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責任審計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問題以及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對象是責任人,實際是全面掌握財務管理狀況,因此,通過對各個高校貫徹落實經濟責任審計全面了解,大部分高校未有效關注財務風險,尚未構建科學的預防制度,難以有效預警風險,一定程度了影響高校的健康發展。因此,怎樣解決高校財務管理問題至關重要。本文針對經濟責任審計,提出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指出改進路徑。
關鍵詞:經濟責任審計;高校財務管理;路徑
經濟責任審計與我國創新現代審計制度有效符合,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關注,推動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可持續發展,一定程度對高校各個部門行使的權利進行約束,對高校改革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高校建設中,經濟責任審計作用顯著,但也產生了一部分問題,不利于高??沙掷m發展,形成巨大財務風險,迫切需要科學制定降低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高校財務管理問題
?。ㄒ唬徲嫏C構缺乏完善性,獨立性不佳
我國相關文件規定,較大規模的高校應科學設計內部審計機構,并配置充足的審計人員。大家將審計作為對立面,無法給予強大支撐與配合,經濟責任審計缺乏工作深度,不能全面彰顯監督與評估功能。但經過調查數據表明:教育部直屬的高校中,極少獨立設計內審機構,尚不足半數,一部分地方本科和高職院校設置比例更少,并且即便是設置,機構缺乏全面性,不能配備大量審計人員,一定程度威脅了審計運作效果。通常狀況下,內部審計部門還應接受學校相關單位的統一安排,容易受到內部人際關系的影響,缺少科學的處理權[1]。
(二)經濟責任設計出現的滯后性
結合我國審計發展要求,各個單位應有機融合任中和離任審計工作,不斷對審計工作進行強化控制。我國高校一般受到干部管理制度的限制,通常是根據先離任、后審計過程全面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前提是領導干部任期滿屆滿、辭職或退休。極少數高校選擇先審后離的方法,有機結合二者的高校更是甚少。我國高校當前依然利用先離后審的方法,表現出嚴重的滯后性,當被審計對象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或者是工作升遷,即便發現審計問題,最后容易化為烏有,影響被審對象和原來單位之間的密切合作,新上任人員不再管理舊賬,直接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不利于科學轉化成果,并對整體彰顯審計監督功能造成干擾;同時限制審計人員發揮主動性,進一步失去經濟責任審計自身的監督作用[2]。
?。ㄈ┴攧蘸怂闳鄙僖幏缎?
高校近些年來在采購物資和設備方面出現頻繁的資金流動,但由于財務預算規范性嚴重不足,一部分單位在精密設備和工程招標操作中存在嚴重的違規現象,高校缺少專業化的采購人才,嚴重缺乏基建項目和精密設備方面理論知識,不能保證獲得合理的招標與驗收資金,甚至一些招投標項目出現管理程序松懈的問題;此外,由于高校在核算財務資金方面表現出的落后性,部分高?;椖吭谑┕べ|量、資金結算等方面發生嚴重分離的現象,對高校正常修繕基建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不能對財務核算工作有效改進。
二、財務風險存在的原因
?。ㄒ唬┱J識相對片面
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表現出系統性,一部分高校對其認知不夠全面,更加無法理解其發揮的重要作用,難以自主配合開展工作。認知偏差具體表現為:第一,一些高校重視審計工作程度不足,甚至將其看作是社會中介審計,認為僅需付出審計費用即可;一部分員工無法全面了解審計工作重要性,缺少準確認識,并對其發揮的作用過度夸大或貶低;第二,有的認為審計僅是流于表面形式,關鍵是審查審計單位日常賬務,不關其他部門的工作;第三,一些人認為經濟責任審計便是查找錯誤,容易將其作為對立面,難以為其提供必需的配合,增加了取證難度。
?。ǘ┪茨芙⒎謱哟蔚慕洕熑沃?
高等教育主要是為國家輸送人才,國家是其凈資產擁有者,但國家并不要求償還資產,不能對經濟效益科學分享,而是向高校分享這部分經營與管理權。針對高校來講,法人代表是校長,有權利占有、應用國有資產,并科學處置所得收益。一些地方高校尚未設置二級分層次經濟責任制度,混淆了權責。高校管理者單獨采取法人權力,并承受對應責任,但這部分二級單位并非是法人代表,造成一部分院長不能全面了解工作職責,難以科學監管資源[3]。
(三)內部審計部門需要加強
高校內部審計可以防止經濟業務發生財務風險,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擁有較強的專業性與政策性,經濟業務牽涉到多個領域,因此需要有關人員逐步提高政治與業務水平,全面掌握被審單位工作特點,同時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認真處置審計核實的相關問題。長時間以來,高效內部審計單位嚴重缺少應有關注,專業審計人才不足,廣大工作人員也不能對審計部門特點整體把握。學校無法對審計部門產生實際要求,相關人員也認為審計工作不具備較強的挑戰性,不能有效提升業務能力。
?。ㄋ模┴敃藛T無法深刻認識財務風險
高校財務風險具體是指在運營資金中,由于難以準確預測結果或本身不能承受經濟活動產生的大量損失,或由于經濟經營中客觀存在的政治形勢改變,引發經濟損失,比如各種人為、非人為因素造成高校難以順利償還貸款、無法支出各類欠款、發生資金風險。隨著高校積極改革財政制度,相關部門也要承受巨大財務考驗,若還只是停留在傳統報銷方面,則嚴重限制了財務制度的改革。
三、財務管理路徑
?。ㄒ唬┘訌妰炔靠刂平ㄔO
要想有效運行財務管理制度要積極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因此,同時應保證制度體系的規范性和完整性。首先,明確規定有關責任人的工作職責,使高校全體員工都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確保貫徹落實內控制度,為財務管理創造理想的環境。其次,準確把握內控關鍵點。結合學校經濟發展特點和業務種類,對內控內容有效明確,并科學劃分各個控制流程,并結合業務特點設置有關控制手段,嚴格約束各項業務操作程序。再次,構建合理的內控評估和監管系統。通過構建內控監督制度,在構建與落實制度的過程中全面開展自我評估,找出內控存在的不足,提升管理能力[4]。 ?。ǘ┘訌婎A算績效評價
第一,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要求一旦明確預算,避免隨便改變,若需要調整應經過有關審批,提升預算嚴謹性。第二,全面開展預算管理,針對二級單位結合零基預算方法設計預算,當需要結轉項目結余時,還必須貫徹落實審批手續。第三,全面加強預算執行力度,改進績效評估系統。學校預算管理部門應認真檢測二級部門執行預算情況,對超支情況及時進行預警。定期解析執行預算狀況,年終考核評價完成預算收入、合理支出和資金效益問題,結合實際狀況采取獎懲手段。審計單位也需要合理編制和執行預算根據嚴格審查,不斷強化其權威性。
?。ㄈ┛茖W管理資產,避免發生流失
第一,管理部門應構建完善的資產管理機制,全方位管理購買、應用資產流程,確定負責采購、驗收工作人員的職責,并確保不相容崗位彼此分離。資金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對資產管理狀況定期實施檢查,認真對資產進行盤點。第二,認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資產管理部門激發全校各個部門同步合作,查找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妥善解決。第三,資產管理部門應當與財務和審計部門密切合作,貫徹落實財務管理機制,對成本核算機制不斷改進,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改變閑置浪費資產問題,降低使用率,科學搭配學?,F有資源。
?。ㄋ模┮巹潟嫽A工作
構建完善的會計管理和核算制度,不斷增加檢查內控會計管理強度,提升管理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提高工作水平。制定管理科研經費方法,并整體管理業務費和勞務費等,同時科學使用科研經費,規范費用支出。
四、結束語
高校自從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以后,不斷積累大量成功工作經驗,為規范財務管理做出巨大貢獻。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審計工作初步產生科學制度,是構成經濟監管和黨風建設的主要內容,只有對這些工作持續摸索,才可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審計監督,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推動財務管理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平.芻議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審計風險管理[J].現代審計與會計,2017 (11):18-19.
[2]楊朝暉.防范地方高校經濟責任審計中財務風險的對策[J].財務與金融,2016 (3):52-58.
[3]郎付山.高校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探析[J].商業會計,2017 (23):37-38.
[4]楊朝暉.高校財務報銷流程存在的問題和優化思路[J].教育財會研究,2016 (4):22-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13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