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培養體系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培養已成為會計職業教育應對新技術革命挑戰進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符合高職管理會計能力框架,符合高職會計現狀、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一種技能性“適合”能力的培養。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依賴于知識、素質、能力、實踐和考評體系的組合。
關鍵詞: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培養體系
一、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內涵
為適應整個會計行業的轉型發展,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一種重要分支成為了會計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同樣,作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轉型,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會計職業教育界的共識。
?。ㄒ唬└呗毠芾頃嫼诵哪芰Φ母拍?
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是指符合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規律,以會計職業道德和財務會計核算能力為基礎,滿足企事業單位基本管理會計需要的一種職業能力。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本質上是一種應用型、實務型的一種會計職業能力。
(二)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內涵
根據中國總會計師協會課題組對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的研究,管理會計職業能力主要分為專業能力和輔助能力兩大類。專業能力包括財務會計能力和籌劃管理能力;輔助能力包括開拓創新能力和協調領導能力。管理會計的能力應該建立在職業道德規范基礎之上。根據筆者對高職管理會計能力框架的研究,基于高職管理會計是一種實務型、應用型的定位,高職管理會計能力培養并不過分強調戰略層面能力及領導能力的培養,對專業能力中的戰略管理能力、績效管理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會計輔助能力中的開拓創新能力和協調領導能力中的領導能力不作強調;而特別需要的是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教育,穩固專業能力中的核算(包括成本核算)能力,特別需要強化預算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營運管理能力和投融資管理能力的培養,最后需強化會計輔助能力中的業財融合能力的培養。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就是滿足這種能力框架要求的一種職業能力。
二、高職管理會計能力培養的現狀
?。ㄒ唬┲睾怂爿p管理
在目前主要以技能大賽為“指揮棒”的會計職業教育中,會計能力培養偏重于核算能力的培養。在現今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的架構中,大都以《基礎會計》《財務會計》兩門課程占據了專業教育課時的最主要份額,這種架構顯然與會計核算能力相匹配;相比之下,與管理會計能力培養相關的《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課程大都作為選修課程,成為會計教育中拓展性,甚至點綴性、邊緣性課程,與管理會計能力的形成完全不相適應。
?。ǘ┲厥止ぽp電算化
在“以賽促教”思想影響下,現今會計職業教育能力培養仍然圍繞著手工能力的培養,往往還停留在點鈔、珠算、小鍵盤、手工憑證、手工登賬的傳統套路,對會計信息化的運用還處于基礎階段,而與管理會計相關的一些分析軟件的運用基本還處于空白。
?。ㄈ┲啬M輕實戰
會計的實訓環節是會計職業能力形成的重要環節。目前會計實訓環節,依然停留在“一張桌子加一臺計算機、幾本憑證加幾本賬簿”的低成本簡單配置模式,教學案例大都使用一些過時的、與實務有很大差距的“模擬”實訓教材。這種實訓模式也許能適應會計技能大賽相對固定模式的要求,但與形成真實的會計核算能力相距甚遠,更談不上形成管理會計能力。
三、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培養體系的架構
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知識、素質、能力、實踐和考評相結合的培養體系的有機構成。同時.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培養,必然是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符合會計市場需求的一種“適合”能力的培養。
?。ㄒ唬┲R體系
對當今許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考察可見,目前會計專業大都按強化會計核算能力的邏輯開設,無非是把《基礎會計》和《財務會計》作為會計專業最核心的專業課,作為知識延伸,再把《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等課程作為拓展性課程,但后者在課時設置和考核方式的安排上,其程度明顯不如前者,造成管理會計教育的邊緣化和管理會計能力的空白。而要實現從核算能力到管理會計能力的培養模式的轉軌,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知識體系架構,應把《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作為依次遞進的邏輯安排,在課時安排和考核方式方面給予同等重要的分量。
另一方面,為了體現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完整性,需要針對性地體現管理會計的決策能力、溝通能力和業財融合能力的培養,需要開設《管理學基礎》《財務管理》《生產管理》《商務溝通》等輔助課程,這些課程開設的重點和方向可以按照各學校的特色加以選擇,其考核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
?。ǘ┧刭|要求
根據眾多學者對會計能力框架的研究,會計職業道德被界定為會計能力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管理會計,會計職業道德同樣也是管理會計能力框架的重要基礎。在以政府主導的會計法規體系建設中,會計職業道德都是眾多法規條文中反復強調的重要內容;在市場需求層面,會計職業道德無不作為各個組織在會計人才招聘崗位需求目錄中的首選內容。
在高職會計人才培養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一直成為傳統弱勢教學項目,這是目前過度強調會計核算技能背景下的產物,但這與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不相適應。會計職業道德是未來會計人與會計機器人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法寶,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職業教育的素質教育,強化管理會計能力的同時必須強化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必須構建起一個多維度的立體式教學體系。除了開設《會計職業道德》《法律基礎》等傳統課程外,還必須結合職業生涯教育、職場人士專業講座、會計法規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來輔助。在實踐環節,應結合學校德育表現、實習單位的工作表現的考評等手段來對學生進行多方位的考核。
(三)能力體系 職業教育生命力所在就是職業能力的培養。高職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的培養比傳統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更為復雜,培養成本更高,而且沒有成熟的模式可借鑒,需要各院校根據自身學校資源的配置能力來進行優化選擇。本文主要以以下六種能力作為管理會計核心能力體系的構成。
1.核算能力。核算能力是管理會計能力的基礎。盡管以管理會計能力為導向的培養體系不再以核算能力為終極目標,但核算能力還是一種必須的能力,沒有核算能力作為基礎能力,管理會計核心能力就沒有形成的基礎。在目前會計專業教育體系中,基本核算能力應該水到渠成,但總體上成本會計核算能力還偏弱,這與管理會計能力培養不相適應。因此,在現有核算能力培養基礎上,應適當加強成本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
2.成本管理能力。管理會計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是成本管理能力,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能力的組成,其中包括對目標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的應用。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依賴于《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等相關課程的教育。
3.投融資管理能力。投融資管理能力也是管理會計的一種核心能力。投融資管理能力包括投資管理能力和融資管理能力。投融資活動是企業最常見的一種管理活動,也是管理會計為企業提供決策支持、提升企業價值的最主要領域。投融資管理能力需要掌握貼現現金流法、項目管理、情景分析、約束資源優化等工具方法。本能力主要通過《財務管理》《管理會計》《證券投資》等課程的教育來實現。
4.溝通能力。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一個重要區別是,財務會計工作相對封閉,局限在會計機構內部,以向外提供財務報告為主要目標,而管理會計工作主要服務于組織內各部門,為組織各層面提供決策信息。為加強管理會計與組織各層面的聯系,管理會計需要較高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可以開設《商務溝通》《溝通技巧》等相關課程來培養,還可以結合校內其他學生社團活動加以輔助。
5.業財融合能力。業財融合能力是管理會計區別于財務會計的又一個重要能力。財務會計以對外提供會計報告為終級目標,而管理會計的目標是提供決策支持,提升組織價值。因此,為了實現目標,要求財務人員必須深入組織基層,與形成組織價值鏈的各環節進行深度融合,了解和熟悉組織業務流程和作業環節,尋找組織價值增長點,才能提升管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才能有的放矢地提供決策支持,放大管理會計對組織提升價值的功能。為了加強業財融合能力的培養,應通過《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管理學》等課程,并在實踐階段通過跟崗、頂崗環節,深入企事業單位考察了解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
6.信息化操作能力。在當今科技信息技術已發展到“大智移云”時代,沒有較強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是不可想象的。而會計工作已發展到財務共享中心和人工智能時代,而對于一些程序性、重復性強的工作,機器人與人類相比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管理會計必須也要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羽翼才能在會計工作的智能時代爭得一席之地。與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基礎相比,管理會計的信息化要求更為深刻,特別強調對數據的運用分析能力,因此需要在ERP、管理會計的一些專業分析軟件、甚至管理會計的移動APP方面要有比較深度的練習。
(四)實踐體系
實踐體系是高職管理會計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環,是管理會計理論到管理會計職業能力的溝通橋梁。目前高職校大都圍繞技能大賽及核算能力構建的實訓體系已不能滿足管理會計能力的培養,因此,筆者認為,對高職會計實踐體系的構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轉型:
1.實訓課程教學。實訓課程教學作為高職教學的特色,是職業能力形成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實訓課程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模擬教學。目前應從主要以會計綜合實訓為主調整到以會計綜合實訓和管理會計綜合實訓并重的格局。管理會計綜合實訓的教材應以案例為主,可以嗣繞成本決策、投融資決策、營運管理決策等組成獨立小型實戰型案例,教學過程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結合老師的講解來安排。
2.實訓室教學。實訓室教學是實踐教學的另一種形式。傳統的會計實訓室教學無非是按照會計核算流程、以手工憑證、賬表為主要載體的實訓體系,這是單一為實現會計核算能力為主要目的的體系,與管理會計能力培養相距甚遠。根據管理會計的主要功能,筆者認為管理會計的實訓室教學主要應以軟件實操為主的教學,這種軟件可以引進一些數據分析、模擬決策軟件,如Excel經濟決策分析、ERP等,為培養學生將來熟練掌握信息化運用能力、為管理會計的智能化提供支持。
3.跟崗和頂崗實習教學。跟崗與頂崗實習教學是當今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第三階段,是職業能力形成的最關鍵階段。以管理會計為導向的會計職業教育同樣也需要進行跟崗與頂崗式的實踐教學。當然,與傳統會計核算的跟崗和頂崗教學相比,由于外部市場管理會計的環境還處在起步發育階段,管理會計的跟崗和頂崗教學的安排相對要困難。這就需要學校要走向社會,與企業開展多渠道的深度融合,有目的遴選一些管理會計環境發育較好的企業,作為管理會計跟崗和頂崗實習的基地。通過跟崗和頂崗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熟悉企業真實環境和業務流程,加深對管理會計相關工具的運用,有利于管理會計職業能力的形成。
?。ㄎ澹┛荚u體系
考評體系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的最后一環,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最終鑒定。傳統的會計職業教育教學的考評基本維持在傳統考試一種形式,這與會計職業教育轉型不相適應。一方面,以管理會計能力培養為主的會計職業教育,從內容上必須包含會計職業道德、會計核算能力和管理會計能力的考評;另一方面,從形式上不能唯考試一種形式,可以包括傳統考試考查、計算機應用能力操作評價、多維度綜合測評、實習單位評價等形式,形成立體式的綜合考評體系,避免單一考評手段所帶來的不足。
四、結論
面對新技術革命的到來,會計職業教育只有轉型升級,突破傳統模式,才能維持其一貫生命力。管理會計作為會計行業的轉型之路已成為政府和業界共識,預示著會計職業教育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必須構建從傳統培養會計核算能力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轉換到培養以形成管理會計核心能力為目標的培養體系,這種核心能力必然是符合職業教育基本現狀的一種應用型的“適合”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依賴于培養體系的構建,包括知識、素質、能力、實踐和考評體系的有機結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5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