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問,激活學生思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自制力不強,學生缺乏自我檢測意識和自我評價意識,其學習過程還需要教師的監督和指導。當教師提問時,學生突然變得緊張,其思維對知識的加工也變得更為活躍。
【關鍵詞】?提問;語文;思維
提問是師生互動和提供雙向反饋的重要方式,也是啟發學生、提升對學生引導的重要活動。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巧妙提問、有效提問,讓提問激活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對新知的理解。
一、啟發式提問,化解學生學習難點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無論是教學問題的設置還是教學評價的應用,都應當建立在啟發學生的基礎上,應當起到強化學生理解、深化學生認知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秉承啟發式提問的教學原則設置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式問題的引導下,化解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幫助學生順利度過最近發展區,獲得能力的進一步升華。例如,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誠實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獲得幸?!边@一道理。為了在本篇文章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懂得這一深刻的道理,幫助學生感知這一文章中蘊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師在教學問題的設置中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理解中存在的難點,關注到學生對“誠實”這一寶貴品質的感知。對此,在文章學習中,教師設置教學問題:“年老的國王想要干什么?他用了什么方法?”通過以上問題的設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國王這樣做的目的、明確文章中國王所采用的方法,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對文章的脈絡理解更加清晰,對于國王想要通過這一方式篩選出誠實的孩子這一目的更為明確。隨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面對手捧鮮花盆的孩子,國王的態度是什么樣的?當國王看到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時,態度又是怎樣的?通過對比國王的態度,你有什么樣的感受?結合這篇文章思考:在自己的生活中,我們又應當如何待人處事呢?通過以上問題的設置,啟發式的教學問題幫助學生巧妙地化解了文章理解的難點,學生在文章閱讀中,借教師的提問點撥,明確了文章脈絡、國王的目的的同時,也將誠實守信這一珍貴品質印刻在學生的心間,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對學生的啟發意義也就更加充分。
二、誘導式提問,活躍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對文章的理解總是需要教師的點撥和指導。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誘導式的提問方式,幫助學生點燃學習熱情,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畫楊桃》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的寫作脈絡,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師設置教學問題:“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我”為什么能夠這樣實事求是地畫呢?為審美老師沒有審視楊桃后就直接告訴學生相信自己的眼睛呢?通過以上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包括由于“我”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導致自己所畫的楊桃形狀也有一定的不同,而父親的指點讓我終身受益,老師對同學們的引導更是幫助全體學生建立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意識。這種逐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誘導學生在文章的品味和鑒賞中逐步深化思想,體驗文章中豐厚的哲理。
三、檢測式提問,監測學生學習不足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自制力不強,學生缺乏自我檢測意識和自我評價意識,其學習過程還需要教師的監督和指導。當教師提問時,學生突然變得緊張,其思維對知識的加工也變得更為活躍。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檢測式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活躍的思維能力下,迅速提升其實際效果,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將相和》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文章中的成語較多,為了幫助學生提升成語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對相關成語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檢測學生的理解情況,如:無價之寶、絕口不提、理直氣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等成語的含義是什么?通過以上問題的設置,學生在激烈的思維碰撞中,告訴回憶自己所掌握的成語,也有部分學生出現遺忘現象,此時的檢測也給了學生適度的緊張感,幫助學生在提問問題的引導下,及時復習和鞏固新知,讓教師檢測后的學生更加明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增強提問教學回顧的教學效果。
四、分層提問,提升各層學生水平
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思維水平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了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回答問題和參與學習的機會,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分層提問的方式,分別設置后進生、中等生和優等生問題,為學生量身打造教學問題,從而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水平。例如,在《烏鴉喝水》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掃除文章中的字詞障礙,將學生不認識的字詞讀音呈現給學生,如鴉、渴、辦、旁、許、石等。隨后,教師設置提問:同學們,誰能準確朗讀這篇文章呢?利用這一問題,引導學困生或中等生參與朗讀過程,讓這部分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讓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更強。隨后,在文章的分析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針對中等生或優等生設置問題:烏鴉是怎么找到水喝的?結合文章,你有什么樣的感悟或收獲嗎?以上分層設問的方式,激活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提問問題的設置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為教師,應當巧妙設置教學問題,通過啟發式提問、誘導式提問、檢測式提問和分層提問等方式,幫助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中逐步深化思想,獲得更多的收獲,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王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02):38-39.
[2]李春.芻議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提問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4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