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實證的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創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當前,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還不盡如人意,這主要是由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主體性發揮不夠、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宣傳陣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夠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從充分激發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主體性、切實增強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宣傳陣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方面進行創新策略分析,期以對加強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能有所助益。
  關鍵詞: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創新;實證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作為高?;鶎狱h建工作的線上延伸,其理論與實踐探索愈發熱烈。聚焦近五年的研究,高校作為新媒體應用最活躍的地帶,對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創新探索經歷了由淺入深,由因勢利導、熱烈追求到回歸理性、積極反思的發展軌跡。筆者所在高校為專科性醫學院校,醫學生客觀上具有學業緊、任務重、時間少等特點,如何利用新媒體合規、精準、高效、創新性地開展醫學生黨建工作特別是醫學生黨員的學習教育,這是關系到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成敗和醫學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重要問題。因此,加強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創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1基于實證的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現狀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開展情況及可能的創新性路徑,筆者以重慶醫科大學為例,在本科生黨員群體中發放了關于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75份,問卷回收率為93.75%。本次被調查的醫學生所學專業涵蓋了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兒科學、護理學、中醫學、醫學檢驗、法醫學等,其中男生107人,占28.53%,女生268人,占71.47%;大一學生2人,占0.53%,大二學生4人,占1.07%,大三學生47人,占12.53%,大四學生189人,占50.4%,大五學生133人,占35.47%;正式黨員196人,占52.27%,預備黨員179人,占47.73%。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比對,該校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現狀如下:
  1.1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開展具有良好的學生黨員基礎
  一是絕大多數醫學生黨員己開通主流即時性新媒體平臺。據調查統計,開通QQ和微信的學生比例均高達98%以上(分別為98.93%和98.4%),開通博客、微博的學生比例為83.2%,開通貼吧、Facebook、人人網等即時性相對較弱的社交網絡服務平臺的學生比例僅為16.53%。二是新媒體的突出特點迎合了醫學生的現實需要。關于“新媒體最吸引你的地方在于什么”這個話題,有38.93%的學生選擇了“方便快捷”,34.13%的學生選擇了“時效性強”,選擇“信息量大”和“生動活潑”的學生比例分別占到19.2%和7.47%。可見,醫學生期望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新的信息,這與其客觀存在的學業緊、任務重、時間少的情況是相契合的。
  1.2與傳統學生黨建工作相比,新媒體黨建工作仍顯欠缺
  一是醫學生黨員對學校學生黨建工作總體認可,但認為工作形式有待豐富,工作覆蓋面有待擴大。高達85.6%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改革發展”,“對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有很大作用”“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發揮了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10.4%的學生則認為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形式比較單一,另有2.67%的學生表示對學校的學生黨建工作不了解或了解不多。二是醫學生黨員了解學生黨建工作的途徑仍以傳統方式為主,新媒體優勢仍未突顯。在對學生黨建工作的主要了解渠道的排序調查中,黨內生活或黨組織活動、黨課的平均綜合得分較高,分別為4.41分和4.21分;思想政治理論課得分為2.96分,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得分為2.78分;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得分最低,僅為2.13分。這充分說明了目前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1.3醫學生對新媒體黨建工作滿意度較低
  一是作為新媒體學習教育主要載體和渠道的紅色網站對學生的吸引力偏低,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在學校的黨建專題教育網站是否有吸引力的問題上,51.73%的學生表示吸引力一般,所以偶爾會瀏覽,但不會長期瀏覽;5.87%的學生表示換湯不換藥,看到了也沒有吸引力;1.33%的學生表示毫無吸引力,所以從不會瀏覽;值得注意的是,有8.53%的學生表示不知道學校有專題教育網站;只有32.53%的學生認為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很有吸引力。二是學生認為新媒體黨建工作應該注重改善溝通效果,促進組織與黨員之間的聯系。由調查結果可知,有50.13%的學生表明和支持這一觀點。另外,認為新媒體黨建工作應該強化黨建知識傳達學習,提升交流層級、增進組織對黨員的教育效果,強化組織管理的比例分別為26.13%、18.67%和5.07%。三是學生認為新媒體黨建工作應該側重職業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內容的宣傳。據調查,若搭建新媒體黨建互動平臺,32.53%的學生表示會最關注醫德醫風宣傳園地,24.27%的學生會最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網上基地,最關注一般信息推送、互動評論社區和黨員信息資料庫的學生比例分別為20.8%、16.53%和5.87%。由此可見,改變新媒體黨建工作與醫學生黨員的疏離關系要在進一步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上下功夫。
  2基于實證的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低效的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可知,目前在本科醫學生黨員群體中出現了一種看似矛盾的情況,即學生開通了各種主流即時性新媒體平臺,卻并不用來關注新媒體黨建工作,或者說在接受新媒體黨建知識傳達學習時獲得感較低。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筆者認為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2.1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主體性發揮不夠
  第一,黨建工作者運用新媒體的意識仍有待提升。在新媒體黨建工作的實踐活動中,黨建工作者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和跟上新媒體時代的步伐,加之新媒體“去中心化”“去權威化”“去實體化”的特征使得醫學生黨建工作的嚴肅性與行動感召力之間出現了難以調和的張力,這一系列變化使得黨建工作者在新媒體環境中組織實施醫學生黨員教育學習活動時變得束手無策、猝不及防。部分黨建工作者將新媒體簡單粗暴地理解為電腦操作,將學生黨建工作的信息化過程理解為紙質材料的簡單錄入與登記,或者網絡好文好帖的隨意鏈接與轉發,而未探尋新媒體的創新性技術和深入應用,妨礙了學生黨建工作信息化的順利推進,也沒有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傳播和影響方面的價值,對學生黨建工作帶來諸多不利影響。   第二,黨建工作者運用新媒體的能力仍有待加強。為扎實做好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黨建工作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黨建理論基礎,熟知醫學人才培養規律,還迫切需要掌握嫻熟運用新媒體平臺的能力。目前部分學生黨建工作者偏向于老齡化和傳統化,對新媒體掌握能力有限,甚至不甚了解,依靠紙媒、現場報告等線下方式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現象時常發生,因而難以激起學生共鳴,工作效果自然差強人意。由于缺乏網絡監管的專業力量,部分較為年輕的學生黨建工作者在使用新媒體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亦步亦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現象,間接導致了新媒體黨建工作乏力的結果。另外,基層學生黨建工作者多為學生輔導員,經常為日常性事務所累,自然也就無暇進行新媒體黨建工作的思考和實踐了。
  第三,醫學生的主體性易被忽略,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在新媒體黨建工作實踐中,一方面醫學生學業緊、任務重、時間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放棄對新媒體黨建工作的意見反饋和反饋后的持續跟進。另一方面,受傳統高等教育思想的影響,黨建工作者容易墨守成規,放不下師道尊嚴的傳統架子,從而出現不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或者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不主動激發學生主體性的情況,醫學生多媒體黨建工作不可避免地變成孤芳自賞的獨角戲。
  2.2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宣傳陣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夠
  醫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的生力軍,是社會主義醫藥衛生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理想信念強、學習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等特點,是同齡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同時他們都是伴隨新媒體共同成長起來的一代,身上帶著鮮明的信息時代符號。信息時代分析判斷問題的多維視角,猛烈沖擊著醫學生黨員的既有三觀,也沖擊著傳統的學生黨建工作模式。
  實踐證明,現階段黨的理論和動態更新率較高,傳統、單純、灌輸式的黨建宣傳己不再適應今天的學生黨員群體,面臨著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危機一是沒有真正以醫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導致了學生對學校下大力氣建設和開辟的專題教育網站興趣不濃、關注不夠。從筆者設計組織的問卷調查結果中可知,有8.53%的醫學生黨員甚至不知道學校有黨建專題教育網站。從中可以看出,目前學校的黨建專題教育網站對醫學生黨員的吸引力偏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二是學校的黨建宣傳陣地的內容和形式沒有貼近醫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在新媒體時代,文字只是傳遞信息的一種普通方式,若不借助音樂、視頻、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不將黨建知識學習傳達內容與醫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他們的成長需求相結合,是很難將黨建學習教育活動立體、生動、鮮活地開展起來的。
  3基于實證的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創新策略分析
  學生黨建工作具有固定的章程、模式和要求,這是開展學生黨建工作的基礎。針對醫學生特定群體學業緊、任務重、時間少的特點,如何強化學習和提升素質,需要借助學生群體對新媒體認知廣、接受度高的特點,將新媒體黨建作為對學生黨建工作的補充與完善,并采取科學、有效、合理的創新策略對其進行改進,這是行之有效且亟需實施的一項工作,極具探索的價值和意義。
  目前,學界專門針對醫學生群體的新媒體黨建工作創新研究較少。通過調查,筆者認為利用新媒體組織醫學生學習、傳播黨建知識,并結合醫學生的成長需求、學習需求、專業提升創新黨建學習模式,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是開展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現實需求。結合調查研究,筆者認為創新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特別是強化醫學生黨建學習,必須結合調查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創新策略。
  3.1充分激發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的主體性
  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工作主體性的激發需要依靠黨建工作者和青年醫學生黨員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學生黨建工作者必須盡快轉變傳統黨建工作觀念和教育方式,逐步將黨建工作重心遷移到網上。具體來說就是不斷挖掘自身潛力,促使其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吸引醫學生的關注度和興趣點,從而切實發揮網絡育人功能,讓學生在黨建知識學習、傳播中受教育長才干。同時,要以學生為本,改變高高在上、一味灌輸的姿態,切實做到與學生平等相待、真心交流。另一方面,醫學生黨員必須主動擔負起建設黨建學習平臺的責任,要克服時間難題、積極思考、及時反饋,利用對新媒體認知廣、接受度高等特點,協助黨建工作者做好新媒體建設相關工作,努力鍛煉綜合素質,逐漸成長成為既有過硬專業素質又有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的合格醫學生黨員。
  3.2切實增強醫學生新媒體黨建宣傳陣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是立足醫學生黨員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心制作深受醫學生歡迎的精神食糧。簡言之,黨建宣傳陣地在制作精神食糧之前需要對醫學生所思所想、所憂所慮,甚至上網的習慣、地點、時長、時間段等內容有全面的掌握,從而確保其能在最短的時間得到最新最精準的資訊,吃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全的“定制大餐”。二是利用大數據技術和手段打造醫學生喜聞樂見的交流平臺。傳統的以文字和語言為主要交流方式的黨員學習教育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和滿足醫學生的要求,現代醫學生都習慣或喜歡通過發微信、刷微博、轉發點贊、實時跟帖來跟同學分享信息和進行互動,而對那些被動的耗時耗力的會議、訪談等形式表現出反感和抵觸情緒。另外大數據還可以通過對醫學生評論、收藏、轉發、點贊、瀏覽新聞等信息跟蹤研判,力求全面準確把握其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三是打造以醫學生為主體的黨建學習內容研發隊伍。依據醫學生普遍關心的成長和學習需求、專業提升等問題創設學習內容,鼓勵所有醫學生黨員將黨建學習的理論要求與生活學習實際相結合,通過各種形式分享學習,深化對黨建知識的理解,從而扭轉被動接受的局面,切實增強黨員學習教育的有效性,發揮在人才培養和意識形態工作中應有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71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