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藝術院校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有效方式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余 暉

  [摘要] 今日的中國,和諧社會、人文社會建設事業正快速推進。藝術在人文精神的塑造方面有著非常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作為西南地區惟一的美術院校,四川美術學院為重慶人文精神的塑造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推而廣之,中國其他地區的藝術院校也應當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社會建設,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和人文國度。
  [關鍵詞] 藝術院校 和諧社會 社會建設 有效方式
  
  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與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它作為民族精神的一種具體體現,已經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許多事實已經證明,一個社會的和諧,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單單需要它具備良好的硬件設施,現代社會更看重的是城市的“軟實力”,即城市的人文精神、市民的整體道德修養、法律水平和人文素養。
  藝術素養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教化功能,可以打動人的情感,愉悅人的精神,凈化人的靈魂,陶冶人的情操,升華人的理想,培養人的能力,使人養成良好的生活情趣和獲得特殊的精神享受,從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與內部和諧。
  下面,作者以重慶美術的代表力量――四川美術學院為例來談談高等藝術院校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具體方式,并希望對其他城市和地區有所裨益。
  一、高等藝術院校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和諧社會和人文社會的構建
  人文精神是新時期發展迫切需要的“座右銘”,是最重要最基礎的“軟實力”,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動力”,對于推動重慶在新的歷史階段實現更大的發展,對構建和諧重慶、富民興渝、推動重慶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藝術事業作為社會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建設人文社會,高等藝術院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應當仁不讓地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大學精神和大學責任也要求藝術院校義不容辭、責無旁貸。這必將為市民人文素養的提高,城市人文精神的增強,城市“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做出重要貢獻,必將極大地推動和促進和諧社會、人文社會的構建。
  2.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的影響力
  藝術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一個城市的整體素質。迄今為止,許多地區還沒有找準自身的形象定位。先后推出的所謂的“城市名片”意境不高,對于城市形象塑造來說十分不健康。
  城市形象很重要,要健康、上檔次,還應有文化。重慶曾先后推出過“美景”、“美食”和“美女”三大名片,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打造“美術”這一重慶嶄新名片。而如今國內各大城市還沒有哪一個把“美術”打造成為城市名片的,重慶可以說敢為天下先,先行一步了。這樣的情形當然就大不一樣,表明重慶的目標不是功利性的,重慶人的藝術涵養必將要達到一個極高的境界,重慶人文精神氛圍必將是非常濃厚的,這樣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肯定是和諧而令人神往的,這對改善和提升重慶形象是極其有利的。
  當美術成為城市名片后,城市的藝術品市場必將繁榮起來,將吸引更多更有名的國內外藝術家前來參展甚至駐扎。這對提高城市的影響力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會反過來推動城市人文氣息的增強,形成良性循環。
  3.有利于支撐城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文化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文化的導向賦予經濟發展以價值意義,經濟制度的選擇、經濟戰略的提出,經濟政策的制定,無不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以及決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約。文化給物質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思想、理論、輿論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極高的組織效能。人作為文化的單元,不僅受文化熏陶,而且也依一定的原理相互感通,相互認同,從而形成社會整體。文化的這種滲透力是人的社會性的體現,它能夠促進社會主體之間相互溝通,保證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在一定的組織內有序開展。三是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更強的競爭力。經濟活動所包含的先進文化因子越厚重,其產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帶來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場中實現的經濟價值也就越大。
  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為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在百姓的口袋充實起來的同時胸膛也充實起來,達到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良好互動,和諧發展。
  二、高等藝術院校參與經濟社會建設的有效方式探討
  1.各地政府要采取措施,發揮藝術院校的專業優勢
  就重慶而言,要把重慶打造成為人文城市和人文教育高地,離不開政府的主導,充分利用重慶現有資源,積極調動重慶本地的高等院校,發揮高校人文基地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特別要充分發揮四川美院的美術資源優勢,加大扶持和引導,作好規劃,打好“美術”牌,力爭把“美術”打造成重慶的“藝術名片”,把重慶建設成高雅“藝術之都”。其他城市也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采取類似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爭取早日形成本地特色的畫風、畫派
  近幾年來,因為市場經濟的影響,藝術家關心的是作品的市場行情,或作品能賣到什么價位,而不怎么關心作品能否獲獎,不怎么關注作品的社會效益。創作目的不再是為了藝術,而是為了迎合市場和個別收藏家,導致創作力量分散,不能形成一個創作團隊,從而失去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特色,影響力必然下降。
  因此,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本地藝術家形成有組織的創作團隊,力爭早日形成各地自己的畫風、畫派,這必將大大提高各地美術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2)修建高規格專業美術館,打造屬于自己的權威展覽品牌
  專業美術館和權威展覽品牌是美術影響力高低的重要標志。每一個大中城市都應根據自己的情況興建美術館、展覽館和博物館。
  重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業美術館,也沒有自己的權威展覽品牌,這是非常遺憾的。重慶市美術館落成之后,首先要在命名上有所講究,可以利用重慶本土著名藝術家的名氣來擴大其影響,如命名為“羅中立美術館”;其次,一定要打造有重大影響的權威展覽品牌,定期舉辦大型展覽。當這樣的美術館和展覽品牌形成之后,重慶在國際美術界必將擁有重要的發言權,從而一改過去的局面,把國內外藝術家紛紛吸引到重慶來參展,還能吸引更多藝術家落戶重慶。
  (3)依托美術專業院校,打造各地創意產業園區
  創意經濟是今天社會經濟結構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部分,在國內外風起云涌,勢不可擋。許多地方已經把創意產業列為新時期的支柱產業,加以重點扶持和發展。
  利用廢棄廠房打造創意產業,國內外已有成功的先例。杭州提出“將杭州打造成動漫之都”的目標,尋求新的產業經濟增長點,就是緣于2002年杭州藍孔雀化纖廠因經營不善停產后,將舊廠房對外出租,低廉的房價和巨大的空間立即吸引了大批藝術家和設計師進駐,這個破舊廠房于是有了個時尚名稱:LOFT49。LOFT意指舊廠房遺留下來的開闊、寬敞的空間, 或稱做“庫房”,現在成了利用城市舊工業向新經濟轉變的創新經濟、創意產業的代名詞,被各大都市紛紛采用。
  中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許多效益低下、污染嚴重的老工業已經或搬離或淘汰,在各地都有大量破舊廠房可以利用。如果能依托藝術院校的專業優勢,把這些舊廠房打造成各地自己的LOFT,當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必將大大推動中國創意產業的發展,將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完美的結合,一舉數得。
  2.高等藝術院校應在政府領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社會建設
  各地美術院校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自覺地服務于國家和地方的建設事業,把藝術的功能和魅力徹底的發揮出來。在這個方面,四川美術學院已經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遠遠不夠,需要全國的兄弟院校共同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策略和方式。

  (1)轉換思路和改進策略,構建和諧教育,充分發揮藝術的教化功能
  人文素養與市民整體的文化水平及文化層次是呈正比的。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還很低,這也是國人人文精神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育事業不和諧的表現。高等院校有責任和義務改變這一現狀,盡可能多地培養出優秀人才。
  當今高校擴招無疑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正確之舉。藝術院校要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轉換思路、改進策略、挖掘潛能,想方設法擴大招生規模,讓更多青年有機會進入大學校門接受先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充分發揮藝術的社會教化功能,多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提高國民整體修養極其有益。
  (2)創作的文藝作品應充分反映和諧社會、人文社會建設的成就
  藝術院校創作的文藝作品應能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代表著人民群眾的利益,能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并引領藝術發展的潮頭。一個民族的精神品質集中地體現在了這個民族的文藝作品之中,因此,當今中國的文藝作品自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必須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主旋律,謳歌在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建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
  拿四川美術學院來說,川美創作的藝術作品必然應反映和諧重慶的建設成就,這樣的作品才具有鮮活的靈魂,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接受和喜愛。那些和諧社會建設中涌現的英雄形象、平凡人物都能成為我們藝術創作的源泉,我們應不吝筆墨,把最美的色彩獻給他們。
  (3)藝術服務策略要推陳出新,擴大美術的影響力
  應該說,川美已經做了不少有益的嘗試,但還應擴大思路,有所創新。
  ①加大“開放的六月――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游”的開放廣度和深度
  “開放的六月――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游”是川美一年一度舉辦的非贏利性公益活動,敞開大門免費迎接市民參觀,這是川美負責任的舉措,也充分體現了大學精神的要求。這個全國首創的活動社會效益十分明顯。
  尤其是2007年的藝術游活動,由于和“黃桷坪涂鴉藝術節”同時舉行,推出的藝術品淘寶活動也深受群眾歡迎,使人民群眾沐浴著藝術的陽光,享受著人文藝術的熏陶,社會影響非常大。但川美還應不斷加大了藝術游開放深度和廣度,如開放更多的藝術家工作室甚至課堂,讓參觀者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可以親自體驗繪畫,制作雕塑、泥塑或陶器等,以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
 ?、诮M織師生深入廣場社區、田間地頭進行社會實踐
  四川美術學院也曾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街頭廣場為群眾進行寫生活動,深受廣大市民歡迎,既可以提高市民的藝術鑒賞能力,又可以使學生得到鍛煉,還可以讓一些貧困學生增加收入,一舉數得,只可惜這個活動不知什么原因沒有堅持下去。政府應該對這種活動有更寬容的態度,因為這種藝術活動有時并不被某些執法人員所理解,甚至遭到驅逐。想象一下,街頭每天都有畫家寫生或藝術表演,該是多么愜意的事啊,這種在國外司空見慣的藝術行為是多么令人期待啊。
  ③聯合政府共建藝術之都
  2007年6月,川美與市區兩級政府聯手打造的號稱“世界第一涂鴉街”的黃桷坪涂鴉藝術街橫空出世,引起強烈的反響,受到數十家海內外媒體熱烈追捧。這種將陳舊建筑物與前衛藝術涂鴉結合,給人帶來了強烈的視覺和心靈沖擊效果,烘托出古老與現代并存的繪畫藝術氣氛的免費的露天美術館,是藝術貼近群眾、走進社區的很好嘗試,也是進行舊城改造的偉大探索,實現了運用藝術人本手段使傳統工業老城向新城的轉變。同時舉辦了涂鴉藝術節,讓普通市民親自動手繪下自己心中最美的圖畫,體驗藝術的樂趣。這個過程既是城市變美的過程,也是市民人文素養提高的過程,還是城市走向和諧的過程。
  ④全面建立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藝術運行和營銷機制
  當前許多作品被束之高閣、藏于深閨,成了廣大群眾不可企及的鏡中花、水中月,沒有很好地發揮其功能。因此,如何將藝術作品尤其是繪畫、歌劇、舞劇、美聲、器樂等藝術性極強的高雅作品及京劇、川劇等中國傳統藝術國粹推向市場,介紹給人民,也是藝術院校的重要任務。因此,藝術運行和營銷機制應該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提高普通民眾的藝術素養為己任,讓“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把藝術品變成普通市民都想擁有、都能擁有的生活必需品。
  總之,隨著和諧社會、人文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高等藝術院校應該充分發揮藝術育人的功能優勢,積極參與經濟社會建設,這對國家、民族和地方發展及藝術院校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極其有益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47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