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集團財務管理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得到凸顯,失去了計劃經濟時代的國家統一調控管理,企業必須對自身財務狀況有準確的了解,如不重視財務管理,就不能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模式,難以保證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诖耍疚膶⑨槍κ袌鼋洕鷹l件下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 市場經濟 集團企業 財務管理模式
  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下,每一家當代企業都要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對于一些大型集團企業而言,不僅要面對國內同行業競爭者的挑戰,還要面對來自國際市場的競爭沖擊,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保證自身發展的穩定性也就成為關系集團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財務管理工作貫穿企業發展的始終,保證財務管理質量,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發展實際狀況,實現對成本和收益的有效把控。因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集團企業加強對自身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特征
  從1992年中共十四大會議上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起,我國正式開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市場經濟原本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產物,中國改革開放后,通過對經濟發展經驗的總結以及對國情、世情的分析,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體系的基礎上,引入了市場經濟。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成型,并逐步完善,也呈現出一系列特點。第一,基于價值規律的市場調控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促使我國各行業領域在優勝劣汰中快速發展。第二,政府職能發生轉變,對企業經營發展的行政干預減少,僅從宏觀層面上加以引導,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也為各行業領域的創新提供了空間。第三,經濟增速放緩,由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向追求經濟發展穩定性轉變,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經濟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呈現出新常態。
  把握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特征,對于當代企業經營與管理而言非常重要。當前,我國很多大型集團企業都經歷過原本的計劃經濟時代,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還保留了一部分過去的管理思維,尤其在財務管理方面,所建立的財務管理模式并不能有效適應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企業內部轉型發展需求,財務管理效率低,內部控制效果差,風險隱患多,這些都可能限制集團企業的長遠發展,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已成為當前很多集團企業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我國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攧展芾砟繕说闹贫ㄈ狈侠硇?
  利益最大化是絕大多數企業財務管理的共同目標,而集團企業的利益主體相對較為多元,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能否兼顧所有利益相關者,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從當前很多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制定情況來看,大多以股東利益為財務管理的出發點,追求企業股東利益的最大化。這樣的財務管理目標顯然忽視了非股東的其他企業成員的利益,也沒有考慮到企業客戶的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集團企業內部失去凝聚力,工作隊伍缺乏穩定性,并可能使客戶因利益沖突而流失,使企業失去應對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從長期角度來看,這也是不利于集團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
 ?。ǘ┴攧展芾頇嗔ε渲萌狈侠硇?
  集團企業內部結構復雜,一些大型集團企業的子公司分布廣泛,在財務管理權力的配置上也需要考慮多方面的關系。從當前很多集團企業的財務管理權力配置情況來看,在管理權力的實際分配上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一些集團企業采取中央集權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管理的權力集中于集團總部,對于子公司的財務管理則由下派的總部核心層管理人員負責,子公司缺少財務管理的權限,導致子公司無法根據自身所面對的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財務管理決策,財務管理效率低,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難以保證子公司對突發市場風險的有效應對。也有一些集團企業將絕大部分的財務管理權分配給子公司,子公司可以自主進行大部分的管理決策,總部則較少參與子公司的財務管理。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子公司缺乏財務管理能力,不能有效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管理決策缺乏科學性,加之總部缺少對子公司財務管理的適當干預,就可能導致財務風險的出現,給集團企業造成損失。
 ?。ㄈ┽槍ω攧展芾淼谋O督機制不完善
  財務管理質量對于集團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離不開完善的監督機制的保障作用,但當前還有很多集團企業并不重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缺少完善的財務管理監督制度,也沒有建立獨立的財務管理監督部門,在監督職權的劃分上,沒有明確財務管理監督的職能部門和責任主體,相應監督工作僅由財務部門領導或高層管理人員負責,出現財務風險后,難以快速準確地做出責任界定,給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有效開展造成了制約。也有一些集團企業設置了財務管理監督部門,但部門本身獨立性較弱,在集團企業內部復雜的利益關系影響下,很容易受到其他部門或個別企業高層領導的干擾,導致監督工作失去公正性,影響監督效力,增加財務風險隱患。
  三、基于市場經濟條件的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優化建議
 ?。ㄒ唬┛茖W制定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依據,集團企業在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上應盡可能做到全面考量、保證目標的科學性。集團企業應當加強對內外利益關系的梳理,整合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實際需求,改變單純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一元目標,建立兼顧股東利益、企業內部其他成員利益、企業客戶利益的多元目標體系,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總和達到最大化水平。通過利益分享,確保股東、員工、客戶都能夠滿意,以此來保證股東投資收益,強化企業內部凝聚力,保證工作隊伍的整體穩定性,提高客戶忠誠度,鞏固集團企業賴以生存的客戶基礎,以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指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推動企業的發展。
 ?。ǘ┖侠矸峙淦髽I財務管理的權力
  集團企業內部關系復雜,要保證財務管理權力的有效行使,就要根據企業規模、子公司分布情況、管理結構等科學選擇權力分配模式。規模一般,子公司分布所跨區域范圍較小,且多數子公司財務管理能力不強的集團企業,較為適合采取集權管理模式,為彌補權力集中對子公司應對突發風險時應急決策的限制,可以適度給予子公司管理者一定的應急處置權,并讓子公司選派人員參與總部財務管理工作,配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高效互動,提高突發風險處置效率,保證財務管理的質量。對于子公司財務管理能力較強,且總部不適合對子公司進行過多干預的集團企業,可以采取分權管理模式,總部保留參與權和監督權,對子公司財務管理情況進行定期審查,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子公司財務管理人員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子公司財務管理能力,保證其財務管理的有效開展。
 ?。ㄈ┙ⅹ毩⑼暾呢攧展芾肀O督體系
  集團企業在強化財務管理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由于集團企業管理結構復雜,在財務管理監督體系的構建上,必須充分考慮各方面的關系,理清財務管理監督的權責,科學進行監督權責分配。為保證財務管理監督的公正性與有效性,集團企業還應建立獨立的監督部門。如子公司分布較分散,且獨立性較強,則可設置垂直管理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審計監督部門對所在公司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獨立審計監督,再由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防止內部利益勾結以及權力干預對財務管理監督工作的影響,使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在陽光下進行,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價值。
 ?。ㄗ髡邌挝粸橹貞c中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陳樹揚.現代管理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7(18):133-134.
  [2] 戴星.集團企業財務管理的現實局限與模式創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18):4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3275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