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歐盟GDPR對我國個人數據保護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正式實施,成為保護歐盟成員國個人數據的重要法律依據?!稐l例》對個人保護的力度加大,各項有關規定詳細嚴格,給我們呈現出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诖耍Y合我國目前對個人數據保護的欠缺與不足,總結該條例的優勢與長處,為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方面提供成功的借鑒經驗。
  關鍵詞: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變化;個人信息保護
  中圖分類號:F71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5-0145-02
  在2012年時,歐盟就已經開始了對1995年《數據保護指令》的修訂工作,歷經4年之久,《歐盟數據保護通用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以下簡稱《條例》)已正式通過,并在2018年5月25日全面實施。
  一、 我國個人數據的相關內容分析
  根據歐盟GDPR的內容及其實施可以看到,歐盟對個人信息保護已不僅僅是在理論中進行概括,而是將其運用與付諸到實踐中來,這為我國在個人數據信息方面的保護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ㄒ唬﹤€人數據的界定問題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的第12條規定:“任何人對其隱私、家庭、房屋或者通訊均不受武斷干擾,對其尊嚴或者名譽不受攻擊,……?!?950年的《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規定:“每個人都有權使其私人生活和家庭生活、其房屋和通訊受到尊重?!边@兩個條款內容其實均對隱私權進行了闡述并將其看作是一項基本人權,但隨著大數據網絡及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隱私又發展出新的內容——個人數據。我國民法學界的王利明教授和張新寶教授對個人數據的定義是: 個人數據是指與一個身份已經被識別或者身份可以被識別的自然人相關的任何信息。而本文將其通俗的概括為:通過一些相關的信息可以識別出數據主體或者說識別出數據主體之后并可以用于、影響到主體的信息。
  就我國目前的相關現實情況來看,如何正確、合理地運用個人數據,并使其發揮作用是我們當前應考慮的問題。
 ?。ǘ﹤€人數據被侵害現狀
  1. 個人信息的泄漏
  通過本人自身的經歷及觀察我國現階段個人信息被侵害的有關情況來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現在我們的手機、電腦等相關社交軟件或者是其他的交易軟件等,大都需要進行實名制,這就使得我們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郵箱等具有識別個人主體身份的信息被上傳到一個巨大的數據平臺上,若相關的保密措施實施不到位的話很容易泄漏我們的數據信息;其次,我們平常比如說逛個貼吧、發條帖子或者是分享位置信息等就會在不經意間泄露了我們自己的行蹤并為服務商所利用。比如我們出門旅游或者和朋友出游時,經常使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時,就會讓我們打開GPS,這雖為我們導航但其實也是間接的獲取我們的位置信息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相關數據信息;最后,現在許多年輕人,尤其是90后、00后在網絡上購買商品時也會不經意的暴露自己的個人有關數據,比如淘寶、蘑菇街等這些大的購物平臺,在我們搜索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物品時就會給我們推薦一些類似的商品,其實這就無形中對我們搜索的網絡鏈接內容進行了保存,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購物平臺提交訂單時也是要和我們的銀行卡賬號綁定的,這也是暴露自己數據信息的一大漏洞。
  2. 個人信息的不法收集
  例如我們首次使用某些 APP 時,軟件界面上會彈出是否允許使用當前位置、是否可以讀取手機通訊錄聯系人信息等系列選項。但事實上,我們無論是否點擊同意,手機或平板上其自帶的定位功能還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讀取我們的相關數據信息。而且,在一些公共場所中用萬能鑰匙破解的無線網絡,也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竊取了自己的個人信息數據。有時我們通過輸入的驗證碼等也是變相的套取了我們的手機號碼和身份信息。因此,這些具體的不法收集信息方式,被服務者其實是防不勝防的。
  (三)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現狀
  根據我國目前對個人數據保護的現狀,其實大都常見于一些零散的小法之中,并不完善和成熟,且我國相關的大數據信息的存儲和有關收集問題也并不先進。因此,根據我國現狀,個人數據信息保護方面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這些均是我們在當前大數據及GDPR的發展成熟下需要解決和完善的。
  1. 缺乏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內容
  我國當前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大都存在于多部法律法規中,且這些法律并未對知情權、選擇權、隱私權等內容做出系統性、詳細化的規定。
  2. 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監管的職責不明確、分工不細化
  因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大都存在于分散的小部門之中,因此對其的監管并不集中和明確,更重要的是,因對個人數據信息的保護涉及國家、個人及他人的利益,涉及多項利益方的因素使得對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部門較多,并不能效率高、靈活大的去監督、分管,這就導致各部門各管各的,不能有效地集中監管和保護。
  3. 對個人數據信息的一些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太弱
  比如一些不良商家為了在網絡中獲取更多的潛在客戶,表面上為顧客提供相關的網絡便利,但其實在隱晦的獲取顧客的個人數據信息,通過讓客戶填寫自己的手機號、身份號等賺取個人數據利益,因此,對于這些不法行為有關部門和政府必須嚴厲打擊和制止,而不是僅僅警告。
  4. 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不夠
  根據上述對我國個人數據信息問題的分析,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并不完善,有關的司法救濟途徑不夠暢通。
  二、 對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啟示與借鑒
 ?。ㄒ唬┓e極推動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立法工作
  從前段時間華為5G手機的問世可以看到,我國目前大數據網絡技術在不斷地得到提升,我國目前既是個人信息進口國又是個人信息出口國,但若從發展的目光來看,我國可能也必將成為重要的個人數據信息進口國,因出口國立法傾向于保護本國個人信息而進口國則希望最大限度地推動數據流通,因而我國對于數據流通以及跨境數據流通的立法理念不能執著于對個人權利的過度保護而應該對于更多的數據流通采取支援型立法。查閱我國目前相關的立法條例,僅僅在刑法、民法等部分法中少數提及個人信息的內容,且也并未詳細、系統的談及個人數據信息的具體規定問題。我國目前個人數據商業化利用、流通上的一些法律空白給以數據處理為核心業務的科技企業在商業收集利用個人數據時留下了隱患。在個人數據保護立法時平衡侵犯個人隱私與開發個人數據資源之間需要進行利益的衡量。目前也有學者提出在立法的形式上設立一部“個人信息保護與利用法”。因此,在我國,結合GDPR中有關數據保護問題的介紹,本文認為有必要制定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有關個人數據信息保護的立法體系,加強這方面的保護力度,為后期的數據保護提供法律基礎。我們要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立法經驗,盡快著手加強對個人數據信息安全的立法工作。  ?。ǘ┟鞔_個人數據保護部門的分工與合作
  仔細查看和琢磨歐盟的GDPR有關個人數據的相關條例,其本質上是增強了監管機構的執法權,這可能也是GDPR能夠受到歐盟各國及其有關民眾歡迎的一大原因。因此,在我國,關于個人數據信息保護問題,有關部門的分工仍顯得重要與關鍵。我們要在執法方面加強監管機構的權力,在司法方面協調好法院、檢察院等司法部門的相關權利與救濟途徑,各個部門分工明確、合作有效地做好自己部門的本職工作,為我國個人數據信息保護保駕護航。
 ?。ㄈ┘哟筇幜P力度,嚴格管控相關企業行為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GDPR有關的處罰問題,由此,我們應針對有關不良企業和商家的一些行為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整頓。比如,現在令許多民眾反感的騷擾電話與短信,其實我們個人有時并不知道自己的手機號在什么時候被泄漏了出去,但在我們生活中仍時不時地接到莫名電話與短信,這就從側面反映出來,我國的一些不良商家為了利益而將廣大群眾的個人信息泄漏,這有利于一些做所謂活動、宣傳的企業、商家,但卻侵犯了群眾的個人信息與隱私。因此,必須對其加大處罰力度,漸漸杜絕這類行為的產生。
 ?。ㄋ模┘哟髮€人數據信息保護力度
  我們可以仔細回想一下自己以前或者是不久前是否接到過一些買房、賣房、辦信用卡、刷單等電話或者是類似的信息,其實我們的手機號或者是銀行號、購物信用等并未大面積的給以很多人,但怎么又會給我們發這些信息呢?這就涉及個人相關數據的保護問題,當我們在網上購物、在銀行填寫相關信息時,當事人另一方對于我們的這些能夠識別出數據主體的信息應守信,保守信息,而且,這些商家、企業也應遵守商業道德與法律規定,合理、合法使用有關數據,而不是為一己之利去利用消費者的數據信息。
  目前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及各種公眾平臺的相繼出現,針對數據主體在尋求救濟而得不到有關的回應時,可以適當地在有關救濟部門的網站上開通申訴、建議的鏈接,或者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讓受害者在上面填寫自己被侵害的個人數據相關信息,把這些需要救濟的信息收集起來,統一查閱、對癥處理。
  三、 總結
  我國要想在數據保護方面做好工作,要認真研究和分析GDPR的相關內容,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或者是數據主體自己,都要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和功能,在吸收、借鑒歐盟GDPR及其他歐美有關數據保護條例內容的前提下,結合我國具體實踐和現實情況,認真研究個人數據保護方面的相關具體內容,加強個人數據保護的力度,為我國數據保護問題更好、更快、更精準的發展、完善、成熟提供理論與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延超.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解讀與啟示[N].經濟參考報,2018-6-13 (8).
  [2]張新寶.隱私權的法律保護[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4:7-8 .
  [3]王利明.隱私權概念的再界定[J].法學家,2012(1): 118-119.
  [4]張才琴,齊愛民,李儀.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開發利用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97-103 .
  [5]陳海帆,趙國強.個人資料的法律保護——放眼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47-49.
  作者簡介:
  蔡要彩,女,河南周口人,南京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28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