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語文課堂,放飛學生想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63-02《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毕胂笫菍W生創造力的萌芽,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初期,兒童的心理發展正處于想象力培養的黃金時期,這時候如果采用恰當的手段施以經常性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創設情境,激活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想象力。一、激活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想象力和諧、寬松的氛圍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想象的氣氛和環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奠定學生想象的情感基礎。只有在歡愉輕松的氣氛中,學生才能盡情想象。小學生由于身心發展的約束,產生一些離奇,荒謬的想法是難免的。教師要認真分析其思維程,在進行引導與糾正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摒棄不合理的部分,保留合理的想象。二、挖掘教材中有利因素,培養學生想象力1.利用課文插圖。低中年級的課文中,插圖常常和文字一起組成看圖學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看圖學文、看圖說話等教學內容。我憑借課文插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多看多想,啟發他們進行大膽想象,盡可能的讓插圖動起來。例如教學《拔蘿卜》,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借助畫面,展開想象,想一想老公公老婆婆拔蘿卜的情景,說一說還有哪些小動物來幫忙?它們會怎樣做?后來怎么樣了?這樣不僅延伸了課文的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再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針對烏鴉喝水的插圖,我引導學生根據插圖想象烏鴉喝水的情景,體會烏鴉的善于思考,指導學生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烏鴉喝到水。學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可以把水倒進一個盆子里”,“可以用爪子抱住瓶子,讓瓶子里的水傾斜著流到嘴里”“可以用嘴巴啄破瓶身,讓水流出來”……。2.指導感情朗讀。低年級課文教學要多讀少講。指導朗讀,不僅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更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讀表達出思想感情來。我在教《項鏈》時,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全文輕快優美的基調,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海邊都有哪些景物?小娃娃的項鏈是什么?大海的項鏈又是什么?你喜歡大海嗎?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海邊有沙灘有貝殼有海浪,有的說小娃娃把貝殼穿成項鏈,有的說在海邊玩耍真愉快,還有的說孩子們落在沙灘上的腳印就是大海的項鏈……我在贊賞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后,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語氣讀課文,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情景后又通過朗讀加深了認識,提高了想象力。3.抓住文中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疏可走馬”處,巧妙地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用創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队挈c兒》一課,小雨點和大雨點兒分別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和沒花沒草的地方后是怎么做的,課文沒有直接表達,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一空白,啟發學生想象,練習說話,體會雨點兒為大地無私貢獻的精神?!缎∥伵!穼懙疆斝∥伵E赖綐淞值臅r候,一個季節都過去了,文章只寫它和蝸牛媽媽的對話,對小蝸牛一路的跋涉,遇到哪些困難,見過哪些景物文中沒有描述,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補充空白。像這樣留有藝術空白的課文,小學教材中還有許多,關鍵要靠我們教師是否能積極挖掘,把學生的思維推向高潮,使閱讀教學的課堂,放射出亮麗的光彩。三、通過習作教學,放飛想象力1.利用詞語寫話。文章由篇組成,篇由段組成,段由句子組成,句子由詞語組成。因此,教師有意識地提供給學生一些詞語,讓學生寫一寫通順的話語,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在低年級,我經常用一、二個詞語讓學生練習簡單地寫話。例如用“大山,牛羊,小鳥”來寫話。我舉例說:村子里有一座大山。學生展開想象,繼續說“牛羊在山上悠閑地吃青草”,“小鳥在天空中快活地飛來飛去。”這時,我又要求學生把幾句話連成一段。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又活躍起來,寫出了一段段通順的話。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又鍛煉了學生的寫話能力。在教學中,我經常利用詞語寫話,能開拓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產生更有新意,更獨特的語言,既使小學生充分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又使小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有效地培養。2.引導仿寫改編。低年課本中有許多優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行仿寫,展開聯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學了《四季》,我以課文內容為例進行仿編仿寫訓練,學生思維的火花輕易的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驚又欣慰。比如:小雨沙沙,他對草芽說:“我是春天?!蔽鞴蠄A圓,他對大地說,“我是夏天!”楓葉紅紅,他對藍天說:“我是秋天!”雪花飄飄,他對北風說:我就是冬天!”再如,學了《說話》,學生又熱情高漲地進行仿寫:“小麻雀說話,嘰嘰,嘰嘰?!薄靶↑S狗說話,汪汪,汪汪?!薄靶±鲜笳f話,吱吱,吱吱。”……在仿寫中,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既活躍了思維,又提高了表達能力。3.以觀察為基礎創作。如果我們能抓住時機讓孩子創造,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兒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提供想象契機,讓學生組合成新的形象,學生就能在創造中感受成長的快樂。我班的孩子寫《我是一棵種子》、《太空旅行記》、《20年后再相見》、《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未來的汽車》等想象性作文,創造熱情高漲,寫得竟不肯擱筆,看他們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的靈氣、悟性和創造力,學生的思維活動進入了最佳的心理狀態。四、課內外結合,豐富學生想象力我們都知道,人是不可能憑空產生想象的,它要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知識、見聞等為基礎,為依據的。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應該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既要重視課堂上有的放矢地訓練,又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放到廣闊的生活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思考,學習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課外可安排學生根據已有的童話形象和基本故事框架重新改寫童話,可以引導學生沿著經典童話的結局重新構思續寫故事情節,也可用單幅圖或多幅圖寫故事,可帶領學生組織開展調查、參觀、游覽等活動。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正如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眲撔屡c創造離不開想象力。想象力是小孩子學習的重要心理品質,開發孩子創造潛能更離不開想象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