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農業保險在產業扶貧中的機制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河北省扶貧工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農業保險作為風險分散的重要手段,在產業扶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總結省內外農業保險產業扶貧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河北省農業保險產業扶貧存在的不足,提出我省在農業保險產業扶貧機制創新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農業保險;產業扶貧;機制創新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國現階段重要的發展戰略,要求三地區在經濟金融、土地要素、技術、信息市場、行政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等方面實現協同發展。河北省經濟發展水平與北京市、天津市相比差距很大,并且貧困地區廣闊、貧困人口眾多。因此,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幫助解決河北省貧困問題,爭取到2020年底實現全面脫貧。河北省貧困地區多集中在農村,農民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農業生產,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必須進行產業脫貧。農業生產面臨資金短缺、資源匱乏、自然風險大等問題,因此,發展農業生產離不開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保險扶貧作為金融扶貧的一部分,在農業扶貧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能夠為農業生產提供資金支持,推進扶貧工作持續性發展。
  通過農業保險進行產業扶貧,省內外已經形成多個成熟模式,值得推廣與借鑒。但是,目前農業保險為產業扶貧提供的險種種類有限,覆蓋面積有待提高,針對價格風險可以引入“保險+期貨”扶貧機制。由于農業生產風險性高,保險公司容易產生責任累積,需要引入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隨著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設施農業能夠滿足人們對農產品多層次需求,但同時面臨的風險也比較高,支農扶貧農企在開展設施農業過程中需要保險公司的風險保障。
  一、省內外農業保險產業扶貧經驗
 ?。ㄒ唬└拭C省農業保險“兩個全覆蓋”助力脫貧攻堅
  為應對農業生產由于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給貧困戶造成的經濟損失風險,做好產業扶貧工作,甘肅省出臺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針對貧困戶推出了18個保險品種,實現農業保險對全省主要特色優勢產業和貧困戶全部種養產業的全覆蓋[數據來源:http://wemedia.ifeng.com/75885812/wemedia.shtml,保險扶貧專題:農業保險扶貧,保險行業學會]。
  一個“全覆蓋”是有效識別貧困戶,對返貧戶、新識別貧困戶,已識別貧困戶進行有效識別,全面覆蓋,另一個“全覆蓋”是對貧困戶重點產業做到全部納入保險范圍,實現承保面全覆蓋;其次因地制宜開發保險產品,保障因自然災害、價格波動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保險企業以5年作為經營周期,讓利于貧困戶,經營達到總體平衡。最后在政府引導下,遵循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原則,推進扶貧工作的穩步進行,同時,各保險經辦機構不斷提高承保和理賠服務工作質量。
 ?。ǘ└=ūkU業設施農業保險和天氣指數保險
  福建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農業生產受天氣影響大,臺風、颶風以及強降雨等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2018年上半年,福建省在寧德市壽寧縣相繼試點開展茶葉種植低溫指數保險、葡萄種植臺風指數保險和農作物種植強降水指數保險,共計覆蓋34個行政村、2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家農業合作社。在受到臺風影響,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后,險企及時兌現茶葉低溫指數保險理賠款、水產養殖臺風指數保險理賠款以及葡萄種植臺風指數保險賠款,為受災貧困戶恢復生產提供風險保障。
  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是向產業化、設施化方向發展。設施農業采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與設施,人為控制動植物生長環境,改變農作物生長季節性,滿足消費者對于反季農產品的需求。設施農業科技含量高,包括設施園藝與設施養殖兩方面,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同時風險比較集中。針對風險推行的設施農業保險,保障因暴雨、洪澇、雹災、風災、暴雪等自然災害原因造成的設施中大棚墻體及立柱、骨架、棚膜、棉被等的經濟損失。能夠為農戶和支農企業提供較高的風險保障。
 ?。ㄈ┖颖笔 罢y企戶?!苯鹑诜鲐毮J?
  為了解決貧困地區資金匱乏、貸款困難等問題,河北省從2016年開始實施“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保險”的金融扶貧工作,建立起多方擔保的信貸機制,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發揮金融扶貧作用。截至2018年累計放貸166億元,支持120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政銀企戶?!苯鹑诜鲐毮J健J紫?,依靠政府信用及資金擔保。建立扶貧貸款擔保中心,充分利用扶貧資金,設立不少于1億元的貸款擔保基金以及不少于3000萬元的風險補償基金。將擔保資金存入合作銀行,同合作保險公司開辦貸款保證保險;其次,銀行提供貸款。根據擔保資金,撬動十倍的貸款資金。在貸款利率上根據貧困戶信用評定結果,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對3年以內,5萬以下的扶貧款,實行免擔保、免抵押。再次,支農企業、農戶貸款。對貧困戶、支農企業貸款進行分類貼息,貧困戶5萬元以下的小額貸款按基準利率100%貼息;根據企業和合作社帶動貧困戶數量進行差別貼息,帶動數量越多,貼息越多;最后是保險進行風險保障。但保中心、銀行和保險公司以1:2:7的比例代償貸款本息,分散貧困戶因不能及時還款給銀行造成的信貸風險。同時,保險公司為農業生產提供保險產品,分散產業風險,提供風險保障。
  二、河北省農業保險產業扶貧存在的不足
  (一)農業保險扶貧險種有待增加
  近年來,由于自然災害頻發,致使農作物減產受損,甚至是顆粒無收,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保成本的險種能夠為貧困戶彌補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成本損失,但是對于全損或者較大經濟損失的農戶來說可能使其更加貧困,保成本險種已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農業生產中同樣會面臨價格波動風險,險企推出的保價格險種可以使農戶避免因價格波動造成的經濟損失,但是目前保價格的險種種類也有限,農業保險扶貧險種供給不足,有待提高,需要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險險種。
 ?。ǘ┪闯浞掷镁┙蚣絽f同發展作用
  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使三地區經濟差距逐漸縮小,主要是縮小河北省同北京、天津兩地的差距,需要北京市、天津市在脫貧工作中給予支持。目前,河北省扶貧工作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地方財政以及支農公司,未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以及發展資源??梢猿浞忠M北京市、天津市的產業發展項目,利用農業生產技術、科技資源、資金方面支持,為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供支持,并且開展對口幫扶,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扶貧”的模式。  ?。ㄈ┤狈逓娘L險分散機制
  農業保險產業扶貧現有的政策及措施是為貧困戶與支農企業提供最低風險保障與資金支持,保障貧困戶的基本生活水平,為貧困戶兜底。大多數農險產品是政策性險種,由政府主導,給予扶貧險企保費補貼、稅收優惠,并且通過建立多方擔保的借貸體系,為貧困戶提供農業生產資金。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生產面臨的風險越來越高,損失金額越來越大,現有的險種已經不能滿足風險轉移的需求,需要進行再保險安排,但是,目前我省巨災風險管理機制還不健全,農業巨災風險得不到分散。
  三、農業保險產業扶貧模式創新建議
 ?。ㄒ唬┘哟笸菩性O施農業保險
  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一方面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經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薄弱,單純依靠土地,難以獲得持續性收入,此外,消費者對于反季節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農業產業化、現代化、設施化、科技化趨勢越來越高。但農業產業化、設施化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更加集中,發揮設施農業、產業農業扶貧的作用就需要將生產風險轉移出去,我省需要開發設施農業保險,通過保險手段為設施農業提供因自然災害造成的設施財產的損失、農作物的損失等,保障扶貧工作進一步推行。
 ?。ǘ┮搿稗r業保險+期貨”模式
  農產品價格波動大,影響農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對于特殊的農產品,一旦價格跌幅過大,會使農民承擔過高的經濟損失?!稗r業保險+期貨”的模式,將期貨公司、保險公司、農民及農企聯系起來,發揮期貨對農產品價格下降的對沖作用。保險公司根據農產品期貨價格開發相應的農產品價格保險,農民或農企購買保險公司的農產品價格保險,保險公司購買期貨公司場外期權產品安排再保險,來分散因價格下跌造成的風險,期貨公司進行相應的復制看跌期權操作,進一步分散風險。
 ?。ㄈ┙⒕逓娘L險保障機制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經濟增長受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而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結合緊密,受自然災害影響,易發生較大經濟損失,巨災風險大。保險公司承擔風險容易造成責任累積,需要引入再保險機制,健全巨災風險保障機制。我國農業再保險體系目前是以商業性再保險為主,市場發展緩慢,能夠提供的保障有限,不能完全分散巨災風險,需要同國際再保險市場相聯系,學習國外再保險體系成功經驗,建立一個政府支持、產品符合市場需求、農業保險數據庫支撐、能夠調控市場的再保險體系。在政府主導下,依靠農業保險數據庫,對風險責任進行分攤,完善農業保險產業扶貧機制。
  參考文獻:
  [1] 沈雙生,趙麗娜,王  佳.河北省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路徑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J].現代商貿工業.2017.
  [2] 張正堯,呂永輝,楊  照.全國農業產業扶貧成效評價及對策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8.
  [3] http://wemedia.ifeng.com/75885812/wemedia.shtml保險扶貧專題:農業保險扶貧[Z].中國保險學會公眾號.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1581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