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從細處著手,打造小學數學品質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細節在一定時候對于事物的整體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很多時候往往是一些細節的東西能夠決定成敗,在教學中也一樣,老師往往需要從細節入手,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具體實例談談如何從細處著手,打造小學數學品質課堂。
【關鍵詞】細節 小學數學 品質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45-01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學校教育也越來越注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的培養,也就是說,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之外,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門需要一定思維能力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進行一定的思考和推理,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打好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從細節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數學。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如何進一步打造品質課堂呢?
一、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边@句話告訴我們在做事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只有做了充足的準備,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好。在學習中也一樣,需要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只有讓學生提前熟悉了要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減少學生在課堂上花費的時間,老師也可以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給學生講述更多的內容,因此學生提前做好課前預習,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說,在學習青島版小學數學課本中有關于圓的知識的時候,學生需要通過預習,了解到圓的一些基本性質,同時要記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要能夠理解這個公式中各個參數所代表的含義。這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于這部分的內容就可以不做詳細講解,可以給他們講一些相對比較難懂的知識點。在最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還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前預習的任務,這個時候老師就需要做好監督工作,可以將課前預習布置成一項課后作業,明確列出學生在預習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在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的時候,可以采取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抽出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一起來分享一下自己的預習情況,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數學學科需要提前做好預習,其他學科也需要,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這樣有利于更好地從細節入手,打造品質課堂。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指的就是學生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采取的合作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了解別人的思考和學習方式,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學習方式。并且從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需要和他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學會與他人合作,能夠發揮“1+1>2”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比如說,在學習青島版小學數學課本中有關于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的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其他學生進行發言的時候,小組其他同學需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答案,將別人的思路和自己的相對比,看哪些內容是別人想到了而自己還沒有想到的,這些就是自己在思考的時候需要學習的地方。在小組發言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盡可能多地說出一些答案,不要害怕說錯,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同時,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學習和思考方法,有助于自己思想方法的訓練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式,通過有效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數學的教學需要注重細節,從細節入手,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等方式來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的細節。
參考文獻:
[1]楚慶.細節入手以小見大——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觀念更新的探究嘗試[J].考試周刊,2018(73):81.
[2]張曉珍.注重細節,優化教學——論細節教學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8(12):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