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能力遞進”為導向的高職與本科稅務類課程銜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要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高職人才培養和本科人才培養銜接是現代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如何實現兩種人才培養更好的銜接,其中課程銜接處于核心地位。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按照高職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對傳統的《稅務會計》課程進行了整合,形成了《稅費計算申報實務與納稅籌劃》課程,較好的實現了高職高專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體系銜接。
  關鍵詞:課程銜接;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和要求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的關于職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是:牢固確立職業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目前會計類專業的“3+2”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的重要表現形式,要實現兩種人才培養模式銜接成功,課程體系銜接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中稅務類是財經類專業的核心專業課,基本上都叫《稅務會計》,在高職和本科財經類專業都會開設,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該課程前面銜接《稅法》、《基礎會計》、《經濟法》和《財務會計》等會計專業課程,后啟《納稅實務》、《稅務代理》、《財務管理》等課程。目前,很多地方和高校在探索中-高-本銜接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或高職-本科銜接人才培養模式,但是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課程銜接方面就更為突出。
  一、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稅務類課程教學現狀與分析
 ?。ㄒ唬┱n程目標重復、沒有能力層次遞進(課程目標沒有銜接)
  目前不論高職或應用型本科,稅務類課程的教學任務目標設置都不太合理,設置的課程目標都太全面,不考慮受眾。老師一拿到教材,基本都是“滿堂灌”,講究“全面,廣度,深度”,沒有根據學生的層次設置課程目標,沒有按照人才培養的規格對學生進行能力上的培養。高職學生經過專插本進入應用型本科院校時,能力方面沒有實現層次遞進,基本不會或很少得到提升。
 ?。ǘ┱n程內容重復、沒有分層(教學內容沒有銜接:指的是知識、技能和態度要求)
  由于課程目標設置重復,導致高職和本科的稅務課程設置里面,課程內容重復學習,都按照稅種順序講解,如: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和小的稅種,沒有根據學生層次往更專、更精方面傾斜,沒有實現分層,導致學生學習任務過于繁重而效果欠佳。
 ?。ㄈ┱n程實踐教學環節沒有有效銜接
  大部分教學都是理論知識占了絕大多數,就拿《稅務會計》這門課程來說,該門課一共有64課時,理論知識就有48課時,實務操作課時16課時。但是實際講授起來,48課時都講解不完涉稅計算知識,還要占用實操課時。所以開設的實操課時很多都是形同虛設。
 ?。ㄋ模┙虒W方式方法單一(教學方法沒有銜接)
  我們目前大部分老師都是填鴨式的純理論教學,滿堂灌輸,導致課堂教學枯燥,學生不想聽或者聽不進去。我們在日常教學巡查中也發現,有些老師的課堂上經常出現學生大面積睡覺和玩手機現象??吹竭@種局面,老師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如何實現面授與網絡教學新手段的相結合。
 ?。ㄎ澹┛己朔绞椒椒▎我唬ń虒W評價沒有銜接)
  目前大部分高職和高等學校,對課程考核都是采用單一的考核方式,如筆試方式,或者以項目案例的方式,偏注重結果考核,不重視或忽略過程考核,不能全面的考察學習和掌握情況,特別是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引導和課余時間鞏固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導致學生掌握知識比較單一,高職學生動手能力比較弱,本科學生學術能力低。
  二、建立以“能力遞進”為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稅務課程銜接體系
  為了克服以上不足,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在“3+2”人才培養模式上做了大量工作,聯合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進行了高-本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探討,制訂了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在會計類專業“3+2”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結合不同層次的人才培養需求和現有教學資源,對傳統的《稅務會計》課程進行了整合,與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共同開發了《稅費計算申報實務與籌劃》課程。
  該課程從學習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時安排等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劃,“以職業崗位為引領、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實現“能力遞進”為導向,根據高職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因“才”施教,整合課程,較好的實現了高職高專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體系銜接以及高職和本科人才培養無縫銜接。
 ?。ㄒ唬└鶕煌瑢哟螌W生的學習目標,培養相對應的能力
  高職課程學習目標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工作任務過程中掌握各稅種的業務處理,將稅法和稅務會計有機結合在一起,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際業務處理能力。(見表1)
  本科課程學習目標為在熟練掌握中高職課程的基礎上,通過案例分析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和掌握稅務籌劃的若干方法和技巧,能對各稅種及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涉稅問題做出恰當處理,培養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見表2)
 ?。ǘ┮浴澳芰f進”為目標,建立以提高技能為目的的課程內容梯隊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完善教學任務內容。高職階段原則上不安排學時,教師可以安排少量學時進行復習和鞏固。同理,本科階段的學生如果前期已經學習了中高職階段的課程,本科階段只需重點學習剩余課程。非高本銜接會計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水平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自主學習。(見表3)
 ?。ㄈ└鶕呗毰c本科要實現的培養目標,課時分配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銜接
  本課程定位為高本銜接課程,為保證課程內容的銜接,并避免課程內容重復,建議教師要根據學習對象和培養目標合理安排課時。因此高職學生加大了實訓比例,本科學生側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則減少了實訓課時。(見表4)  ?。ㄋ模┏浞掷眯畔⒒虒W方式,進行教學改革
  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在“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目前信息化教學手段有很多,有微課、速課、移動微課堂。老師在授課時,將以上多種教學手段結合起來,如:拍短視頻作為微課讓學生課后學習;利用速課,既做好了課堂管理,又能把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都調動起來;利用手機移動端,開展移動微課堂,學生可以隨時拿起手機學習。目前,《稅費計算申報實務與納稅籌劃》為院級精品在線開放課,建立了課程網站,老師已經將教學視頻和相關教學資源上傳到網站;同時,可以利用網站進行無紙化考試。該網站資源實現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同時“課上+線下”無縫對接,能隨時完成訓練和測試,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目前該課程網站內容已經輻射到廣州市增城區周邊院校,為會計類各層次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平臺;也成為目前增城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平臺。
 ?。ㄎ澹┙倪^程到結果、形式多樣的考核評價機制,全方位考核學生學習情況
  結合課程特色,選用筆試、項目考核、業績考核、能力測試等多種考評方式,采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關注學習過程評價,同時評價學習態度、職業情感等。鑒于中高本課程學習目標的不同,在權重分配上應有所不同。(見表5)
  多種考核方式的運用,使老師的課堂活起來,不再是單調的純理論講解;學生課堂上有事可做,不再沉迷于玩手機等不利于課堂學習的事情,人人有事可做,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和課堂效果;最終成績在課后作業、期末考核和平時表現的基礎上,盡可能的考查了學生學習情況,把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避免了以往重結果的弊端。
  經過整合處理以后,教師課堂上讓學生帶著任務參與到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工作任務過程中掌握各稅種的業務處理,“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對涉稅業務的處理能力,注重學生的技能訓練,做到學以致用,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這樣,針對高職的學生,就實現了技能訓練,具備了實際業務處理能力;對于本科的學生,也培養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在2018年度,將我校校企合作企業-深圳市德永信稅務師事務所的精英和真賬引入課堂,校內教師和企業主管共同授課,連接深圳市國稅局,實現現場教學、現場報稅。
  高本稅務課程銜接改革后,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會計專業通過專插本考試進入到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的學生,明顯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學習內容和能力層次都讓該批學生提升很快;這兩年報考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專插本的學生也明顯增多。
  當然,在《稅費計算申報實務與籌劃》課程銜接高職和本科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實戰案例資料和真賬資源還比較缺乏;報稅軟件有待甄選,對接稅務局網站還需要加強;教師的稅務實操和納稅籌劃能力還有待提升;師資隊伍比較薄弱等。下一步要完成的重點工作:利用強師工程,建立教學名師工作室特別是會計稅務綜合教學名師;將企業名師和省級教學名師引入課堂,通過培+引相結合的手段建設師資隊伍;拓寬校外實習基地,盡量多的增加真賬教學資源;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和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兩個院校的稅務教師實現集體備課、集體教研;狠抓技能大賽,以競賽為抓手,以賽促教,以賽促改。
  三、高職教育與應用型本科教育稅務類銜接問題幾點思考
 ?。ㄒ唬┡囵B稅務會計復合性綜合人才
  稅收對于國家財政收入來說非常重要,而稅收負擔對于企業來說也是重大支出,在目前國家和企業對稅收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稅務和會計復合型人才才是企業最渴求和需要的。所以稅務會計相對于比傳統會計來說,對人才的要求和條件更高,不僅要熟練掌握會計知識,還需要具備稅務知識和相關稅收籌劃,實現兩者的融合,才能培養稅務會計復合性綜合人才。
 ?。ǘ┌凑杖瞬排囵B層次遞進培養能力
  開設稅務類課程,應盡量避免重復開課,須按照人才需要的能力逐步開展課堂教學,對于教材內容須重新整合、規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講授知識和重難點也要不同。
 ?。ㄈ┘訌娦袠I、企業與學校人才培養合作
  根據行業、企業對于稅務類會計人才的需求,針對不同的崗位要求,重新布局課程。高職高專培養的是高技能人才,應用型本科培養的是知識面寬、專業能力比較強的綜合性人才,要實現兩種培養機制的銜接,最能發言的就是行業和企業的需求。要拓展與企業合作的渠道,增加學生學習和實習的機會,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
 ?。ㄋ模┩貙捜瞬排囵B方式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方式,讓學生參加各位技能大賽,高職高專和應用型本科的教師和學生互相組隊或隊伍混搭,讓兩者互相滲透,以此促進教學改革,實現學生高本技能銜接。
  (五)師資隊伍建設需是重中之重
  稅務課程除了稅法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納稅申報、納稅籌劃;企業關注的是會計稅務人員如何能為公司合理節稅、避稅甚至抵扣稅等有關降低稅負、稅務籌劃。這些都需要任課教師具體很強的實操能力和謀劃水平。學校要多引進具有企業實操經驗的高素質教師,還要增加培訓機會和下企業鍛煉要求,讓青年教師走出去,多跟企業學習,不做井底之蛙。只有建立和培養一支強師之軍,才能自如應對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
 ?。┒悇諏嵱栜浖杓哟笸度?
  目前一些院校在建設過程中,對硬件設施、土地、圖書、固定資產等硬性指標很重視,對軟件不是很重視,認為沒有意義或價值不大。但對于會計稅務類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中,特別在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財務時代,稅務實訓軟件尤為重要。不管是高職還是應用型本科,未來都屬于職業教育范疇,必須要加大稅務實訓軟件投入,實現仿真模擬教學。且及時培養教師操作,建立教師崗位銜接機制,避免出現因教師離職等原因造成斷層現象,才不會出現高職與本科課程銜接過程斷鏈現象。
  參考文獻:
  [1]王宇.高素質稅務會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以納稅申報為例[J].財會通訊,2018,9,10.
  [2]李俊英.對稅務會計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5,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39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