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之花開滿群眾心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愈發緊密,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需要我們提高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力求滿足群眾日漸正常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制約,現階段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現狀還存在一些問題,文章便主要針對群眾文化的建設及未來發展展開分析。
關鍵詞:基層 群眾文化建設 發展 措施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構建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不管是基于社會發展角度還是群眾切身利益角度來看,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都是新時代的發展潮流所趨,與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密切相符[1]。因此,為了讓文化之花開滿群眾心間,我們需要構建相適應的文化基礎,在此大環境下群眾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其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構成,需要基層工作者提高重視,采取相應措施積極完善,文章便針對于此展開深入分析。
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完善措施
從目前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分析來看,存在些許不足,而對該項事業的發展形成制約,筆者認為唯有各級政府加強認識,采取切實有效的完善措施加以改進,便能共創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具體來講,其完善措施進行如下分析:
1.做好人才引進與培養工作,提高群眾文化隊伍綜合素養
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人才的親力親為,所以文化館要做好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力求組建技能、素質、知識結構更為合理的工作隊伍,保證群眾文化活動得到有序開展。首先,要加強培訓工作,提高在職群眾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養。文化館應當采取聯合辦學、定向培養等手段對內部工作者展開系統化的培訓,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的培訓去促進文化服務工作者的素質提升[2];其次,強化內部管理,完善文化隊伍建設。對于群眾文化隊伍要進行嚴格管理,對相關崗位要進行規范與完善,以獎懲制度進行考核,提高人才的專業性與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最后,構建完善激勵機制,壯大文化活動隊伍。文化館應當充分發揮文藝團體、民間藝人的帶頭作用,從群眾中發掘群眾文化活動積極分子,鼓勵更多曲藝、書畫、攝影等業余文化團隊的建立,并且給予一定的活動補貼。
2.完善機制,提高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
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組成,加強其建設有助于人民群眾日漸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進而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提高重視,做好組織領導工作,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提上日程,以目標責任制去督促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并將其納入領導干部的考核評價體系當中。
3.構建長效資金投入機制,以社會力量共建文化事業
經費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為了保證文化活動的良好開展,則需要確保有長效資金的持續投入,并且保證??顚S谩R虼?,各級地方政府需要每年在財政支出中設立專項經費用作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并且也應當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去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去主動參與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從而在人力、物力等資源的配合之下,全社會都形成支持群眾文化事業的氛圍,有助于我國文化事業的良好發展。
4.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助力群眾文化事業穩健發展
針對目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于單一的現狀,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將群眾文化活動向正確方向引導。因此,地方文化館需要從如下幾點著手:其一,文化活動開展要常態化、多樣化,持續定期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在節日、集市期間去組織民間文藝比賽、戲曲比賽、體育比賽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其二,借助創建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的契機,定期開展小型文藝比賽與展演等活動,大力扶持當地文藝演出團體;其三,組織創建文明社區活動,通過對人民群眾思想的引導,提高群眾思想覺悟與科學素養,破除迷信與腐朽文化,從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與社會風氣。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
1.構建基層群眾文化輔導新機制
如上述所言,各地需要成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專項資金,通過政府財政撥款與相關企業的捐贈去擴大資金來源,并且保障資金的專項專用,集中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比如利用專項資金去聘請更為專業且優秀的藝術人才,不斷提升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輔導水準,從而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實效。鑒于基層群眾文化輔導中心極為關鍵,所以各級政府與黨委都需對這一工作提高支持力度,組建專業的基層群眾文化輔導隊伍,能讓更多文藝工作者加入去解決目前群眾文化輔導中存在的不足,同時在年度報告中對具體效果進行評價與總結。與此同時,每年制定群眾文化人才培訓計劃,通過培訓網絡的擴建,為群眾文化工作人員提供才智發揮的平臺。
2.重視文化創新,構建和諧人文文化
和諧文化的構建需要長期堅持,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需要在重點明確的前提下按照程序展開。具體來講,和諧社會涵蓋了人與人之間、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和諧,而和諧文化的構建需要立足人才的培養塑造前提之下,唯有通過教育引導才能促進群眾文化的和諧完善。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國外文化涌入,也讓我們認識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重要性,需要保持中華民族文化的獨特性與優越性,所以在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重視與時俱進的創新,才能夠助推文化的傳承與交融。[3]
3.以群眾道德水準的提升去做好群眾文化管理創新
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有效促進群眾道德水平的提升,這便是文化與道德之間密不可分、關聯性的體現,雙方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共同主體社會向文明方向發展?;鶎尤罕姷赖陆ㄔO同樣需要納入到群眾文化建設內容當中,應當以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采取符合時代特點的方式方法予以滲透,從而不斷提升群眾思想意識與道德水準。
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鍵組成,更是我國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在新時代發展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筆者作為一名群眾文化工作者,認為我們唯有提高認識,對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中存在的不足提高重視,綜合考量受眾的實際需求,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與內容,從而確保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向正確方向發展,從而以更具實效的群眾文化建設去促進和諧社會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倪世軍.淺談鄉鎮群眾文化的現狀及發展[J].神州旬刊,2011(12):51-52.
[2]譚為.淺談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及發展[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5):4-4.
[3]王芳.淺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J].青年時代,2016(13):81-8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