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藝術院校服務社區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聚焦高等藝術院校的社會服務功能,分析了藝術院校服務社區的內容與意義,提出了藝術院校服務社區需要提供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的服務,堅持學術優先,平衡三大功能的關系,健全學校管理機制等。
  關鍵詞:藝術院校;社會服務;社區
  當前,社會對大學在人才、科研與合作領域的需求空前提高,社會服務成為高校三種職能中發展變化最快的一個,大學與社會的互動關系比以往更加緊密。高校利用自身文化優勢引領和助力社區文化建設是其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高等藝術院校聚集文化藝術資源,在服務社區文化建設和滿足大眾文化生活需求方面更具先天優勢。
  1 藝術院校與社區的互動
  大學開放已成共識,校園及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已較為普遍。藝術院校開放辦學的范圍更加廣泛,服務社區的方式更加多元,與大眾的互動關系也更加密切,不僅“請進來”,還“走出去”??偨Y藝術院校服務社區的內容和形式,主要包括:開放具有濃厚藝術氛圍的校園供市民游覽;開放音樂廳、美術館、劇場等場館的各項展演供市民鑒賞;面向少兒舉辦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體驗活動;教師、學生直接走進周邊街道和社區輸送電影、展覽、演出等;為社區文體骨干開展文藝培訓、講座;與社區合作建立藝術實踐基地、創意產業空間等。以南京藝術學院為例,學校將“文藝志愿者進社區”培訓文藝骨干、開展文藝輔導活動常態化,帶領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到社區、福利院等為社會弱勢群體義演。近年來還將學生畢業展演送到周邊公共空間,實現了藝術與生活的連接與互動,讓大眾能夠親近藝術、享受藝術。
  2 藝術院校服務社區的意義
  藝術院校服務社區有助于滿足市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大眾審美水平,有助于發展文化藝術市場,還能為社區提供有力的文化藝術方面的支持,提升社區文化建設品質。師生通過指導、輔導社區文化活動,提升了社會責任感,積累了實踐經驗。同時,在互動中得到的反饋和檢驗還能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建立與社區良好的互動關系不僅能提高高等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還能有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實現院校與社區的共贏,促進和諧社區乃至和諧社會的發展。
  3 藝術院校提升服務社區水平的幾點建議
  3.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針對社區居民需求提供服務
  社區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務社區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防止出現只崇尚學術而脫離社會與民眾需求的情況,把著眼點切實放在居民的需求上。通過座談、調研、訪談等方式了解不同社區的經濟文化基礎、組織管理水平、居民需求和偏好等,針對社區的需求,融入高校先進的文化理念、優秀的文化作品,因地制宜地設計活動內容與形式。比如成都大學藝術學院曾針對武侯區20多個社區進行調研,針對需求和問題制定服務社區的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3.2 秉承學術優先的原則,正確處理藝術教育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知識經濟時代,堅守大學精神也面臨一些挑戰。為了獲得支持,教師的研究往往會傾向于能帶來短期利益和實用價值的項目,可能會忽略了更具有長遠意義的基礎性研究工作。作為藝術院校,同樣需遵從大學的基本準則,即具備學術價值性。在提供社會服務時,要堅持以學術價值為核心,遵循藝術教育規律,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過程中不忘學術根本,充分結合教學需求及師生的藝術實踐與研究。通過某些實踐項目,既可以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問題,還能夠拓展教師們的研究視野,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推動藝術學科的進步與發展。
  3.3 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正確處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關系
  當前,藝術院校對社會服務功能的認識還有待加強,政策與資金支持也不到位,服務社區還處于探索階段。如何在服務中平衡各種力量關系,使社會服務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是學校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之一。德里克·博克在《超越象牙塔》一書中對服務限度問題提出了很好的解答:每新增一個計劃都應有利于促進學院現有的教學和研究活動;新計劃應該得到老師們的熱情支持和擁護等。從大學職能來看,社會服務作為藝術院校需要履行的一項獨立社會職能,應始終以藝術人才培養為核心,把社會服務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創作展演水平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通過藝術實踐與服務,促進教學與科研水平的提升。
  3.4 健全管理機制,促進服務社區可持續發展
  從學校層面來說,為了保障師生能夠在適度的范圍內做好社會服務,建立專門的社會服務管理機構、專項推動社會服務的協調與發展很有必要。在制度保障方面,健全安全、財務、法律關系等制度,推動服務合作有序、長期開展。在激勵考評方面,將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等納入對教師的績效考評,將社會服務與實踐與學生學分制掛鉤等。據報道,香港理工大學多年前已經將社會服務納入學分考核,每個本科畢業生必須修滿3個學分。在選擇服務的具體內容方面,指導師生將公共文化服務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鼓勵師生參與更多基礎性公益性活動及項目實踐;引導師生在服務社區過程中重視保護傳統文化,引領社區結合文藝發展方向進行傳承與創新;與社區及企事業單位達成長遠的、戰略性的合作關系,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形成良性互動,走可持續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 德里克·博克(美).走出象牙塔——現代大學的社會責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朱名燕.高校文化進社區探析——以成都大學藝術學院服務地方實踐活動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12).
  作者簡介:洪靜(1981—),碩士,就職于南京藝術學院黨院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368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