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實現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一古訓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簡單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充分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信息技術課程與其它學科相比,由于其特殊的教學環境,學科地位,要實現高效課堂難度較大,文章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如今的校園教學環境,淺談幾點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建議。
  關鍵詞:興趣;情境;高效課堂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對所有學科而言,興趣是學生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有了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才會主動、積極、熱烈。我們習慣了將知識單向傳輸學生,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因。
  1、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驟,奠定了整堂課的基調,“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創設學生熟悉或喜愛的學習情境,如在《圖像信息的采集與加工》中介紹圖像合成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準備自己的照片,以展示某一學生照片與風景照合成的圖像導入,激發學生學習利用photoshop處理自己照片的興趣;在小報制作時,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素材的搜集和制作。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而言,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對于難以理解的、不便于學生接受的知識點,一般采用游戲導入法,在游戲中滲透要學的知識,學生會在不知不覺、積極主動探索問題中掌握了原理。例如,教學生“認識鍵盤”這一課時,我先用“金山打字通”自帶的游戲──警察抓小偷,讓一位學生扮演警察,我扮演小偷。出示比賽要求:警察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抓到小偷。學生總是抓不到我,因而產生疑問:“怎樣才能提高打字速度?”此時教師點題: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有一個規范的指法,盡量能做到盲打。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學起來就會認真。上完這節課后,我讓學生養成一種每節課上課前用5分鐘進行指法訓練,經過一學期、一學年的堅持,學生指法有著突飛猛進的進步,再玩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青蛙過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
  2.將分散的任務串成課堂的主線。實踐證明,學生在完成一個個比較有趣的學習任務時,他們會非常專心致志,樂此不疲。教師設計的任務應該充分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能有效的達到教學目標。任務設計應該由淺到深,富有層次性,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創造性。
  3.充分利用小組合作,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以及新的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從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那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倡導實施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分組時應充分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將不同層次之間的學生搭配在一起,讓學優生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在完成學習任務后主動幫助學困生可以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成就感,提升他們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興趣,而學困生可以更方便地完成課堂任務,長久以來可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組與組之間要實現資源共享。
  二、充分利用學科特色
  毋庸置疑,學生的學習負擔很重,平時忙于語數外等各項學科的學習,信息技術因為其學科特點,讓其成為學生枯燥學習生活中的一扇窗戶,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科特色,讓信息技術課程更好地為其他學科服務。信息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論是看電影,聽音樂還是上網查資料,瀏覽網頁,都可以成為教學課堂內容。如在《搜索引擎》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最新的新聞事件,可以讓學生搜索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課堂中放松自己,緩解壓力。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就學科地位而言,信息技術老師其實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因為學科地位使得信息技術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課堂上,新課改以來雖然學科地位有所上升,但還是不能與其它學科相比,這一切對于師生關系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首先信息技術老師自己要更新自己的觀念,課上課后增加與學生的交流機會;其次,要更加“寬容”學生,因為其特殊的課堂環境,學生可謂是小動作不斷,不能一發現就嚴懲,而是需要以引導為主,當然教師應當因材施教,鼓勵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只有面向全體、關注差異、鼓勵個性,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民主和關愛的氛圍,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
  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對信息技術課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再滿足于僅僅依靠電腦,多媒體、移動端、微博、遠程網絡、微課等等新鮮詞語充斥著我們的課堂,信息技術老師也要隨著時代發展,成為各種各樣的技能能手。如現在應用很廣泛的微課,它將課堂從校內拓展到了校外,學生利用微視頻可隨時隨地自主學習,鞏固知識點,但是它要求老師要學會利用相關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信息技術老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點剪成一個個的小視頻,通過自己的加工,提高趣味,利于學生課外學習。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也從以往的面對面轉到了利用微信群,客戶端app等形式,利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問題的及時解決。
  五、充分利用多元化評價機制
  每一位教師在評價方面都要敢于創新,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講究評價方法,要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偏遠的農村學校,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學生缺乏自信,學習習慣差,所以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1.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由教師組織學生自主進行,教師事先提出要求,學生最后對自己完成的作品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標準進行評價,總結自己的學習心得。
  2.學生互評
  學生互評是在自評的基礎上完成的,主要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學生通過互評能夠了解到自身不足,加以改進。
  3.網絡評價
  網絡評價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將優秀作品放在個人空間或者校園網上,學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瀏覽,對自己的作品加以改進。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作為發展性教育,是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主陣地,我們應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深入教學研究,探索適合自身的教學模式,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為依據,堅持課程改革和創新精神。實施素質教育,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是一個長遠話題,需要我們不斷求索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
  [2]謝嫵楊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培養學生信息素養[J],教育探索與實踐,2008年第12期
  [3]吳南.促進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形成的幾點實踐和思考[J].吉林教育,2011(16).
  [4]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