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營造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效課堂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一旦遇到具體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經常不能如愿。這主要與教師以往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提出了更多的教學要求,面對新教材,教師過去的課堂教學方式明顯不適用于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因此要想有效的營造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數學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48-01
在過去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數學教師只注重數學課堂知識的灌輸,更多地強調的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習慣引導學生按部就班地利用既定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卻忽視了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及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不到成功,也就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失去了興趣,最終不利于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精心備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應當對所要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游刃有余。首先,教師應當從備數學教材開始,在備課之前應當充分的了解數學教材的內容,并合理地使用數學教材,進而有效的結合學生具體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促使數學教材內容更好地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服務,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其次備學生,了解學生當前的數學學習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經驗,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脫離的現象,并有效的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數學課堂教學內容,進而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生帶入到數學課堂中去,并引導學生投入到數學課堂知識學習中去,為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大數的認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從教材內容出發,了解到數學教材從中國人口的數據出發,引導學生初步的認識大數,然后考查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從學生已有的數學學習經驗出發,學生已經具備數字的認識能力,但是大數是初次接觸,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已有的小數學習經驗出發,然后在此基礎上引申出大數的認識,進而為學生以后的數字的運用奠定基礎。
二、利用信息技術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信息技術能夠集聲音、圖像與文字為一體,并將數學教學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有效的吸引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注意力,同時也為數學課堂的教學增加了趣味性,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集中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并全面的優化數學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具體的認識到數學知識,將對于小學生而言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促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的活潑。
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將三角形抽象出來,引導學生認識三角形的相關基礎知識,讓學生正確地認識三角形的頂點、邊、角與高,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優化教學過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策略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想構建小學高年級高效課堂,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轉變過去單一的教師講課教學模式,實現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體現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同時也能全面的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首先課前導入環節,高效的數學課堂需要一個良好的課前導入,如果教師在導入環節沒有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那么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就沒有辦法進行下一步的教學活動。其次利用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事先預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學會思考,并主動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真正地做到高效的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最后,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畢竟學生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還需要將學生團結起來,共同探究數學問題,進一步加大學生的探究力度,保證高效的完成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構建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并精心地備課,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全面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鄧霞.淺談如何營造小學中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8(32)
[2]郝建宇.如何創建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學習(中). 2013(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4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