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激活創作思維 綻放個性之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作文的過程是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真實地寫下來,并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過程。在當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要立足閱讀教學,轉變教學方式,使寫作回歸學生抒發個性的本真,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需求與思想變化,進而引導學生放開手腳,自主創新,多讀書,讀好書,激活思維,放飛心智,最后實現寫作個性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3-0020-02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現如今學生宿構作文傾向嚴重,缺乏深刻獨到的個人創見,這主要受“旨在求穩、注重形式”的指導模式的影響。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作文教學強調學生說真話、表真情,鼓勵學生抒寫對生活的個性化感受和體驗。要使學生的寫作個性化,應首先轉變教師的觀念。教師要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認識學生的多元化個性,通過引導、點撥,進一步發展學生個性,讓學生的作文不斷盛開“個性”之花。在初中個性化作文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與研究。
  一、立足閱讀教學,啟發學生個性
  寫作本就是從模仿到創新。教師可從模仿入手,引導學生學習和應用教材中的寫作技巧。但是,教師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將學生引入生搬硬套的錯誤模式中,這樣才能避免生硬的、沒有感情的機械化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使學生表達出真情實感,提高寫作技巧。
  魯迅先生創作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描寫真切、生動,文章第二段具體描寫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共同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四季圖。文章的精巧構思,很值得學生去借鑒。學生可模仿這部分的描寫進行寫作。同時,教師須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因為很多學生對仿寫并不是很有把握,導致仿寫效果不是很好。針對這一問題,筆者不對狀物的角度做硬性要求,不限制寫作角度,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個性觀點設計作文內容,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仿寫。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寫出了質量較高的作文,部分學生選擇的寫作角度非常好,寫出的文章立意高遠,具體內容也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模仿優秀文本中的表達方法和表現形式,讓他們結合個人感悟,形成寫作靈感,進而寫出獨具特色的文章,提高寫作能力。
  二、轉變教學方式,提供寫作靈感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受傳統教學方式影響,基本上都是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進行寫作,然后在下一課時把作文交給教師批閱。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已不適應現代語文個性化教學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豐富體驗途徑,激發學生的情感。
  例如在寫愛國主義題材的作文時,教師從課本中選擇一段話或從課外書上選擇一個小故事作為寫作素材,讓學生從素材的內涵入手,描寫自己的愛國情懷。這種傳統的模式在低年級的作文教學中還管用,因為學生剛接觸寫作,一時無從下手,而根據教師提供的寫作素材,他們會有所啟迪,但初中學生已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對于這種僵化的寫作模式大部分學生都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煩感?;诖?,教師不妨改變教學方法,巧妙借助多媒體組織學生觀看相關愛國主義題材的視頻,如在課堂上播放電影《戰狼》片段,讓影片中主人公的愛國情懷感染學生,以此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后,再讓學生自主創作愛國主義作文。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會產生較強的寫作積極性,而教師可以收到較好的作文教學效果。
  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小小改變,帶給學生的是新穎的課堂學習體驗,學生只有感興趣了才會有主動創作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寫作期待,認真地做好每一堂課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提升他們主動參與作文課堂的積極性。
  三、關注學生個性,積極抒寫“自我”
  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寫作本身就是傳達個人思想的一種方式,從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警醒和對生命的無比敬畏。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是真我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受他人對外物看法的影響,是個體本身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表達。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時,不要設定太多的條條框框,要讓學生抒寫他們的真情實感。我們不妨看看那些令人魂牽夢繞的故事之所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給人留下彌久的烙印,就在于作者描繪的故事情節是人們真實生活的縮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巧設題目,讓學生可以抒寫自我真性情。
  在剛進行寫作實踐時,教師一般主張學生從寫“我”開始,在書寫“自我”中抒發個人的真情實感,如寫日記、游記、摘記和讀書心得等,倡導學生從對“自我”的抒寫中找到生活中的“真我”。而學生以寫作為傾吐心事的途徑,所寫的內容都是真實真切的,記錄著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這種原生態的作文寫作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抒發出自己最真摯的情感。
  寫作源于生活,不同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他們的寫作視角也會不同,教師若對學生的寫作有過多的限制,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使他們的寫作水平不升反降。教師應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讓他們在快樂中寫作,在真實中抒情,這才是語文寫作的真實意義所在。
  四、鼓勵課外閱讀,積累寫作靈感
  初中學生雖然平時積累了許多生活素材,但在個性化作文寫作時,由于不善于表達而使寫出的文章往往顯得空洞、浮華,他們寫不出與自身相符的生活情形來。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文章,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從別人的文章中學習各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寫作方式。另外,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接觸到許多美詞美句,這能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彌補他們的寫作缺陷,真正活躍他們的寫作思維,讓他們產生豐富的寫作靈感。
  在閱讀初期,教師要適當進行推薦,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來閱讀,在學生形成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如,教師讓學生每周閱讀完一本課外書籍,可以是古今中外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也可以是當代的抒情美文《繁星春水》《人生的貝殼》等,然后開展諸如演講會、詩朗誦、辯論會之類的活動,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以各種形式呈現出來。同時,這些活動也給了學生無形的壓力和動力,為了在活動中表現得更好,學生會自覺地閱讀更多的課外書籍,還會主動地思考、記錄和總結,漸漸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寫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是信息輸入的途徑,當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到一定的數量時,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在個性化寫作中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些新想法、新思維,他們的寫作潛能也可充分地展現在他們的作品中。
  總之,寫作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喜惡來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而應鼓勵學生在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大膽想象,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作品。同時,在個性化寫作教學中、教師不應急功近利,而應認真組織教學的每一環節,鼓勵學生多閱讀、多寫作,突破桎梏,拓寬思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讓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寫、有情可抒,使學生寫出的作文綻放“個性”之花。
  [   參   考   文   獻   ]
  [1]  楊寧.初中語文個性化教學策略[J].現代語文,2017(5):131-132.
  [2]  李暢.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2):39-40.
  [3]  潘海燕.依托范文,寫出個性作文[J].寫作(下旬刊),2016(10):5-6+13.
 ?。ㄘ熑尉庉?nbsp;  農越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2990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