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經濟體系下共享圖書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共享經濟體系在我國蓬勃興起,不同領域均出現了以“共享”為核心的營業模式。在此大背景下,以書籍為共享資源的共享圖書系統應運而生。共享圖書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系統的連接下,通過各大城市的自動借還書亭站點,實施跨緯度書籍的遠程調控與管理。文章主要研究在當今的共享經濟體系下,共享圖書系統的應用以及其獨有的優勢分析。希望可以為往后共享圖書的研究與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圖書共享 互聯網 大數據技術 共享平臺
一、引言
?。ㄒ唬┕蚕淼母拍罴拔覈蚕斫洕陌l展前景
共享經濟一般以獲取一定利益為目的,通過共享平臺的銜接,暫時轉移物品的使用權或者提供短期服務的一種新型經濟形式。共享經濟平臺作為連接供需雙方的紐帶,通過移動LBS應用、動態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通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交易。共享最大的優勢在于,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下,可充分調動社會閑置資源,創造一定社會財富。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8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平臺員工數為598萬,比上年增長7.5%: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7.6億人。報告預測,未來三年,我國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速度。由此可見,共享經濟在我國市場仍占有很大比例,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共享單車為首的企業抓住了時代的契機,逐漸在各大領域扎根發芽。從而出現了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共享等等百家爭鳴的前景,而共享圖書則是對共享理念的延續與發展,有效的填補了“共享”在我國圖書領域的空白。
(二)共享圖書的內涵
圖書共享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將大量閑置的圖書資源的使用權通過共享書店、圖書亭等平臺,暫時轉移給需求方,并從中牟取一定經濟效益。共享圖書倡導紙質閱讀,書籍的歸還與借閱均不受地域限制。用戶可通過線上app的方式尋找書籍及自動借還書亭的位置,線下通過共享平臺——自動借還書亭借閱歸還圖書。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支持下,各大城市的自動借還書亭作為信息節點,構成共享圖書網絡系統,所投入書籍的流通均可通過系統實時追蹤,充分保證供應方的物品所有權不受侵犯,并統計每本書的流通去向與流通時間,通過書籍流通量及時調整不同地區書籍的種類、數量。共享圖書以書籍借閱按小時收費為主要盈利模式。投入流通的書籍來源主要為圖書館、出版社中長期閑置難以流通的資源,部分來源于民間私人圖書的捐贈與投入:與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利潤提成,既有效的改善了大量圖書資源被閑置的現象,又創造了社會財富。圖書共享以一種新穎、潮流的方式展現在大眾面前,致力于引導更多市民加入到全民閱讀的浪潮中來,讓紙質閱讀重新成為一種潮流。
二、共享圖書系統的優勢
(一)圖書共享所帶來的社會效益
1.提供便捷閱讀,引導公眾重回紙質閱讀
隨著5G浪潮的來臨,國民獲取知識的渠道逐漸趨于碎片化閱讀。2017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6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12本,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近四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國民對當地有關部門舉辦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
共享圖書則為國民提供了一個通過紙質圖書碎片化閱讀的契機,一條有效的圖書分享的渠道。圖書共享以實體書的形式流通,憑借紙質閱讀獨有的優勢,能夠讓人更好地體驗書內文化與厚實的力度,盡可能的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通過圖書共享,引領更多年輕人加入到紙質閱讀的潮流中來。自動借還書亭作為書籍所有權暫時轉移的媒介,最大程度上為讀者減少了圖書傳閱過程中繁瑣冗長的中介環節,讀者可在線上APP尋找最近的書亭與目標圖書的位置,實現線下的直接交易。
2.構建學習型社會、倡導全民閱讀的需要
2019年“全民閱讀”已是第五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倡導全民閱讀,建設學習型社會”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鼎力提倡全民閱讀,可以讓人民通過讀書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從而增強文化自信。自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全民閱讀”納入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以來,全民閱讀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共享圖書系統便是為了貫徹落實“學習型社會”建設要求、開展“全民閱讀”的一個創意和具體舉措,旨在改善全社會閱讀環境,降低閱讀成本,改變國人讀書少、讀書貴、借還書不方便等現狀。不但如此,圖書流通可以有效的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同讀書資源信息流通的滯后所產生的矛盾。讓市民得以隨時、隨地、隨心閱讀,擺脫地域、時間、價格等干擾因素的限制,并在極大程度上豐富并改善了國民的閱讀生活。
3.實現資源的最優化分配
我國日報發行量、圖書出版品種和總印數位居世界第一,電子出版物總量、印刷業整體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同年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僅為78.6%,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56本。印刷量需求的龐大與閱讀量的微小產生的巨大反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書籍資源流通的閉塞。圖書共享則立足于有限的圖書資源,致力于最大程度開發其社會價值,提高資源利用率。號召廣大民眾將閑置的圖書加入共享以增加收入,將圖書資源集中,以尋求其最優化配置,一方面促進圖書資源的流通,另一方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須要。通過資源的最優化分配,有效的減少大量圖書被浪費、閑置的現狀,以追求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積極貫徹黨所提倡的五大發展理念。
?。ǘ┕蚕韴D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圖書流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量圖書資源閑置問題,同時可為出版商、圖書館、國民等圖書投入者增加經濟收入。每本圖書流通一小時所產生的費用將按投資比例分配給不同的投資者。共享圖書系統運作所需自動借還書亭、書籍調運、圖書修復、書籍印刷等,將帶動相應的制造企業、印刷廠、圖書館的經濟發展,為創造社會財富、增加就業崗位添磚加瓦。此外,自動借還書亭亭身便可作為廣告載體,為系統創造收入。 三、共享圖書的應用分析
(一)共享圖書的可行性分析
繼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馬扎等共享經濟新形態在市場不停涌現,共享這一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對于共享經濟體的接受度普遍較高,且圖書在國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共享圖書系統將二者相結合,為國民提供最方便的圖書渠道,將閑散的圖書資源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以線上APP線下書亭的形式最快速高效的利用起來,一方面為相關行業創造財富,另一方面填補了共享經濟在圖書領域的空白。同時,圖書共享貫徹落實了“學習型社會”建設要求,契合展開“全民閱讀”的須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
?。ǘ┕蚕韴D書系統的商業運營模式
共享圖示系統是“互聯網+圖書”衍生的產物,結合020電子商務模式,將圖書流通與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完美結合。
線上開發“共享圖書系統V1.0”幫助用戶準確查找心儀的書籍位置,并與快遞公司合作,準確快捷地將書籍配送至客戶手中。且后期每一本參加共享的圖書都有一個專屬二維碼,其中包含了圖書頁碼、出版社、生產年月日等詳細圖書信息,納入“圖書大數據自動分類系統V1.0”統一管理。用戶可通過手機掃碼獲得所讀書籍的全部信息,杜絕盜版書籍出現。使用共享圖書app掃碼借書前須注冊并實名認證,借閱前會收取部分押金,書籍歸還后,押金隨時可退。若書籍損毀,則經共享圖書自動借還書機掃描定損后,酌情扣除一部分押金。注冊后的用戶可以選擇充值會員,會員無論是在圖書借閱還是在app上購買書籍,都可以享受一定優惠與會員特權。
線下通過開發自動借還書亭,以智能折疊閱讀椅、圖書館用殺菌消毒閱讀燈作為延申項目,以提高圖書質量與關注讀者閱讀體驗為基礎。通過大數據技術檢測作為信息節點的借書亭的流通情況,當亭內書籍種類與數量低于閾值,或某地區書籍長期處于不流通狀態時,系統自動調配相關工作人員啟動配送車。用戶可在規定時間內在附近的書亭歸還書籍,書亭對書籍檢索、定損、消毒后即可返還押金,并以每小時0.1元收取費用,由于各地區情況存在差異,該費用可酌情進行調整。用戶可通過自動借還書亭旁的提議箱進行線下反饋,以便共享圖書系統查漏補缺。
四、共享圖書發展遇到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一)共享圖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
1.跨地區的調配問題及書籍流通量的差異性
不同地區之間由于相距較遠,在跨地區調配書籍時,可能無法做到準確快速地為書亭換書。書亭內的書大量閑置而得不到更新,市民可借閱的書籍愈來愈少,長此以往,共享圖書借書亭便失去應有的生命力,不但沒有達到資源合理化配置的預期效果,適得其反,浪費了社會資源。
由于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或同一地區的不同人群的差異,自動借還書內圖書不能完全照顧不同人群需求的差異性,可能會導致方圓1.5公里內的書亭找不到一本用戶心儀的書籍。
2.運營成本問題
圖書共享主要以APP平臺及自動借書亭為媒介,但app運營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較小的借書平臺滿足不了國民對書籍多樣性與數量的需求,較大的圖書平臺則需要較高的資金來維持,書籍的更新換代與數據庫的及時更新至關重要,而圖書共享費用一旦超過購買圖書所需價格,用戶對共享圖書的使用率便會大打折扣:而自動借書亭根據其容量不同所需造價也不盡相同。以單個書亭為例,一般來說藏書量為1000的書亭造價在1200-1500元不等,初步考慮單個書亭一年維修費用為1000元,一本書流通一小時需要0.1元,排除其他不確定因素及書籍費用,則一架書亭一年流通量至少為一萬人次方能收回成本。全國不同地區受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各地人流量不盡相同,圖書共享能否保證有所盈利,仍需進一步市場考證。另一方面,圖書的成本與維修費用較高,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獲得低價的正版圖書,從而降低成本,是圖書共享發展中不可小覷的問題。
?。ǘ┛尚行詫Σ?
在跨地區遠程調控過程中,所受外界不確定因素影響較大,共享圖書系統可在相距較遠、不易調控的地區建立共享圖書站點,及時反饋附近書亭內書籍種類及剩余量,以便短時間內快速調配、更新書籍。
管理員通過“大數據共享圖書自動分類系統”,在共享圖書投放前可進行精確的分類整合、統一調配,實現資源最優化分配。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需求的差異,在正式投入書籍前書亭統一投放相同的書籍種類,一段時間后管理員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利用“共享圖書系統”電腦版查看不同種書籍的流通量,根據國民的喜好在不同地區按一定比例投放圖書,并定時調查統計,檢測圖書流量變化,做出實時調整。
五、結語
在共享經濟體系在我國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共享圖書以“互聯網+圖書”為核心,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連接下的自動借還書亭,實現圖書使用權的暫時轉移,有效的改善了全社會閱讀環境,極大的降低了閱讀成本,改變國人讀書少、讀書貴、借還書不方便等現狀。隨著共享經濟新形態不絕涌現,共享企業將在中國市場呈現百家爭鳴的前景,但共享圖書系統想要為黨的“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營造全民閱讀的社會氛圍添磚加瓦,還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盈利模式,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募集資金,在將來復雜多變的市場生存下來。共享圖書要在中國經濟市場擁有一席之地,仍有很長的路耍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84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