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管理手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前,中小企業在經濟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優化了市場的整體結構,但是受自身規模的影響,其資金鏈常常會發生斷裂現象,或者資金周轉遇到困難。其中,應收賬款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因為這部分資金無法做到及時回收,所以企業的資金不足,影響其整體的經營效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經營效果,常常會采用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而這樣的手段雖然能夠化解企業資金的燃眉之急,但是其中存在諸多的風險。對此,本文將對應收賬款融資進行簡單闡述,分析當前國內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現狀,重點探究其中存在的風險,包括企業信用風險與欺詐風險、企業內部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不健全、金融機構在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上的缺失、社會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缺失、法律法規方面的風險等。在這一基礎上,筆者將提出幾點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的建議與措施,包括強化管理能力、健全管理體系、提升防范能力、完善法律法規等,以期為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偟膩碚f,中小企業在進行應收賬款融資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相關的管理工作,遵守社會的基本道德行為準則,以誠信為前提進行應收賬款質押,從而規避其中的風險,維護好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的基本權益。
  關鍵詞: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0-0163-03
  引言
  應收賬款是小微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應收賬款融資,對于有效盤活企業存量資產,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是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有效手段,是降成本、補短板的重要舉措。為此,人民銀行、工信部、銀監會等部門于2017年5月聯合印發了《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立足實體經濟,聚焦小微企業,全面實施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10月修訂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應收賬款質押登記。在實際操作中應收賬款具有金額占比較大、動態變化較快、供應鏈多樣化等特點,這對應收賬款質押的評價及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且一旦出現債權不良,應收賬款追償難度高,追償周期長。因此,研究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對金融機構的業務操作、規避風險及資產追償具有重要作用。
  一、應收賬款融資概述
 ?。ㄒ唬召~款融資內涵及外延
  應收賬款質押是指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合法擁有的應收賬款出質給質權人,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有權就該應收賬款及其收益優先受償。這種融資途徑適合應用在企業的短期經營中,解決中小型企業臨時性的資金問題,以此來保證企業更加穩定的發展。在具體的實踐中,應收賬款融資的形式主要有兩種:1.單筆發放貸款,就是中小型企業將一筆或者更多的固定資金,作為銀行貸款的質押成本,以此來獲得相應的貸款金額,在收回應收賬以后,則可以將其用于償還貸款,并結清此筆相關業務;2.發放循環貸款,將具有固定期限的應收賬款或者相對穩定的金額,作為銀行貸款的質押成本,在完成原有賬款的支付以后,企業所發生的全新應收賬款,同樣可以繼續質押在銀行,從而形成具有循環性質的貸款。
 ?。ǘ召~款融資的程序及功能
  應收賬款融資是很多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其具體的申辦程序包括:1.企業提出融資需求;2.企業向金融機構提供相關的材料;3.金融機構實地走訪并進行詳細審核;4.金融機構對企業應收賬款的質量進行評估;5.設置貸款放款,核定貸款額度;6.簽署相關法
  律文件,辦理相關法律手續;7.放款。通過上述的方式,企業便可以獲得相應的貸款,將其應用在企業的經營中,可以有效解決的短期的資金鏈問題。對于應收賬款融資的功能來說,其最為主要的表現就是可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信用抵押的模式,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1]。不僅如此,應收賬款融資還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企業所使用的財務報表,提高了報表內容的完善性,在這一基礎上能夠增加企業當前的現金流,提高整體運營的效率,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國內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優勢及風險問題
 ?。ㄒ唬召~款融資的優勢
  雖然當前中小企業在應收賬款融資方面還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并不能否定應收賬款融資的優勢。具體而言,應收賬款融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可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增級。很多中小企業,都不具有較高的資信能力,所以要想以傳統的方式申請貸款,常常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此時就能夠以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予以解決。采用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獲取貸款,金融機構將應收賬款的質量作為關注重點,并以企業的供貨合同作為憑證,結合分析企業的盈利情況,然后提供相應的貸款支持??梢哉f質量良好的應收賬款可以彌補小企業在信用、擔保能力上的不足,為企業提供信用增級。
  2.降低企業管理應收賬的難度。對于很多中小企來說,因為缺乏專業的會計體系,所以很難對應收賬款進行合理的管理,而采用應收賬款融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難度,并有效提高財務管理的整體效率,進而在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經營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3.有效盤活應收賬款,提高企業資金流動率。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應收賬款常常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一方面是因為缺乏管理,一方面是因為資金僅僅是一個“數字”。但是采用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能夠將以往的應收賬款資金盤活,進而增強資金的活力,為企業的經營提供重要的保障。
  4.降低企業機會成本和融資成本。就傳統的信用融資而言,中小企業需要具有良好的信譽,同時銀行貸款的利息較高,這樣的現象增加了機會成本、融資成本,而應收賬款融資只需要提供相關的票據等,就能夠申請貸款,同時利息較低,減少企業的成本支出。   5.解決輕資產型中小企業缺乏抵押擔保品的問題。因為應收賬款融資不需要質押擔保品,所以成為輕資產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福音,避免因為缺少擔保品而無法貸款的問題。
 ?。ǘ┲行∑髽I應收賬款融資存在的風險
  1.企業信用風險、欺詐風險
  結合上文所述,中小企業中常常會采用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解決短期內出現的資金問題,但是其中存在企業信用風險、欺詐風險等問題。具體來說,中小企業實際上是應收賬款融資的主要實施者,由于我國的信用體系并不完善,使得很多資信不達標的中小企業,也會申請應收賬款質押貸款,或者中小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應收賬款融資,幾個企業之間相互拖欠應收賬款,偽造上下游合同,從而具備申請應收賬款融資的“條件”[2]。也就是說,當前市場中很多中小企業為了能夠獲得應收賬款融資,出現捏造事實等不良的行為,導致金融機構不能獲得真實信息,直接增加了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此外,在實際工作中還有一種違法現象的存在,即中小企業作為分包項目的實施方,在與總包方合作的過程中存在項目回扣的情況,總包方或中間人以扣押部分項目回扣的方式收取,而這種情況實際上是雙方默認的,金融機構在審核過程中無法識別。
  2.企業內部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不健全
  在當前的諸多中小企業中,并沒有形成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體系,甚至沒有專業的財務會計人員,這樣的現象將會增加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在中小企業日常管理中,應建立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定期更新臺賬,實施專人的過程管理。但實際情況中,企業往往因為缺乏相關機制和專業的管理人員,導致其不能對應收賬款進行合理的管理、回收,使得應收賬款拖欠、應收賬款不實等問題經常出現,甚至會形成壞賬?;谶@樣的前提下,中小企業向銀行質押的應收賬款,并不能得到及時的償還,所以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失信于銀行,影響未來貸款的總體額度[3]。不僅如此,由于中小企業無法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在銀行貸款到期之時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償還,就會使得企業處于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即一方面回收應收賬款困難,一方面償還銀行貸款困難。長此以往,中小企業就會面臨更多的風險,影響自身的穩定性、長久性。
  3.金融機構在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上的缺失
  在應收賬款融資的過程中,中小企業、金融機構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而在風險方面更是相互影響。目前,金融機構在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上的缺失,其具體的表現為:(1)在應收賬款真實性評估上出現偏差,基本上只是對中小企業提供的憑證進行簡單的查看,便進行放款;(2)在應收賬款價值量評估上出現偏差,部分應收賬款的實際價值量較低,不能為企業發放較高的貸款金額,但是金融機構忽略這一問題,成為風險因素之一;(3)在應收賬款質押手續上出現不合規現象,一些中小企業為了更快的獲得貸款資金,常常會使用“關系”、“走后門”等不良的手段,這樣的現象將會影響手續的合理性,為金融機構帶來諸多風險;(4)貸后管理不及時,沒有掌握應收賬款的變化情況,金融機構在放款之后并不會對中小企業進行管理、監督,無法及時獲得應收賬款的變化,所以不能及時回收資金;(5)貸款出現不良風險后,不能提供有效的應收賬款處置方法,主要是因為上述等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未對風險進行評估,所以在出現問題以后常常無法及時制定應對方案與措施。
  4.社會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缺失
  目前,我國的社會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并沒有得到全面的優化、完善,這樣的現象同樣會導致應收賬款融資出現風險。實際上,企業應收賬款的債務方拖欠資金,是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之一,這樣的現象會導致企業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完成經營,即資金鏈斷裂,并且不能及時償還銀行的貸款[4]。究其原因,在當前的社會中為形成應收賬款管理體系,即征信體系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及時,這樣的問題會導致中小企業回收應收賬款的難度增加,從而加劇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問題。
  5.法律法規方面的風險
  當前的相關法律法規中,與應收賬款融資相關的內容較少,基本上體現在《物權法》、《擔保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等法律規定中。由此能夠發現,與應收賬款融資相關的法律體系并不健全。就《物權法》、《擔保法》而言,其中的內容具有框架性,未對應收賬款質押、風險管理等問題,進行明確、詳細的規定,而《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也僅僅停留在“登記”的層面,沒有對應收賬款融資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從而無法切實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正是受這一因素的影響,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金融機構,其在應收賬款融資風險管理方面,都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無法對風險進行及時、準確的預測、控制,進而嚴重影響雙方的效益。
  三、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管理手段
 ?。ㄒ唬娀髽I自身應收賬款的管理能力
  為了能夠對應收賬款融資的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中小企業應該強化自身的應收賬款管理能力,做好融資風險防范的準備工作。應該建立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并且由專業的會計人員負責相關的工作。及時掌握回款情況,分析其對自身資金鏈的影響,從而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同時,基于應收賬款管理的前提下,需要對長期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做好提取壞賬的準備,以便于及時好風險防范工作。
 ?。ǘ┙∪鹑跈C構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中小企業所采用的應收賬款融資方式,對于自身會產生的一定的風險影響,因此需要及時健全金融機構應收賬款融資的管理體系,以此來實現對風險的防范。具體來說,金融機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金融機構應該建立并完善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產品標準,明確哪些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應收賬款質押資金,哪些企業不能獲得質押貸款;其次,金融機構應該健全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操作流程,即規范工作人員的審批行為,為其審批提供有價值的依據。同時,如果發現有工作人員違反相關的操作流程,金融機構對其進行嚴厲的處理,彰顯操作流程的權威性,從而避免出現手續不合理等現象;再次,金融機構應該建立應收賬款的評估標準和評估系統,根據既定的標準,組成專家評估小組,對中小企業的應收款融資申請進行分析與審核,避免出現風險問題;又次,金融機構應該建立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的管理辦法,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包括貸款發放以后的管理工作,及時獲得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信息,及時掌握應收賬款的變化情況;最后,金融機構應該建立內控機制,確保應收賬款質押融資操作的合規性、管理的及時性。通過上述的方式,能夠對金融機構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增強風險管理、預防的綜合能力,避免風險問題的不良影響。  ?。ㄈ┨嵘鹑跈C構應收賬款風險防范能力
  金融機構可以從應收賬款融資前調查、應收賬款融資中監控、應收賬款融資后反饋三個方面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具體為:
  1.應收賬款融資前調查
  在中小企業申請應收賬款融資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的程序,向金融機構提供相關的材料,這部分材料會是金融機構分析問題的依據,同時也會成為應收賬款質押的憑證。金融機構除了要分析相關材料之外,還應該組織專門的調查小組下戶進行實地查賬,對提交應收賬款融資申請的中小企業,進行全面、詳細的調查,調查的對象包括企業法人、企業財務人員、主要項目的管理團隊,必要時應對合作企業、項目實施地點進行實地考察。金融機構應該確定調查的內容,應收賬款融資主要針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及質量情況,核實企業的銷售情況和回款情況,如是生產企業應對生產車間、庫房及企業的進銷存賬單進行核實。同時,對企業的人員素質、行業口碑、納稅情況以及征信情況等都需要系統的了解與把握。經過調查,如果發現調查小組獲取的信息與中小企業提交的申請材料存在出入,就應該與申請人進行交流、溝通,分析信息不實的原因,最終確定是否會發生風險問題[6]。在這一基礎上,如果金融機構發現存在誤差的信息可以通過信息還原的方式進行糾正,那么則可以要求企業重新提交資料,然后根據程序發放貸款;反之,為了避免風險問題的發生,金融機構可以縮減貸款的額度,或者拒絕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應收賬款融資中監控
  基于對應收賬款融資前的調查,金融機構能夠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初步了解,以此來做好應收賬款融資管理的準備工作。可運用以下手段來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應該細化主合同及擔保合同,將信譽問題導致的風險責任方進行界定,便于在發生風險問題時,金融機構可以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實現對風險的有效防范。
 ?。?)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監控企業合同執行及回款情況。如在企業回款賬款上設立監管措施,監控賬戶流水,避免應收賬款回款后被挪用。同時也可以掌握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包括上游采購、人員支出、往來借款等全面的財務情況。
 ?。?)向應收賬款的債務方發函確認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或明確金融機構對該筆應收賬款的質押權。對于金額較大、回款周期較長的應收賬款,如該筆應收賬款為貸款的主要還款來源,可采取特定應收賬款質押,即質押登記前與下游企業通過函件的形式確認質權人的唯一性。
  (4)針對財務管理不規范的企業,金融機構還可以派遣工作人員進駐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對其賬單信息、資金流通等進行全面的監督,如果發現其中存在問題,要求工作人員及時糾正,并將其整理成為書面報告,由金融機構對風險進行合理的處理、解決。
 ?。?)融資過程中的貸后管理應及時有效。結合不同的應收賬款融資模式而言,對融資過程進行監督更適合應用在循環貸款之中,由于這種模式的周期較長,金融機構應該對循環、穩定的應收賬款進行定期調查,并滾動更新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的清單。通過這樣的方式,金融機構便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貸款的額度、是否發放等進行合理確定。
  3.應收賬款的風險處置
  當中小企業出現資金鏈嚴重短缺、無法償還貸款等情況時,優質的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流動資產如得到及時的處置可以緩解企業的現金流情況,同時避免出現還款違約的風險。當貸款確實出現不良的情況時,妥善處理應收賬款可以彌補金融機構的損失。目前可以采用的方式有,通過訴訟、仲裁或強制執行等法律手段向應收賬款的債務方進行追償,這種方式的前提條件是應保證應收賬款質押手續的合法性、完全性;通過在資產交易平臺掛牌的方式拍賣企業的應收賬款,但目前現在來看,極少有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處置;通過資產證券化或打包資產的方式進行出售。
  4.應收賬款融資后反饋
  在應收賬款融資管理體系的構建中,不能忽視融資后的反饋工作,這也屬于全過程管理的重要環節。由于中小企業并不會僅僅進行一次應收賬款質押,可能在下一次資金鏈發生問題時,還會采用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進行解決,所以金融機構應該重視應收賬款融資后的反饋工作。在中小企業償還貸款后,金融機構應該結合中小企業在全過程中的表現,出具一份應收賬款質押信譽說明,然后將其作為該企業后續申請貸款的依據。
  (四)完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結合上述的分析發現,當前我國關于應收賬款融資的相關法律較少,無法對其中風險的防范措施、處理措施等進行合理的界定,同時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也缺少法律依據。針對這樣的現象,政府部門應該結合中小企業的現狀、趨勢等,完善應收賬款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物權法》、《擔保法》、《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等進行細化,形成一個更加具體、更加系統的法律。不僅如此,當前政府已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確定了應收賬款融資的方式,說明應收賬款融資對于中小企業的經營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其中的風險并沒有得到明確的分析。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政府部門可以推出《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風險預防指導意見》等法律內容,為金融機構、中小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應收賬款融資是中小企業擴充資金的重要方式,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有了明確的規定。不過在采用這種方式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企業應該采用合理的方式,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控制。在這一基礎上,充分發揮應收賬款融資的優勢,提高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性,并在根本上增強中小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促使政府部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而為中小企業的長久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毛煜凱.商業保理業務風險控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8.
  [2]楊熙晨.核心企業參與的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模型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3]鄔磊.紓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D].南昌大學,2014.
  [4]陶海鴻.供應鏈視角下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研究[D].江南大學,2012
  [5]談俊英.供應鏈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2.
  [6]金歡陽.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中的風險管理——以溫州商業銀行為例[J].開發研究,2011(3):130-132.
  [7]陳冬青.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福州大學,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53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