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業研發項目的預算過程管理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當前各國貿易摩擦不斷的形勢下,我國的產業升級轉型勢在必行,制造業的競爭將愈發激烈。企業想要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并獲取利潤最大化,其產品必須要有競爭力。因此,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成本管控則尤為重要,亟待提升研發項目的預算管控能力,盡可能地降低研發成本,達成合理的投入產出比,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本文重點以筆者所在公司研發項目預算管理模式為例,探討制造業當前預算管理的狀態、問題及優化思路。
關鍵詞:預算管理;過程管理;效果考核;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新產品的研發能力是衡量一家制造業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一個研發項目的有效開展,需要從項目的整合、范圍、進度、成本、質量、資源、溝通、風險、采購等方面進行管理,而預算管理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它的編制、執行、管控及結果反饋都會給項目帶來巨大的影響。
1研發項目預算管理的意義
項目預算管理,是指通過科學合理的統計與計算方法,結合新項目開發難易程度進行費用的預估與分析,從而對項目研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管理的措施。預算管理可有效管控項目費用合理使用,達成降低項目成本的目標;同時,降低財務風險,起到合理的資源配置作用。
2制造業研發項目預算管理模式探討
項目預算管理的工作模式是以項目的形式展開和推進,根據《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對項目過程的分類:啟動、規劃、執行、監控、收尾,預算管理也具有鮮明的項目特征。項目預算管理可分為立項前根據標準編制項目總預算,執行中根據驗證計劃合理使用預算,項目結束時考核預算使用情況。
2.1研發項目預算編制
財務上有靜態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零基預算四種預算編制方法。在制造業研發項目種類和性質較為單一、以固定成本為主、研發業務水平穩定的情況下,筆者建議以靜態預算中的標準預算制定研發項目預算較為合理。
2.1.1研發標準預算的方法
研發項目預算編制的參考文件為《研發項目標準預算》,是通過項目特點及預算使用的分析,分客戶及產品別從客樣數量、項目資材、各工序治具使用數量及單價方面制定的預算編制依據文件,文件中對項目預算構成的每部分費用標準化。以TFT-LCD研發項目為例,分為掩膜板、治工具、材料、其他。掩膜板、治具種類和數量以設計和技術部門提供為準,單價由采購及供應鏈提供材料的預算標準化,涉及到客樣及評價數量、預估良率及BOM成本,可按照公式“(樣品數量+評價數量)/良率*BOM成本”預估。
2.1.2《研發項目標準預算》優缺點
優點是節省了項目經理的時間,提高了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但因其是一個靜態的預算編制基準,以固定的預估良率來核算項目投入量,故它受實際良率牽制較大。如需提高良率預估準確性,筆者結合工作經驗,提出三個方向。
一是常規、無特殊工藝技術難點的項目,可根據已有產品設計能力及產線穩定的制造水平,預估正常水平良率基準以供參考。二是對不同產品群所遇到的工藝難點進行整理分析,判定難易度等級,結合產線對應能力,預估相應等級工藝良率。三是結合客戶要求、市場趨勢、集團戰略,收集新品開發所需新技術、新工藝及新材料,提前做好開發及驗證,預測出新工藝應用良率。
綜合以上三個方向,導出一份全面性、標準的良率預估參考表,此時再結合《研發項目標準預算》進行預算編制,其準確度更高。
2.2項目預算使用階段
制造業從樣品制作投料、研發資材處理到研發成品領用等,均涉及到預算管控。結合筆者工作,認為可從預算釋放模式、資材采購申請、預算使用監控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2.2.1預算釋放模式
當前業界針對預算釋放有兩種模式,且各有利弊。
第一,預算一次性釋放。此種模式相較于分次釋放工作量較輕,但其弊端較為明顯,下單人員僅提供相應采購訂單即可購買,通俗來說就是預算無節制使用。此種方式會導致預算使用進度無法把控,出現預算不足。
第二,預算分階段釋放。結合項目測試階段,分階段釋放預算并及時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完成對預算的動態調控。例如,把整個項目預算使用目標定為A,實現A需要完成B1、B2...Bn階段,而每個B階段,又需要c1、C2...Cn投入作業。則A的實現,就落在對c的管控上。簡單來說,管控好每一個c的預算,就能把控住整個項目的預算使用。
結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預算分階段釋放雖然相對來說增加了工作量,但其更能做到預算精細化管理。
2.2.2資材采購申請
第一,采購申請管控,源頭開始卡控費用支出。預算編制完成后,由財務部門創建單項目歸集成本的項目訂單號,項目資材通過訂單號結算形式提交采購申請。此環節管控重點是由專門的審核人員審核采購合理性,判斷采購資材的數量是否與驗證計劃數量相一致,材損質損等LOSS的數量是否合理等。通過嚴格審核采購數量,減少冗余備料。
第二,建議添加備料依據框并要求規范填寫。在審批表單上添加必填信息框,包含資材名稱、工序、預估良率、樣品數量、投入數量、BOM用量以及折損數量,為審核人員提供參考依據。當同個階段不同工序資材采購時,可通過各“工序”的“良率”數據,要求后一工序投入數量不能高于前一工序產出數量的邏輯備料。如此一來,清晰了解到項目投產計劃的同時又可快速判斷資材采購數量的合理性。
2.2.3預算使用監控
第一,定期發布預算使用進度看板進行預警。項目進行期間,定期發布項目預算使用進度看板,包含實際消費、在途采購、剩余預算以及預算使用率,要求項目經理根據項目投產階段,判斷預算使用是否合理,提醒采取適當的管控措施。
第二,對不合理的采購以及資材浪費進行清單羅列。定期審查資材實際到貨及使用情況,判斷是否存在不合理購買導致的呆滯庫存及浪費,將對應清單反饋至項目組進行警告,并要求合理處置呆滯資材。 2.3項目結束及考核
在良好的預算規劃和清晰的過程管理之后,則需要對整個預算管控效果進行全面考核,也就是實現預算管理工作的閉環。閉環可以和項目收尾結合起來進行,讓研發費的管控脫離純賬面數據,落到實物環節。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分析總結,制定評分基準,將最終得分結果納入項目整體考核比分中,即,將研發費的管控作為項目考核的一項指標。
2.3.1對預算計劃與實績進行對比分析
可分為整體對比和重要部分對比,從數量和金額兩個維度分析,找到實際與計劃差異產生的原因,得出預算使用是否合理;另外,可通過圖表展示預算與實際的差異,推薦使用雷達圖。
2.3.2研發樣品投入產出流向分析
對項目過程中的預算管理進行分析,從每次樣品投入的具體信息,如日期、資材名稱、投入數量等入手,分析資材使用中的問題點,資材剩余的原因等;另外,針對制作完成的成品,分析其產出流向情況。
2.3.3研發剩余資材處理
針對研發剩余資材,列出資材剩余數量及種類,針對可轉量產資材執行轉量產操作,無法再利用資材進行報廢。列出相應清單,確保所有剩余研發資材均得到合理處理。通過以上科目,對項目的預算管理做全方位復盤,收割項目經驗;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通過統計分析手段,幫助管理者制作模型,實現研發預算管控真正閉環。
3規范預算管理中人員職責及相關流程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探討了預算管理模式,但僅有好的管理模式還不夠,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還需要配套流程及方案來指導預算使用過程中參與人員的工作。
3.1規范提高預算管控意識、職責
一般針對研發類項目,項目組認為首要任務是確保項目正常推進,故在預算使用的管控上相對寬松。建議從上到下縝密設置預算管理組織結構,明確各自的預算職責,建立考核及監督機制,將預算執行效果和獎懲相結合。另外,項目經理需加強對預算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對項目各環節預算執行情況全權負責,杜絕隨意追加預算等行為;加強項目組成員的預算管理意識,讓大家認識到通過預算管理能夠實現項目成本管控,促使項目取得成功。
3.2制定預算管理相關指導手冊
資材屬于公司資產,其采購、報廢需有規范流程,做到賬實統一且有據可循。特別是研發剩余資材,由于量少、種類雜的原因,合理利用工作難度大,且涉及參與部門較多,更需要可落地執行的流程來推動剩余資材合理化處理。建議流程層面,涉及項目預算占用、消耗、結算等流程制定標準化;系統層面,數據、報表全部執行系統管理,報表一鍵導出、數據完整、可分析。如制定一套研發資材與成品管理指導手冊,包含資材購買、轉量產、研發品管理等標準流程,確保研發費支出與轉回均有記錄。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出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制造企業必須加強研發項目的預算管理,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在項目中的關鍵作用。即:預算申請階段的準確編制、預算實施階段的精細化管控,拿定量的錢完成高質量的項目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0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