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聯網+”下改造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和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我國傳統農業價值鏈不僅投入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信息不匹配情況非常嚴重。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提高農業價值鏈的周轉效率和穩定性,必須要把農業經濟和互聯網有機結合起來。本文主要圍繞基于互聯網+改造下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展開分析,并提供具體政策策略,旨在推動我國農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363-01
引言
利用互聯網+改造提高農業經濟,如果只重視其網絡優勢和技術優勢,不遵循其內部的運作規律,根本無法解決農產品直銷和價格波動等問題。相關人員必須要在實踐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用優化對策,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但發展農業經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急于求成。
一、基于“互聯網+”下改造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
?。ㄒ唬┚W絡化分布農資供應
所謂農資供應,具體是指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利用網絡平臺,農民、營銷企業以及農資生產商三方間能形成信息共享,節省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1]。
對于農資網站平臺而言,一定要從生產需求出發,利用網絡化分布,優化供求銜接效果,從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否則,產品服務千篇一律,定位不準確等問題必然會制約網站平臺作用和功能的發揮。
?。ǘ┐罅Πl展智慧農業
把農業生產和互聯網+相融合,推動了智慧農業的深入發展。雖然要積極學習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但同時也要結合國內農戶家庭經營的特征考慮。發展智慧農業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立足于我國不同區域的農民、農業和農村實際,建設相關試點,然后在全面推廣?,F階段,我國大部分區域都紛紛開展了試點工作。
另外,還要定量、定性雙管齊下的剖析智慧農業中的風險,投入成本、收益,利用物聯網準確掌控農業生產中的各個流程。
?。ㄈ┺r產品流通信息化
把農產品流通和互聯網+相融合,能推動其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在網絡上進行產品批發和銷售,不但減少了供求兩方的查找成本,而且還能讓交易變得更加便利。由于農產品的具有易碎、容易腐蝕的特點,導致其線上交易規模被大大限制。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優化銷售方式,加大技術創新力度。
二、基于互聯網+下改造提高農業經濟的政策措施
如今,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用互聯網+改造推動農業經濟發展,一個繁雜的、系統化的過程。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時,一定要立足于農民、農業、農村的現實國情,打造三方共贏局面。
?。ㄒ唬┱限r業價值鏈信息政策
此政策是應用互聯網+改造提高農業經濟的基本手段。農業價值鏈實現信息整合,能迅速解決以往農業價值鏈信息不匹配的問題,規避由人員不集中、信息不統一、地區分散等因素帶來的各種交易風險[2]。
合理整合農業價值鏈,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調節作用,農業重點企業、相關服務企業以及農民等主體的加入是關鍵,動力來源于市場實際需求。
?。ǘ┺r業經濟大數據推廣政策
我國下發的有關文件和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全面發展農村農業大數據。當代農業大數據工程主要有共享農業資源要素,農村農業信息全方位服務以及質量安全服務等等。
整合完畢農業價值鏈以后,利用大數據剖析技術合理開發農業經濟海量信息中的有用數據,將其提供給農業生產商、相關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廣大消費者群體等進行決策,這是推廣此政策的主要宗旨。
落實此政策的關鍵點在于主動建設大數據庫,全力幫助農業咨詢型機構與企業迅速發展,打造大數據探究智庫,有利于政府作出正確決策,推動農業經濟全面發展。
?。ㄈ┺r村網絡普及和落實政策
大規模普及農村網絡,是提高農業經濟的基本前提?,F階段,我國農村網絡覆蓋率依然要不斷提升。按照CNNIC統計數據可知,到2018年6月,國內農村網民數量約有1.95億,約占全國總網民數量的30%。農村網絡普及率為32.40%,明顯小于城市71.20%的水平。要想大范圍普及農村移動網絡,減少其資費是一種有效
方法。
(四)農民網絡培訓支持政策
廣大農民不但是攻克三農難題的重中之重,而且也是運用互聯網+改造提高農業經濟的人才保障與最直接獲益人群。
以互聯網+的模式開展農民培訓工作,讓其了解新形勢下應具備哪些思維模式與基礎技術,培養農民利用互聯網+來參與創新互動與農業生產活動的能力。另外,還要邀請一些專業認識到現場開展講座活動,真正解決農民實際問題,從而確保應用基于互聯網+下改造提高農業經濟活動落實到位。
(五)電商企業吸引政策
農民與農村、農業問題息息相關。要想在網絡時代中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一定要先整改農民與農村。
正確引導和吸引國內電商企業開發農村市場,建設農村電子商務,積極展現電商企業在市場中的優勢和作用。無論是在開發農村市場、培養農村電商專業化人才,還是實現農產品現代化方面,此種企業都能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的吸引政策,農民的創業激情,都需要市場渠道豐富的電子商務企業予以支持。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大農業經濟發展力度。在新形勢下,必須要合理利用互聯網+改造的模式,全面提高農產品流通速率,避免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風險,完善農業價值鏈。在制定政策時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有針對性的選用發展對策,從而確保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馬松林.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和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26(10):30-31+19.
[2]李莉.青海省農業特色經濟的發展思路與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9):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4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