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小企業存貨管理風險成因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存貨管理方面,中小企業存在著管理方式粗放,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增加了中小企業的存貨管理風險,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本文對中小企業存貨流通過程中的風險成因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可行性對策,以期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存貨;風險
  存貨主要包括庫存商品、原材料及周轉材料等實物資產,其用途是銷售或生產耗用,是企業實現盈利的基礎。存貨管理風險是指企業存貨管理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通過對存貨進行有效管理,加強存貨在采購、存儲、發出各階段的管控,可以有效降低存貨管理風險,提高存貨周轉率和資金利用率。這對于抗風險能力低、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現代中小企業應當提高對存貨管理的重視程度,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梳理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風險成因,消除相關風險因素,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一、中小企業存貨管理風險成因
  (一)存貨在企業外部流通過程中的風險成因
  存貨在企業外部的流通過程主要涉及原材料采購和庫存商品出庫兩項業務,其風險成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采購計劃不完善,采購隨意性大。首先,很多中小企業在進行材料類存貨采購前,沒有根據材料耗用情況或價格波動等因素科學的制定采購計劃,僅依靠主觀經驗決定采購時間、品種和數量,容易造成原材料積壓或短缺,從而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再者,有的企業在采購時忽視了資金的統籌安排,待采購合同簽署后才發現資金捉襟見肘,造成企業資金鏈緊張,無形中增加了材料的采購成本。
  2.采購審批流于形式,執行不嚴。許多中小企業雖有采購審批流程,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未得到有效執行。部分企業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沒有完成審批流程的情況下,默許采購部門按照慣例先行進行存貨采購,然后補辦審批手續,這樣的采購審批流程形同虛設,無法滿足采購的合理性要求,同時未對采購人員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牽制,容易出現無序采購或暗箱操作等現象。
  3.崗位設置不合理,未形成有效的采購監督機制。中小企業由于人員有限,存貨采購過程中的選擇供應商、與供應商治談等環節往往都是由少數采購人員負責,有的企業存貨驗收環節也由采購人員單獨完成。在這樣的管理機制下,采購人員被賦予了過大的權利,采購、驗收等不相容崗位沒有進行有效分離,因而可能出現驗收把關不嚴、收受供貨商回扣等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
  4.庫存商品出入庫混亂無序。有的中小企業不重視庫存商品的出庫順序,沒有按生產日期將庫存商品依次發出,導致部分商品過期變質,造成額外損失。部分中小企業不注意存貨入庫管理,將本應共同入庫的存貨分批入庫,這對于需要進行批次管理的存貨來說容易造成批次混亂。
  5.物流管理欠缺,存貨流通不暢。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存貨的購入及銷售價格,而忽視了物流環節的影響。物流公司或運輸方式選擇不當,都可能造成存貨損毀或無法按時交付,從而導致企業原材料短缺或銷售合同違約。
 ?。ǘ┐尕浽谄髽I內部流通過程中的風險成因
  存貨在企業內部的流通過程主要涉及各種原材料、半成品、低值易耗品等在各部門之間的流通和日常保管儲存,其風險成因如下:
  1.庫房準入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嚴。庫房是倉儲重地,對于儲存高價值存貨的庫房更要設置嚴格的準入制度,限制人員進出。但一些中小企業庫房管理松懈,人員進出隨意,容易發生失竊、失火等風險。
  2.存貨領用制度不完善。部分中小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的領用審批制度,僅憑領用人一人簽字即可領取存貨,在這樣的領用制度下可能出現存貨領用失控,從而造成浪費、貪污和生產成本虛高。
  3.存貨保管措施不到位。首先,一些中小企業存貨分類不清,未對存貨進行有效編號,倉庫中存貨擺放無序,對存貨出入庫及盤點工作造成了極大不便。其次,部分中小企業為了節省倉儲成本,沒有針對存貨的不同特性選擇合適的存儲方式或提供必要的存儲條件,極易造成存貨失竊、變質、損毀等意外損失。
  4.存貨日常盤點制度不完善。有的中小企業不重視存貨盤點工作,無法掌握存貨的實際數量及管理情況,容易出現企業賬面存貨數量與實際可用數量不符的現象,也無法對存貨盤盈、盤虧和長期閑置等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和進行處置。此外,有的企業存貨盤點制度設計不合理,盤點工作僅由保管員自行完成,沒有財務等部門的參與,容易造成監守自盜等舞弊行為。
  5.庫存商品積壓過多。中小企業應注意處理好生產與銷售的關系,使庫存商品數量保持在合理范圍內。如果庫存商品積壓過多,不僅會造成倉儲成本上升,還會占用流動資金,而且一旦商品的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二、降低存貨管理風險的對策
 ?。ㄒ唬┲贫ㄍ晟频墓ぷ饔媱?
  1.制定采購計劃。企業可借助存貨ABC分類法和經濟訂貨量模型,綜合考慮原材料的價格走勢、變動規律、生產需求、庫存量及資金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采購數量和采購時點,避免盲目采購造成的采購成本上升。
  2.制定生產計劃。企業應根據現有銷售情況和預期銷售情況合理制定生產計劃,在滿足銷售需要的同時避免庫存商品積壓,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實行“零庫存管理”,以降低企業倉儲成本,避免庫存商品跌價損失。
 ?。ǘ┩晟苾炔靠刂浦贫?
  中小企業應針對存貨流通各環節的風險成因,建立采購審批制度、入庫驗收制度、領用審批制度、倉庫人員準入制度、存貨盤點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并對采購與驗收、申請與審批等不相容崗位進行有效分離,確保內控體系的完整有效,消除風險隱患。
 ?。ㄈ┘訌姶尕泜}儲管理
  中小企業應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做到編碼合理、存放有序,為高價值或易損商品提供必要的存儲條件。此外,可以采用ABC分類法對存貨進行分類,將主要管理資源配置到重要存貨上,從而合理分配資源,提高工作效率,解決中小企業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
 ?。ㄋ模┙⒏咝惩ǖ奈锪黧w系
  1.建立自營物流體系。對于業務量穩定、路程適中、線路固定的業務,中小企業可以建立自營物流體系,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掌握物流主動權,實現精準配送。
  2.采用第三方物流。對于業務量變化較大、路程較遠、線路不固定的業務,中小企業可以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展開合作,利用其專業化優勢實現企業物流的高效暢通,性價比較企業自營物流系統往往也更具優勢。
 ?。ㄎ澹┮胫笜吮O測機制
  中小企業應定期計算分析存貨周轉率和月存貨平均余額等指標,并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情況設置預警值,以及時掌握存貨動態,規避存貨滯銷和積壓的風險。
  (六)落實制度執行情況
  企業在制定管理制度的同時,還要注意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存貨管理各環節進行檢查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對相關人員進行適當獎懲,以保證制度的到有效執行。
  三、結束語
  存貨管理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廣大中小企業應提高對存貨管理的重視程度,建立健全存貨管理機制,并針對企業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管理方法,消除存貨流通各環節的風險因素,從而降低企業整體運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鵬.我國中小企業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10).
  [2]陳周輝.新形勢下企業如何利用物流資源加強存貨管理[J].商業流通,2009(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646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