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風險管理與財務工作融合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企業的長遠發展當中,風險管理已成為其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由于利率、匯率的波動及融資環境的惡劣,現金流量等財務狀況已發展成為企業運行中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快現代企業發展進程,強化風險管理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素質,融合風險管理與企業財務因素,才能避免財務風險進一步轉化為財務危機,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風險管理;風險控制;會計人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關鍵預期目標在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勝利。在轉變經濟發展要求的大環境下,企業在完成預期目標的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目前世界經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主要經濟體的政策調整和溢出效應帶來的變數,保護主義加劇,中美貿易戰的懲罰性措施;國內經濟的結構性減速、市場衰退以及能源轉變等問題,都對企業經營與發展帶來巨大的恐慌效應。
一、宏觀經濟背景分析
?。ㄒ唬┢髽I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
當今世界經濟態勢的成因,可追溯到十年前的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波及全球,世界各國緊急應對。美國通過推動“再工業化”“制造業回歸”來應對虛擬經濟過度,實體產業空心化的經濟現象,中國則實施寬松的財政政策,2008年政府用4萬億來刺激經濟,推動經濟發展。與此同時,日本,印度甚至歐洲各國都采用相對寬松的經濟政策來穩定經濟局勢。這一系列應對措施的效果雖然立竿見影,但是也帶來了一定的后果。中國出現產能過剩,美國在應對次貸危機的過程中,利用其經濟地位不斷地對外轉嫁危機, 各國經濟矛盾日益顯現,保護主義加劇,中美貿易戰就是此背景下的產物,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又是最壞的時代”,世界經濟表面利好,實則風險重重。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深受國際局勢的影響。近幾年來,我國企業深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各大企業在海外發展十分不易。著眼于國內,我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繼續推動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去產能、調結構,加之融資成本的上升,企業發展的困難增多,風險不斷加大。
?。ǘ┢髽I發展現狀及進行風險管理的緊迫性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小企業司最近公布的統計結果,在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內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今年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等困難。今年上半年,全國約有1/10的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率接近30%,比去年同期下降15%。裁員潮已席卷全球,我國也沒有幸免,企業融資難度不斷加大,接連有中小企業無法支撐,資本外流,稱傾注。2016年的經濟紅利期已過,經濟發展迎來“寒冬”,當今時期,風險管理對各個企業來說就顯得愈發重要,而會計作為財務部門的核心力量,在風險管理工作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當代企業風險管理的缺陷
?。ㄒ唬?當今企業管理層風險意識淡薄,預警機制不完善,企業在經營決策中漠視風險,對未來風險預測程序的忽視與對過去損失問責制度的過度規避,使風險管理的預防措施缺乏制度化。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的成本控制、報酬平衡、會計核算等一系列生產經營活動中,而此種風險歸屬于投機風險,即管理者需正確把握發展方向,落實發展策略,才能將風險轉化為盈利,規避損失。 在當代企業的管理制度下,風險問責機制匱乏,責任歸屬不明確,以至于我國眾多的效應企業,在部門規劃與獎懲制度上,缺乏風險追求和獎懲意識。
?。ǘ┪覈行∑髽I基數龐大,營業規模較小,多由傳統經濟模式演變而來,其自身的信用風險、競爭風險、融資風險接踵而至。小規模企業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普遍不達標,即稅務管理、審計制度與風險預測缺乏可操作性。內部審計部門進行風險測試時,對風險問題人認識不全面,對風險所造成的損失評估不夠準確,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風險和確定重要性水平的標準不夠科學,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不足,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使企業在風險發生時無所作為,以至破產。
三、風險管理的對策
?。ㄒ唬┨岣呷谫Y風險意識,拓寬籌資渠道。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市場經濟占主體地位。對于中小企業而言,資金主要來源于民間,資金成本受利益分配影響。市場份額中的盈利情況對投資風險影響顯著,當中小企業不能自主盈利或者預期紅利無法達成,即會影響企業形象與運營資金的穩定性。企業管理層應對企業運營資金進行統籌規劃,增強生產預見性,挖掘市場潛力,研究市場變化,了解國家扶持政策,在生產、銷售不穩定之際,回避突發性、高風險、損失巨大的不確定因素,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二)風險管理機構缺乏獨立性,與內部控制脫鉤
風險管理為企業內部審計的一部分,缺乏獨立性,無法對企業運營各階段進行統籌監測。企業應創新管理思維,將風險意識提升到戰略高度,根據自身發展要求、融資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近期、中期、長期等一系列風險規劃;同時應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明確人員職責,將財務、銷售、生產等部門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時監測,落實損失責任制,做到全員管理。在日常運營中,財務人員應作為一系列工作的串聯點,將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綜合分析,推動風險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與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涂繼盛.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對策[J].經營與管理,2019(03):118-120.
[2]董柯貝.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06):6-7
[3]張亮.關于我國單位會計內控工作的思考[J/OL].中國商論,2019(05):157-1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12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