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建設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不斷地深化以及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初中英語課上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況,豐富教學內容,擴展學生視野等等,它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積極意義,因此教師如何更為充分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打造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就成了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應用策略
  一、 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是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建設高效英語課堂的關鍵所在。就拿課程導入環節為例,以往教學課題上教師總是開門見山地讓學生拿出課本翻到新課,然后開始單詞、語法、閱讀的講解,這樣單一枯燥的導入方式會讓學生將英語學習完全視為一項任務,被動的學習難以真正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而如果采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比如用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小短片、音樂或者展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動畫等,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新授知識轉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聲畫一體的優勢牢牢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們在講到“月份”的英語表達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the months”這首英文歌,讓學生在舒緩輕快的旋律中跟著一起哼唱,從而幫助學生學習鞏固一到十二月的單詞。再比如我們在學習
  “Whats this is English?”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日用品,如背包、鞋子、衣服等,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介紹,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切身體驗。
  二、 利用信息技術加大課堂教學容量
  在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總是以教材為中心,為學生講解傳授教材中的知識,對于課外知識內容涉及得比較少,除了講書上的文章就是講試卷上的試題,學生的視野、思維容易被禁錮在狹小的范圍內,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拓展課堂教學容量,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教師可以以網絡資源為依托,利用網絡收集整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的課外資料,將其應用于課堂上,既為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擴寬學生視野,有助于學生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比如我們在學習“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在網上收集一些西方國家的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事例、他們成長的背景文化等等,在課上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除了老師在備課時利用網絡資源盡可能地豐富教學內容以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多通過網絡閱讀一些英文文章、多收集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比如我們在學習了有關于西方節日的文章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找一找西方過節時都會舉行什么活動、有什么風俗習慣,再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三、 利用信息技術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隨著課改推進而逐漸深入人心的教育觀念,只有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傳統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有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才會張嘴說話,學習總是處在被動的狀態。新課標下的高效課堂,是需要保證英語輸出量的課堂,是學生充分參與的課堂,利用信息技術改變過去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比如我們在學習“What should I do?”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有關于樓房鄰里之間矛盾沖突的小視頻,視頻中每層住戶的行為都會給鄰居造成不良影響,讓學生觀看視頻留意視頻中的英語對話,以此幫助學生通過自學掌握相關句型的表達方式。再比如我們在學習“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不同風格的英文歌曲,讓學生選擇自己的歌曲風格用英語為大家作介紹,給予學生更多的自我表達的機會。
  四、 利用信息技術讓英語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
  許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只是局限于英語課堂上,課下完成了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便很少在開展英語學習,然而單單依靠有效的課堂時間和課下作業是難以實現促進英語能力發展的目標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英語碎片化學習的習慣,而這個習慣的養成,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幫助自己。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初中英語學習網等類型的學習網站,或者扇貝英語、英語流利說、百詞斬等英語學習App,讓英語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學生養成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好習慣,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才能在課上更加積極投入地參與課堂學習,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 利用信息技術完善課堂評價方式
  課堂評價的目的就是要借助評價的形式,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體會到進步與成功的意義,并在正視自身能力的基礎上,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從而實現英語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但是在具體的英語課堂實踐中,大都采取的是總結性評價的模式,即通常所講的期中考試與期末
  考試等,這同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課標精神相去甚遠的,根本無法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端正認識,采取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方式,借助學生的自評和互評,進一步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學生的平常表現,作業情況以及隨堂小測等各種活動中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極大地縮短了教師在課堂評價中記錄時間,也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在計算機中設計相應的評價表格與程序,每次在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是有其他的表現之后,都借助計算機的評價系統進行記錄和評價,或者是小組學習之后,也可以通過評價系統將小組成員的表現和小組的表現記錄在冊,并經由計算機系統的統一整理和計算后,展示出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學習狀態和表現情況,為教師調整教學計劃和關注學生發展提供了有效依據,也為激勵學生進步創造了條件。
  總而言之,教師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為學生營造更為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以及完善課堂評價也對延伸英語學習活動起著積極的作用,從而推動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張玥.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建設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中華少年,2016(2):264-265.
  [2]李小燕.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6(8).
  [3]林玲.關于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探討[J].校園英語,2017.
  作者簡介:李惠琳,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第六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851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