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美麗德州,我的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司有榮

  德州一個陽光、生態、和諧、幸福的家,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家在德州,德州就是我的家。德州這個大家庭有人口564.19萬人,面積10356平方公里。轄德城區、樂陵市、禹城市和齊河、平原、夏津、武城、陵縣、臨邑、寧津、慶云一區二市八縣及經濟開發區、運河開發區。德州,位于黃河之濱、冀魯交界,鐵路、公路縱橫交錯,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美譽。從德州出發,到濟南國際機場、天津大港分別用一個小時和兩個小時,有一小時上天、兩小時下海的美談。
  這里是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連接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大京九經濟帶交匯區,兼具沿海和內陸雙重優勢,有著較大的后發優勢。
  近年來,德州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生態經濟,以太陽能產業為代表的新興陽光產業迅速崛起,成為馳名中外、聞名遐邇的“中國太陽城”。
  凝成就于一瞬,納風采入卷帙。
  
  黃河之濱,是我古老的家
  
  哪里有水,那兒就有家。黃河與運河共同締造了我的家。亙古不息的滔滔黃河,浸潤了德州這片土地的滄桑與厚重,孕育了德州古樸的農耕文明。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恢弘如史詩般壯麗激蕩,又賦予了這個北方小城的繁榮與靈秀。黃河湯湯,是為德水。我的家德州因“德”而名,她以寬廣的胸襟,融匯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積淀形成了特有的厚樸和豪放,儒雅與慷慨。我的家是中國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秦朝稱為安德,漢代叫做廣川,盛唐名為長河。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的美麗故事就發生在這兒;
  漢代大儒董仲舒在這里筑臺苦讀十三載,立儒學之大統,成千秋之偉業;
  明清時期,這里作為大運河重要的驛站碼頭,在高亢的運河號子聲里,圖騰出了一幅“千帆競發”、“柳湖鳴鶯”的天衢勝景。我的家有著沁人心脾的德州扒雞,它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隨著運河的水脈、火車的轟鳴香飄海內外,彌久愈香。
  
  陽光之城,是我溫暖的家
  
  由京滬高速來到德州,便有一座日月相映的宏偉建筑首先映入眼簾,這便是位于德州經濟開發區中國太陽谷的日月壇微排大廈,這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被譽為太陽能鳥巢的建筑,正承載著德州這個中國太陽城的輝煌聞名遐邇。
  2010年9月16日,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在這里華彩上演,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將在這兒華山論劍,共商全球能源大計。日月壇微排大廈設計靈感源自中國古代計時工具“日晷”,由日月壇國際酒店和皇明集團行政文化中心組成。大廈全球首創了太陽能熱水供應、采暖、制冷、光伏發電等技術與建筑的完美結合,節能效率達到88%,成為史上太陽能與建筑技術一體化的典范。
  近年來,德州以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為目標,舉全市之力實施太陽城戰略,以太陽能開發利用、風能設備制造、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新能源王牌產業迅速崛起,共同書寫了一曲發展生態經濟、締造陽光產業的現代傳奇。
  中國太陽谷,一個可以與美國“硅谷”相媲美的響亮的名字,這兒已經聚集發展以皇明、億家能、博源、騰龍等為骨干的太陽能企業110多家,每年可生產太陽能熱水器30。多萬平方米,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成為中國太陽能產業的聚集地。這兒匯集了全球頂尖太陽能熱利用科技,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檢測、科普、制造、物流、旅游中心,成為國際性太陽能高科技孵化器和太陽城文化的圣地。德州,一個充滿陽光的城市,必將以開采陽光、追風時代的姿態鑄就太陽城的風采。
  
  綠色之洲,是我溫馨的家
  
  碧波蕩漾、綠樹掩映之中,便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從空中俯瞰德州,六縱三橫的大水脈將江河之水、平原水庫阡陌相連,哺育出一方方綠洲,造就了全國第一個噸糧市的輝煌與榮耀。
  德州城市依水脈而建,將河流、湖泊、公園景區相連,勾勒出“一軸四帶三環五湖七十二景”的生態寫意。德州城區由西向東分別是運河開發區、德城區、經濟開發區,形成了“三區聯動、比翼齊飛”發展格局。在這里,處處是綠色與自然、生態與建筑的親密對話,時時洋溢著時代文明賦予的安靜與祥和。位于城市中心的文化廣場猶如寬敞的城市客廳,彰顯著小城的好客與從容,碧波蕩漾的明月湖,給小城平添了幾分活力與靈性。
  信步德州,便是置身于綠色園林、徜徉于碧波水鄉之中。陽光漫過,月影繁露,為小城平添了幾分溫馨與靜謐。德州,是一個和美的家。這里民風淳樸,文化繁榮。秉承著齊魯文化風韻,演繹著“中國京劇城”、“中國黑陶城”、“中國圍棋城”、“中國雜技之鄉”的絢麗色彩,以陽光、魅力的姿態奔向新的美好未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510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