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打造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面向基礎教育改革,探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與發展,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目標與學生實際需求,構建教育信息化環境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模式,以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技能,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培養學生信息素養、自學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9)15-0035-02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缺少以信息技術為認知工具促進其他學科學習的內容,缺乏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及學生生活的聯系。也就是說,當前的課程內容在利用計算機技術方便學生對其他科目的學習、聯系日常生活,以及培養學生對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興趣和愛好方面,比較缺乏。
1.信息道德文化教育內容匱乏
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網絡上出現了詐騙、盜竊、犯罪、垃圾信息充斥等現象,學生容易受到這些未經過濾的信息影響,帶來不良的后果。教師較少針對網絡上的信息作出引導,只粗略講解計算機的安全使用和網絡的道德安全等章節。
目前很多孩子沉迷于網絡和網絡游戲。對于思想道德觀還處于發展期的中小學生而言,如果計算機課程以及授課教師缺乏對學生對于互聯網各種信息的健康使用的引導,后果不堪設想。筆者認為重視道德文化教育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要。
2.教材落后,課時過少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規定,信息技術課程在中小學階段的總教學課時應為70~140課時。但目前不少學校只安排信息技術課程開設一年且每周課時僅為一節,除去節假日休息,實際教學課時在30到35課時,與規定相去甚遠。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編寫也有不少問題,目前的信息技術教材版本雜亂,內容重復、千篇一律,軟硬件信息版本太舊(例如2009年的教材居然出現了目前高端CPU是奔騰4這樣的明顯錯誤),多媒體和網絡僅僅是教育信息化的裝飾,學生難以接觸權威專業的基礎計算機信息技術教程,信息技術水平難以提高。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問題的成因
1.學生的信息意識不夠強
很多時候,學生只是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并沒有把網絡作為獲取信息的工具來使用。對于這一點,筆者認為教師在給予學生自由使用計算機時間的同時可以布置一些可選的課堂小作業幫助學生加強對計算機及互聯網應用的興趣和了解。例如,以最快的速度搜尋教師提出的某些科普問題的答案等。
2.教師自身信息素養不高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具有特殊性的學科,要求教材和教師與時俱進。而根據筆者的了解,需要教授學生基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師,大部分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生,自身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水平應該是足夠的,但有部分教師缺乏對發展速度一日千里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長期跟蹤和研究,不能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導致在給學生授課時未能對教材上的錯漏進行糾正。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學科,在如何更好地教授學生方面畢竟沒有像其他基礎學科多年累積下來的教學經驗,這也導致教師授課方法的良莠不齊。
三、打造中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對策
1.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濃厚興趣
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課堂導入要新穎,要創造情境,啟發學生,適時提出學習任務。導入可以用對比展示法、觀察法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設置任務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生活、愛好等。為了完成任務,學生要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解決后,成就感會驅動他們提出新的任務,主動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提倡個性張揚的今天,學生們都愛把寫紙質的日記變成寫網上博客,愛把放在柜子里的相片變成上傳網絡空間供親朋好友們分享的圖片。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到圖片軟件時,教師可以以“怎么制作一個個性化的博客”來吸引學生,還可以搞相應的評選比賽等。
2.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同步教育
當前學校安裝了一些綠色上網軟件來阻止或者過濾掉一些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影響的網頁,筆者覺得沒必要一刀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學校一些管理人手不太夠的機房,或者家長不在家、學生可以“自由”地上網的地方,還是建議安裝綠色軟件的,但如果是在平時的課堂里,其實教師通常都會安裝監控軟件,可以看到學生每臺機子的畫面,如果讓學生“自主”地上網,有時候反而有利于發現問題,及時地進行教育。而且很多綠色軟件都存在缺陷,反而阻止了學生對一些國外網站的瀏覽,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探索的興趣。我們要注重學生的情感,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不能夠一味地否定他們上網娛樂,要教育他們學會找到一個平衡點,寓學習于娛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
3.創新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固有學習思維
信息技術教師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尋找能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當前的信息時代,學生人手一臺電腦上課的情景并不少見,但是筆者僅僅建議高年級的學生使用此方式。如某小學近年來都會招收2~3個網絡班,但其反應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好,不適宜太早使用超前的學習模式,還是應該先在學校接受較系統的信息技術基礎教學。筆者覺得這種網絡實驗班可以在中學里面試行,尤其是針對高年級學生。現在所有學科的教師都具備信息技術能力,他們也可以上網找最新的教學信息備課,利用PPT、Paintshow等軟件進行教學。這些教師也可以對帶電腦上課的學生進行學習指導。學生除學習到相應學科的知識外,還可以通過實操學習不同的軟件操作。現在教育領域都提倡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能通過個人電腦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資料,隨時獲得最新資訊,把電腦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其實這些都說明了信息技術教育與社會進步密切聯系,信息技術教育不僅僅依賴學校課堂,還滲透到生活中的其他領域。
四、結語
無論是在教師自身、學生還是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方面,現代信息技術課程都還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關于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諸多問題,本文只是略有涉及,更深入的研究還留待以后。
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類獲取、處理大量信息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現代人必須會使用這種工具,有靈活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這是我們在信息社會生存的必要條件。
[ 參 考 文 獻 ]
[1] 許立新.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的幾點思考[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73-74.
[2] 張寧.基于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 學周刊,2015(16):158.
[3] 侯雙雙. 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126-127.
[4] 湯正.論如何構建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20):195-196.
?。ㄘ熑尉庉?nbsp; 周侯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0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