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轉型期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模式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政府政策引導,高校圖書館服務方式正在發生轉變。創客空間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它使圖書館從提供傳統服務向提供信息物質創造機會轉變,是為努力把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們搭建的新平臺。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對提高圖書館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探討創客空間的服務模式可以保障其在實踐中的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2-0058-03
  創客空間最早起源于美國,是一種新興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它由信息共享空間演變而來,通過對館內物理空間的科學設計,方便用戶之間的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礎上提供3D打印機、開源軟件及手工工具等設備,幫助用戶創造自己的知識產品[1]。創客空間服務模式的誕生,意味著圖書館從紙質文獻信息服務向多元化信息服務模式轉變,提高了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其社會價值。目前,國內外都將創客空間作為圖書館發展的重點方向,創客空間的服務模式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要構建讓用戶滿意的創客空間,必須從科學服務模式角度全面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1 高校圖書館構建創客空間的意義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是在圖書館內進行知識共享和創新設計,突出了用戶的主體地位,以創造自己的信息產品為核心內容,加強了創客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圖書館發展的最新模式[2]。2013年1月,美國西雅圖圖書館年會高度強調了創客空間的重要地位,圖書館創客空間已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有人提議將美國1%—10%的圖書館進行改造,使之成為專業的技術車間。創客空間在我國起步較晚,而高校圖書館作為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構建創客空間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1.1 有效豐富館藏資源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是豐富館藏資源的有效途徑。高校圖書館的競爭優勢在于內部資源的儲備,在漫長的圖書館發展歷程中,圖書館館藏資源經歷了紙質文獻、光盤刻錄、數字圖書館等以不同技術為主導的發展時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變革,圖書館的信息傳遞服務不斷得到提升,新時期賦予圖書館的任務已經不完全局限于固有知識的傳播,新的技術和方法也是圖書館服務過程中的珍貴資源。創客空間以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們搭建平臺,讓創客在該平臺發揮創意,實現將知識經驗轉變為創新產品的重要操作,創客成果也成為館藏資源的一部分,這是對圖書館資源的完善和補充,更加適應現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3]。
  1.2 保障圖書館職能的發揮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師生豐富知識、提升素養、完善信息的服務設施,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還肩負著將優質的信息資源提供給社會群體的重要使命,共享資源和服務社會長期以來都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目標[4]。高校教育主要是課堂知識的灌輸,缺少相應的實踐操作,這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是遠遠不夠的,圖書館創客空間的誕生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專業的實踐操作場所,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通過應用創新的方式付諸實踐,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體現了高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海量的文獻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供用戶調閱,滿足了創客們在創新過程中的使用需求,實現了信息知識的綜合創新,是共享資源基礎上應用產品的開發。這一過程更能推動知識在社會實踐中的應用,對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體現了高校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1.3 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要求
  高校圖書館以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為服務宗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圖書館文獻借閱方式顯得相對滯后,尤其是在全社會對人才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要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高校圖書館必須在知識儲備、技能操作、創新精神等方面全面提升人才素養。我國政府多次提出人才隊伍建設的要求,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新任務;2004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抓住信息化發展機遇,并提出在圖書館和博物館搭建數字化科研信息服務平臺的要求。新時期,高校圖書館應轉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方法,以適應讀者的需求。創客空間的誕生,打破了圖書館單一的服務模式,將知識激活成產品,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挖掘了圖書館的隱形資源,促進了圖書館的社會化,滿足了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要求。
  2 優化創客空間服務模式的舉措
  當前,我國創客空間尚處于發展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在構建和服務模式方面還不完善,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和圖書館發展的變革,創客空間服務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構建高效的創客空間、提高創客空間服務模式,已成為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圖書館創客空間是基于互聯網誕生的服務模式,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創客空間可以將有效的資源信息進行整合和篩選,尋找適合創意產品的知識信息,同時也可以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進行制造加工。高校創客空間的核心功能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養和創業活力,圖書館通過創客空間的打造,將服務、空間、資源進行優化重組,滿足了大學生的創造需求,提高了本校教育成果。據統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創客空間總數大約為1,929家之多,而美國占比最多,約占總數的38.4%,其中又以圖書館創客空間為主要組成部分。2001年,我國第一家創客空間在北京誕生,這標志著創客空間在我國正式進入發展階段,之后上海、成都、長沙等地都積極進行了創客空間的嘗試,并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創客時代的到來,為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對圖書館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圖書館應圍繞創客空間的特點,延伸服務觸角,改善服務方式,充分發揮創客空間的積極作用,促進圖書館的發展、知識的創新和人才的培養。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和內容都是圍繞文獻借閱展開的,雖然歷經各種技術的變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效率,但其形式基本保持單一狀態。而創客空間的誕生,是對圖書館服務的一項重要變革,它將圖書館服務內容進行了延伸和擴張,并增加了創新產品的概念,使圖書館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圖書館為促進創客空間的發展,必須進行科學的部署,在具體實踐中可以根據圖書館的內在屬性和用戶使用需求,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2.1 加強館內實體空間設計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目的是鼓勵在校大學生培養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幫助他們將想法和創意轉變為產品,而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需要提供人員交流和溝通的場所及設備擺放的場地,這就對館內實體空間的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張亞君[5]等通過對美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研究,將創客空間的大小分為五個類型,分別為小型(500~3,000平方英尺)、中型(1,000~8,000平方英尺)、中大型(4,000~25,000+平方英尺)、大型(8,000~40,000+平方英尺)和超大型(40,000~150,000平方英尺)。按照我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規模,要達到這樣的空間模型難度較大,高校圖書館在實際的空間設計中可適當改善空間布局,將館內圖書進行密集化集中處理,增設創客空間場地,按照使用需要分別設置創客辦公區、交流體驗空間、閱讀空間、設計師工作區、學習空間、創意設計展覽空間、創業服務區等,同時進行合理的裝修,營造創客空間氛圍,以提高大學生的參與程度。
  2.2 配備合理的工具設施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較傳統服務而言,更側重于實踐操作和技術的應用。因此,圖書館除了向用戶提供豐富的館藏圖書,還需為創客群體提供全面的制作工具,以方便他們進行創意產品的加工制作。劉麗敏[6]等認為,圖書館應發揮“知識工具”的社會功能,為用戶學習和創作提供系統服務,尤其是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用戶對于制作工具的服務需求顯得更為迫切。高校圖書館以提供資源信息、提升高校師生素養、促進知識創造為宗旨,通過創客空間的打造,能夠培養適合21世紀發展需求的新型人才,而在工具的選擇方面應以貼合用戶需求為原則。目前,3D打印機因具有安全、易獲取等優點成為創客空間的必備工具,數控雕刻機、機床等機械工具也在創客空間得到廣泛應用。隨著創客空間熱度的逐步提升,錄音室、演播廳等影音場地也成為創客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可提供專業的影音制作工具及VR全景相機輔助完成作品制作。此外,創客空間還應配備電腦、多媒體設備等基本設施,以保障日常工作的正常進行。
  2.3 配備專業的館員
  高素質館員是保障圖書館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因素,創客空間作為高校圖書館的一部分,兼具提供知識和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其不僅是圖書館工作的創新舉措,也對館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創客空間的主要活動包括設計展覽、講座交流、創意制作、科普活動、電影放映、閱讀推廣、視頻作品的制作、創意競賽、編程等,因此,館員不僅要具備圖書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組織能力、科研能力和演講能力,以保障活動的真正落實。2014年5月,美國發起了一個名為“Maker@Your”的圖書館和博物館項目,該項目主要利用博物館員和圖書館員的專業知識,進行館內創客空間的構建,對創客們將創意轉變成產品進行科學指導,并為創客提供優質的信息資源[7]。我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尚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館員素質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傳統概念中對館員素質的考核已不再適合當前的發展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員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要在計算機使用、信息資源檢索、文獻知識查閱等方面加強專業培訓,以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信息服務需求。
  2.4 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
  高校圖書館是提供信息借閱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創客們交流知識、發揮創意的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打造創客空間的過程中,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以匹配圖書館的服務,避免因缺乏科學的規范導致館內活動的混亂無序。規章制度是所有參與圖書館活動的人員必須遵守的制度和準則,傳統圖書館規章制度主要由全面規章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三部分組成。在現有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高校圖書館應增加創客空間的使用規范,嚴格控制不同區域的使用,避免不同創客活動的相互影響;明確不同工具的使用規范,幫助用戶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制定科學的獎罰機制保障制度的實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已經成為主流模式,在創客空間的構建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把創客空間納入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加強館內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作業流程的重組,通過規章制度的制定促進創客空間各個活動區域的相互聯系。高校圖書館只有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才能保證時空的連續性、形式的穩定性和內容的發展性,督導全過程的封閉性,實現管理的有效性[8]。
  2.5 增加資金投入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創建和正常運作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但我國高校在經費支持方面往往能力有限,因此,除了向政府申請足夠的經費補貼,高校還可以借助其他手段增加圖書館創客空間的資金來源。美國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就通過積極與本地區商業組織的交流合作募集資金,同時以組織活動的方式籌集捐款并獲得贊助,還通過鼓勵電子廠商進行捐贈以解決電子設備硬件來源[9],這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高校師生是創客空間服務的主要群體,圖書館可以向社會各界組織有針對性的募捐,加強對創客空間的宣傳力度,與有意向的商家進行交流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籌集更多的資金,保證創客空間的正常運行。在進行創客活動的過程中,用戶還要節約生產成本,采用更經濟的方式制作創意產品,為圖書館節省經費開支,以最低廉的成本創造出更高效的產品。
  3 結語
  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符合新時期圖書館發展的要求,對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保障其職能發揮和促進知識創新起著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圖書館的綜合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受到了高校圖書館的普遍重視。創客空間服務在我國起步較晚,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國高校圖書館必須從館內空間、館藏資源、館員素質、制度建設和資金投入等方面優化創客空間服務模式。高校師生是創客空間的主要參與群體,他們在科學知識、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可以利用自身出色的設計理念在創客平臺創造出高端的創意產品,這對圖書館資源的豐富和社會的發展大有裨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創客空間還將增設更多的服務內容,以提高創客空間的價值,圖書館創客空間也將逐步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 王敏.我國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及構建方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 龔雪竹.國內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發展現狀調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24):60-66.
  [3] 孫建輝,魏靖,孫嬌梅.我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研究及實踐探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7):80-84.
  [4] 戴萍.高校圖書館的職能思考[J].中華少年,2018(1):216.
  [5] 張亞君,唐鵬,李建強,等.美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實踐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4):88-91.
  [6] 劉麗敏,王晴.國外圖書館創客空間研究及實踐進展[J].圖書館論壇,2016(7):115-123.
  [7] 黎曉.我國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構建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6(7):88-91.
  [8] 呂建輝.大學圖書館規章制度建設探索[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3):71-99.
  [9] 樊露露.克利夫蘭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的構建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5(2):98-101.
 ?。ň幮#捍?nbsp;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1534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