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風險及其防范化解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形勢中,世界各國都處于全球化的工業建設革命浪潮里,金融科技研究漸漸發展成了全世界人們熱議的經濟話題,這種經濟形勢在推動現代社會發展步伐的同時,也使得金融科技領域面臨了相關的風險。本文結合了金融科技的相關風險特點,深入地分析了將科技運用在金融行業中會面臨的各種風險情況,并提出了防范我國金融科技出現風險情況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金融科技;風險問題;防范對策
現如今,金融創新形勢逐漸全球化,我國更要重視在金融領域中應用新興科技,通過新興科技的支持方式來促進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推進國內經濟建設??萍己徒鹑诘纳钊虢Y合模式,不但會推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改革,更可以有效促進新興科技的研發和應用,這對于我國的金融領域與科技行業有著十分深遠的發展建設意義。
一、金融科技中主要的風險特點
1.傳播快,范圍廣
傳統的金融企業采用的工作模式較為嚴謹,工作經驗豐富,針對各種金融問題,都可以及時進行解決,這就抑制了金融問題風險出現擴散情況。金融科技企業中采用的是虛擬化的工作形式,工作經驗較少,進行金融服務時如果出現問題,高科技虛擬化的網絡信息金融服務平臺會因為不了解實際的交易工作和貨幣流通信息,降低其工作效率,這就阻礙了金融問題的解決,使得風險極速擴大。金融科技領域中服務工作的聯系性較強,在云計算、網絡金融以及消費金融等業務工作中,都儲存了大量的數據資料,科技將客戶與金融企業連接到一起,打破了領域地區方面的限制,在發生金融風險時,這種密切的連接會使得風險快速蔓延至各個地區,其傳播范圍十分廣泛。
2.隱藏性較強
傳統的金融企業工作流程較為簡單,企業職能也比較單一性,實際的交易信息比較透明,相關風險問題都可以清晰明顯地體現出來,各種風險都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金融科技形式中,金融企業的主體較為多樣化,其中職能也十分復雜,在交易的過程中數據信息極為龐大,工作業務的交叉范圍也比較廣泛,這使得風險潛伏的時間更長,不能及時發現風險問題,阻礙了風險問題的解決進程。
3.監管工作難度較大
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業務工作時,都是采用貨幣資金進行的,大量的資金會經過商業銀行機構向投資者劃轉資金,這個交易過程較為透明化,監管部門可以更好地對其進行監管。金融科技模式的金融服務工作是利用虛擬模式的資金交易進行工作,沒有實體中介形式,這種資金交易流程不夠透明,其監管工作較為困難。
二、金融科技中存在的風險問題
1.安全類風險
金融科技工作存在的安全類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數據信息安全風險
金融科技行業十分重視數據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現代社會中各種網購、保險、互聯網交易以及征信等金融交易的業務內容逐漸增加,這使得網絡系統上的金融數據信息量越來越多,而現在的網絡管理系統防御性能還不完善,不能完全處理好虛擬環境中的頻繁攻擊,這就使得數據信息面臨了被盜取或篡改的嚴重風險,讓企業與個人遭受嚴重的資金損失,破壞國家穩定的金融市場環境。
(2)業務類安全風險
科技的高效使得金融服務逐漸智能化發展,企業為了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增加金融產品的銷售量,不斷地創新其產品類型。部分企業過于重視用戶的體驗感,忽視了金融審查的重要環節,這也導致金融企業的工作業務面臨了較高的風險;沒有找到業務重點,制定了客戶承擔不了的產品,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企業的發展。
(3)技術方面的安全風險
金融科技的創新性較高,部分企業為了突破應用技術,沒有嚴格試驗的新興金融技術,不能很好地利用技術創造價值,這就導致部分金融技術的實際應用脫離了客戶的需求范圍,使得金融業務效益達不到預期效果,引起相應的安全隱患問題。
2.法律類風險
金融科技代表著金融領域和科技領域的共同發展,對傳統金融領域有著很大的沖擊。首先,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區塊鏈等技術形式上,改變了我國傳統的金融業運作模式與交易程序,這使得傳統的金融法律,難以適用在金融科技中進行管理工作,導致金融科技的實際應用中,容易出現法律上的風險;其次,傳統的金融企業在利用新型科技進行工作的過程里,極易出現新的違規情況,例如,通過第三方機構支付投資的網上基金產品,在增加資金總量的同時,使得備付金額的數量不斷增加,這時支付企業不得不采用非法方式挪用應對付的備用資金,這就加大了投資用戶對付工作的難度,產生嚴重的法律風險。
3.操作類風險
應用新興的科技進行金融服務,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企業的經濟收益,提高企業人員的工作效率,因為新興科技有著明顯的應用優勢,傳統的金融企業紛紛在其工作模式中應用了金融科技開展業務,建立了可以在同一時間中提供多種服務的傳統金融綜合科技平臺,客戶通過金融科技的綜合平臺,可以快速獲取到各種融資、投資等信息,再利用平臺進行產品的買入賣出操作。很多新用戶在使用金融平臺時,缺乏豐富的投資融資的經驗,操作金融平臺的經驗也不夠,而且,初步階段的網絡金融平臺還不夠完善,各種相互交叉的業務操作也降低業務工作的獨立操作性,使得平臺的操作流程與控制工作出現問題,造成投資者受到利益損失,泄露個人信息,產生操作風險。
三、化解金融科技應用風險的有效防范對策
金融科技的應用改變了我國傳統的金融行業工作狀態,使我國的金融行業得到了不斷的創新發展,傳統的金融規定標準已經不能適用在金融科技中,為了保證金融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對原有的金融規定進行優化,制定防御風險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夠適用在新型的現代金融科技工作。
1.安全風險防范對策
(1)建立安全風險防范制度
金融科技應用中做好防范風險的工作,必須要制定出完善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在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的金融科技業務中,嚴格進行規范管理,完善金融領域的法律管理制度,以此來保證金融科技在實際應用工作中的安全強度。 (2)創新安全風險的防范技術
金融行業的金融信息安全防范,必須要加強創新安全技術的力度,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統管理機制,豐富金融風險的監管方式,例如:防火墻防御、虛擬網絡防御以及入侵檢測防御等風險防范技術,提高企業內部防范金融科技風險問題的管理能力,降低金融企業出現數據盜取、丟失和篡改風險問題的情況。
(3)提高安全審查的管理力度
企業要做好防范金融安全風險的工作,必須要具備強烈的風險防范意識,避免盲目地追求突破技術,減少金融工作的審查環節項目,要嚴格把關和試驗新興的金融技術,并加以高效地利用,真正發揮出金融科技的作用,提高我國金融領域的實際效率。
2.法律風險防范對策
(1)及時更新金融業法律法規
要預防應用金融科技時的法律風險問題,必須要及時更新金融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金融科技的應用模式,不會脫離金融法律法規,做好法律保障工作??梢越⒔鹑诳萍紤霉ぷ鞯娘L險預警管理體系,及時發現金融科技中存在的不法行為活動,并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降低金融科技中風險發生的情況。
3.操作風險防范對策
(1)升級防范技術
企業在進行金融科技風險防范操作時,要重視防范技術的升級工作,定期優化企業的金融科技信息網絡服務平臺,將平臺系統中存在的操作流程問題與內部控制問題等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此來降低金融科技出現風險問題。
(2)加強金融工作的監管力度
金融科技中的風險問題有著廣泛的傳播力度,其監管工作實施較為困難,企業應該加強各項部門的相互監管合作力度,保證金融科技應用中出現風險問題的可能性與獨立性,避免金融科技類的嚴重風險,在企業內部各項業務中的交叉傳播。
四、總結
金融科技模式可以快速利用低成本的工作方式,實現金融領域的多種工作功能,為社會大眾的生活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能夠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的增長發展。我國傳統的金融行業和新興技術的結合互動過程里,許多傳統的金融領域業務工作都不能嚴格遵守金融監管的標準規定,這種違反金融規定的業務行為,很難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處理,而且,虛擬的資金交易模式,更是增加了金融風險的發生率,要解決這些嚴重的金融風險,必須要制定有效的方式,防范金融科技在應用中出現的相關風險問題,促進我國金融科技行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華,楊聰.金融科技風險及其防范化解對策研究[J].上海企業,2019(03):67-71.
[2]邱兆祥,劉永元.金融科技發展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學與研究,2019(02):28-34.
[3]鄭聯盛.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 03-20(0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50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