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問:打造品質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認為,教師課堂提問只有突出示范性,科學性,層次性,指向性,目的性和靈活性,才能打造小學英語品質課堂.
關鍵詞:有效提問;示范性;科學性;層次性;指向性;目的性;靈活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63-1
課堂提問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指“提出的問題能使人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提升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無效的課堂提問則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了學生的思維品質。那么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
一、提問要有科學性和示范性
科學性和示范性是有效提問的首要原則。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提問,必須科學準確,有示范引領作用。小學英語是學生語言習得的啟蒙階段,學生對于英語的認知主要源于課堂。因此,每一次提問都應當是英語語言、情感、語法、語用的完美展示。教師應認真揣摩推敲每一個提問,做好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
二、提問要有層次性
層次性是有效提問的重要原則?,F代教學理念認為,教學應當是一種知識信息的有效傳遞。教師需要立足學情,尊重學生思維規律和認知發展水平,面向全體,尊重個體差異,以層次性問題,啟發心智,促進思維,提升能力。
1.基礎問。這一類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符合課時主題,問題難度低,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參與度。
2.提升問。這是促使學生從感知能力向分析、比較、概括能力飛躍的重要環節。它需要教者基于文本,站在高處,設計出一組有體系的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旨在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提升問能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英語課堂的品質。
3.拓展問。這是對學生抽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拓展式提問重在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話題進行深入性的思考。這類提問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學生將已學知識融會貫通,并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展問基于課堂,同時又高于課堂。
有效的課堂提問,絕不是簡單地由以上的一種提問構成。需將基礎問,提升問,拓展問,三者完美融合,建立系統的問題體系,做到厚積薄發,才能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的提升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以譯林版《英語》六上 Unit 7 Protect the Earth為例,story time部分內容貼合時事主題,但文本內容較多。首先教師需要立足文本,解讀教材,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利用課堂提問促學習生成?!叭阶摺钡恼n堂提問,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初讀,教師可以通過信息題,讓學生快速了解文本。To protect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Why should we save water / energy / trees and how? Why shouldnt we use too much plastic and how? 通過文本閱讀,學生可以相對輕松地獲取問題答案,以答案構建文本框架,進而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理解。這樣的課堂基礎性提問,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加課堂學習的參與面。在文本學習后,教師提出問題:How to protect the Earth?這是一個基于文本,相對開放的問題。其本質是檢查學生文本掌握程度,在某種意義上,相當于教學的常規活動——復述課文。學生可以從某一個方面,或從多角度闡述對于保護環境的看法和建議。在此過程中,為了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基礎性提問,幫助學生回憶課文內容。不同的個體,能力不一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就其中某一個方面或四個方面進行闡述。立足基礎,提升能力,基礎問做鋪墊,能力問促發展,借助How to protect the Earth?的東風,學生的能力有了第一次飛躍。在文本學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To protect the Earth, what should we do? What shouldnt we do? Why? 學生可以借力文本內容,歸納概括,也可以高于文本,進行創新發展。 鑒于學生的詞匯量,教師可以通過追問的方式,協助學生進行語言的輸出。這一步拓展問是以基礎問和能力問為基礎,學生只有在前面兩個環節的鋪墊下才能有一個完美的飛躍。堅持課堂提問的層次性,符合《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要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三、提問要有指向性和目的性
指向性和目的性是有效提問的根本原則。有效提問涵蓋了課堂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旨在完成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教師要自問:應該怎么問?為什么要這么問?教學設計中的每一個提問都要服務于教學主題,指向教學目標的完成。譯林版牛津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會有不同的板塊,板塊之間有連續性,但是板塊內容的指向性不盡相同。教師需要根據課型特點,以問題促技能,在板塊學習中,促聽、說、讀、寫能力,構建不同的知識體系。
四、提問要有靈活性
靈活性是有效提問的關鍵原則。實際教學過程與課堂預設會有差異。不同的思維個體,所產生的答案不盡相同,教師要適時而動,依據個體,改變提問方式,可由簡單的師問生答,變成生問生答,生問師答;由單一的提問變成追問,探問。尊重學生的話語權,理解學生的表達欲望,探究學習的深層次意義。
海森堡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提升課堂效率,引發學習熱情,激發思維智慧。因此,教師要基于學情,立足課堂,有效提問,提升小學英語課堂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謝安華,王麗,李隆.以問題為導向分層設計教學活動[J].江蘇教育,2018(57).
[2]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06).
[3]沈勤英.關注課堂提問,轉變教學行為[J].吳江教育,2013(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