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得措施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概念和旅游焦點,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好,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但不可否認的是,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想要走向深層次、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還需要不斷地努力。本文就對這個產業發展得具體措施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措施
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一方土地孕育一方文化,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是扎根于民族血脈中的一種新興產業,指的是涵蓋音樂、文化等因素的各種商業活動以及周邊衍生的各種旅游經濟產業。民族音樂文化產業最初的產生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游客,提升當地的旅游文化價值,但由于扶持政策不明確、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經營分散等因素的限制,這條產業化發展得道路走的是磕磕絆絆,不盡人意。為了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化道路走得更寬廣、更平坦,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強調民族特色的文化整理
民族特色是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的根本特征,也是其健康發展得核心動力,因此,必須要加強以民族特色為核心的音樂文化的發掘整理工作,主要做好兩方面:一是創新性地發掘、整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很多少數民族有著獨特且十分豐富的音樂和文化,但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交往方式的改變等因素的干擾,很多音樂和文化正在逐步消失,需要我們抓緊時間去發掘、整理,并根據市場需求創新性地增加與現代生活的聯系,以便延長其生命力。二是以點帶面、以精做強。文化產業的發掘整理要找好切入點,先做好一個文化點再向周邊輻射,先做出一個精品文化節目再將這些精品文化連成一條線,形成強大的產業化鏈條。
二、拓展多種渠道的吸納資金
資金一直是制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得主要因素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制約瓶頸,必須要拓展多種渠道,提升資金吸納的力度。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支持,在財政預算中設立發展文化產業的專項資金,專款專用;
其次,要重視并授權開展文化資產運營,即讓相關部門將自身的文化資產投入到市場領域,使其按照市場規則去運營發展,這樣不僅能夠盤活現有的文化資產,使其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也能促使其將經營所得反哺到音樂文化產業,從而促進音樂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再次,降低門檻、放寬標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朝氣產業,音樂文化產業以其獨特的市場價值和文化價值吸引了很多民間資本的目光,它們想通過興辦文化企業在這個市場里“分一杯羹”,為此,必須要逐步開放資本市場,鼓勵更多的民間資本投向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以期促進該產業的快速發展。
三、深化專業素質的人才培養
民族音樂文化產業化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參與,而專業人才的匱乏正是當前產業發展得不利因素之一。符合當前文化產業需要的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經營管理知識,又要了解民族音樂文化,還要懂得怎樣按照市場規則去運作,要想使從業者具備這樣的專業素質,科學規范的培養、吸納制度必不可少:一方面,要建立系統化、科學化的培訓機制,對文化產業的從業人員定期進行培訓,不管是歌舞表演人員還是后勤管理人員,都要根據各自的工作內容進行針對性培訓,逐步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使其成為維持產業健康運轉的“螺絲釘”;另一方面,完善吸納、獎勵機制,即對于適合產業發展得高水平人才,要不遺余力地吸納,制定合理并具有吸引力的獎勵機制,進而激發從業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立足品牌宣傳的多樣活動
媒體的宣傳作用是民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得有力推手之一,特別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媒介的強勢宣傳絕對不能小覷。對此,需要我們立足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節目開展多種多樣的各種宣傳展示活動,通過紙質媒體、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宣傳,強勢打造品牌形象,推進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以云南為例,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打造云南的旅游名片,云南以專題訪問、網絡推送等多種方式對《云南印象》等民族歌舞演出進行了大量報道,并以此為基點開展各種“文化節”、“音樂節”活動,用新鮮的民族元素吸引海內外的游客,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拴住游客的心,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產業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市場化,從而使文化產業更具競爭力。
五、多方聯動配合的整體發展
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多部門、多行業的配合與支持,為此,一是要制定統一的、明確的扶持政策,在政策引領下各司其職,做好本部門的工作;二是相關部門各盡其力、相互配合,不管是工商、稅務,還是交通、城管,都是發展文化產業不能繞開的部門,如果這些部門不予配合,那么文化產業就會受到多方掣制,很難得到發展和壯大。因此,政府必須要統一思想,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使其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上“開綠燈”,為其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三是文化企業要按照市場規則經營管理,因為文化企業才是行業發展得主角,必須要按照市場規則辦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將本企業做大做強,進而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結束語:
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民族地區旅游業蓬勃發展得新的支撐點,也在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開放性較強的文化產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此,我們要在思想上重視起來、研究上探索起來、行動上發展起來,力爭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盛宴添上一道大菜!
參考文獻:
[1]賀星. 西南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得對策[J]. 統計與決策, 2006(19):107-108.
[2]蘇軍. 陜南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對策——以漢中市鎮巴縣苗鄉民歌為例[J]. 北方音樂, 2017, 37(37):13.
[3]戰麗. 論吉林省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得影響[J]. 戲劇之家, 2016(22):38-38.
作者簡介:
馬美蘭(1994.9—)女,甘肅天水人,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音樂學專業學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8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