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高效課堂彰顯“教基于學”的理念,時時處處當以兒童的即時學情為參照,根據學生現場學習狀況靈活變動,適時調節學習氣氛,適當調整教學思路,適度調控教學進程,以利于兒童的學,更好地實施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打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165-02
在短短40分鐘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既要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又要引領學生學習新知識;學生既要在教師的點撥下自主探究知識,又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堂練習……40分鐘的課堂,每一分鐘都要有所安排,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預設,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即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師生盡可能多地共同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一、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學生開始接受小學教育的年齡在6周歲左右,該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故事的興趣比公式的興趣大的多,因此,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開始之前讓學生先了解該節課程涉及到的歷史故事,讓學生不要認為數學是很難理解的課程,讓學生在更加放松的心態中去完成教學任務。傳統教育中,數學教師都會給學生大量的題目來鞏固知識點和公式,部分學生在還沒有完全理解課堂內容時就開始做題,答案準確率肯定很難得到保障。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讓學生先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再開始做習題。同時,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提問和解疑的時間,教師在和學生的問答互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度和敏感度。
二、精心引導,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其有效性的引導,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藝術教學的方式。例如,在比較數字大小的教學中,在現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用道具,如用實物代替抽象的數字,引起小朋友們的學習積極性。如進行用字母表示數的學習時,教師沒有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而是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唱了一首兒歌———《數青蛙》,開心地唱完歌后,筆者向學生提問:“誰能告訴老師,如果我們想用某個符號來表示青蛙的個數,并且要將所有的青蛙都表示出來,應該怎么辦?”教師的話很快就引起了學生的討論,他們的思路也由此打開,紛紛想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來嘗試解決問題。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了問題的解決中來,課堂氣氛變得異?;钴S。經過討論,學生發現用字母來表示青蛙的個數是非常實用的。于是,教師又向學生提問:“你們覺得用哪個字母表示青蛙的個數才好呢?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學生又展開了新一輪的思考、討論與探究。教師順勢利導,邊說邊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用字母表示數?!?
三、教師要精心做好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必須熟悉教材,領會教材的意圖,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把教材變成自己的東西,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其次,教師必須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對于打造數學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以避免課堂教學中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可以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編寫導學案及備課從了解學生入手,學習不是學生被動的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在他們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知識的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前對學生摸摸底,針對其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結構的建構與重組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另外,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要充分考慮自己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認真設計與學生有效的互動,把自己也融入到課堂之中,融入到學生之中。
四、增加交流、互動,提高學習效率
提高課堂效率的另一重要方法是促進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包括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首先要求師生間關系和諧融洽,老師不能擺出成年人的姿態,否則學生對老師敬畏會使學生不能平等地和老師交流。同時,老師也要盡量激發學生思考,這樣學生才能提出問題,進而與老師交流。比如,老師根據學生對至少的把握程度提問。提出的問題不太簡單,也不能太難,比如在學習了能被2、5整除的數的規律后,老師就在課堂上提問“你們說245能被5整除嗎?”“那么能被2整除嗎?”。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要促進。比如我自己就將學生5人分為一組,讓他們在我教完至少內容后在一起交流分享所學到的知識。有時我也會出一些題目,讓小組一起討論解法,然后每個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最后最好的小組會得到文具獎勵?,F在的社會越來越強調合作共贏,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培養同學們合作的思想。加強互動交流,不僅可以使課堂高效化,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合作、自信的品質。
五、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意識。首先,對于一些問題教師在講解的時候要做適當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而不要面面俱到,使學生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下,失去自主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數學,在遇到實在難以克服的學習障礙時,再向教師和同學們請教,這樣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做有效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更深入地探究數學知識,提升學習的效率;其次,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讓學生真正擁有學習的自主權,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內容和任務的設計中密切聯系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問題的解答。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不斷學習與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努力尋求更多有效的策略與方法,從而真正構建高效課堂,使小學數學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唐嬌嬌.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22+25.
[2]李峰.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評價的改革模式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