,部門制造企業內部各個崗位的建立缺乏內部制衡關系,甚至根本上就不存在制衡關系,即便部分崗位之間存在一定的制衡關系,但是很難容易受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人際交往關系所影響。另外,部分制造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設置缺乏合理性,企業內部控制整體活動流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內部控制制度成為擺設。一旦制造企業出現相關內部控制的問題,很難追究到最終責任人。
 ?。ǘ┤狈ω攧湛刂颇芰?
  在制造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活動中,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物力的投入均與財務部門具有著密切的關系,生產原材料的出庫、入庫,生產的人工核算以及生產資金籌集的成本費用等均是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財務部門的相關會計資料是內部控制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參考依據,然而在實際的制造企業內部控制中會計資料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制造企業會計資料的數據信息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部分制造企業為了偷稅漏稅而虛假記賬,致使會計資料的信息內容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發展情況不相符。另一方面部分制造企業忽略了成本管理,不管是在成本的出庫、入庫管理上,還是在公共生產費用分攤上均存在較大的漏洞,致使企業的產品收入難以配比與生產成本,難以保證基礎性資料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嚴重阻礙了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缺乏對內部控制的監督與管理
  制造企業具有著不同與其他類型行業的特點,就是制造企業通常需要持續不斷的運轉,這就代表著其資本的回收期將被延長,并且企業內部的生產與經營活動也會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產品的日益豐富而逐漸的變得復雜化、繁瑣化[1]。因此,大部分制造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在且內部甚至監督部門,以此對企業內部的生產與經營活動等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然而,在實際的監督與管理工作中,由于監督部門難以直接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很多制造企業的管理階層對該部門的工作不夠重視甚至不認可,并且監督部門工作的有效開展勢必與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利益需求之間相互起長途,這就造成監督部門的工作難以得到基層各個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這就造成制造企業監督部門形同虛設,降低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
  三、制造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一)合理的設置制造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明確權責劃分
  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內部組織結構以及權責劃分是確保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各項規章制度均需要通過各組織結構責任和權利的履行來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企業應該合理的設置內部組織結構。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和企業制度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制造企業原有的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中存在的弊端逐漸的顯露出來,并且其已經很難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創新。在組織結構方面的創新上,應該充分結合制造企業內部經營的實際變化進行創新調整,強化內部制衡關系[2]。例如:某制造企業,為了更好的處理集權與分權之間的關系,精簡了企業內部一些不必要的機構,并對內部的職能部門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并將職責與職權重合的部門進行了合并處理,同時還實行了分層級管理體制。該制造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十分的順利,并且該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較好。另外,在合理的設置內部組織結構后,還需要進行明確的權責劃分,明確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權利與職責,以此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財務管理,突顯在內部控制中的位置
  在制造企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其管理模式也在隨之在改變,然而,財務部門在企業中的位置卻一直沒有改變[3]。在部分制造企業中存在著一個較為尷尬的現象,就是企業的管理階層與基層生產相脫離,致使管理階層難以正確的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制造企業應該加強內部控制中的財務管理工作,突出其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位置,促使其由以往的記賬會計逐漸的轉變為管理會計。作為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通過收集會計信息,核算制造企業基層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并將其匯總。財務部門在實施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其他不同的部門和崗位以及不同級別的工作人員,因此,其應該通過信息的大量獲取分析與探究內部控制以及相關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以此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工作。
 ?。ㄈ┘訌妰炔勘O督與管理
  監督部門是制造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內部控制中發揮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企業應該加強內部監督和管理,完善內部監管機構,明確權責。作為制造企業的監督部門,應該由企業內部董事會直接管轄,這樣不僅有助于其監督與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不受其他因素所干擾,同時還有助于領導階層及時的了解企業內部的生產與經營情況,以此正確的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從而促進制造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今,制造企業不僅面臨著發展機遇,同時還面臨著發展挑戰。因此,制造企業在關注自身經濟效益提高的基礎上,還應該重視內部控制,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積極的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工作,以此促進制造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咸幸利,竇蕾.淺談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建議[J]. 現代營銷 (下旬刊),2018 (11):54.
  [2]劉許增.我國小微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 (04):17-20.
  [3]陶標.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探究——基于非上市企業的視角[J].財會學習,2018 (30):234-2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39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