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教育已經全面迎來了信息技術時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了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課堂的應用,以解決一系列物理教學矛盾,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物理;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信息技術,是處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一項技術,應用領域廣泛。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教育領域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提供書本所沒有的信息,拓寬知識獲取渠道,增長學生見識;又比如,信息技術可以動態、圖象展示文字信息,使知識學習具象化;等等??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教育離不開的輔助手段。因而,作為一門抽象性強、知識難度大的學科,高中物理也應該盡快適應信息技術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提升物理教學品質。
一、制作主題微課,突破難點知識
由于邏輯性、抽象性較強,高中物理課堂存在大量的難點知識,像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等都令學生大為頭疼,導致學生喪失物理學習興趣和信心,物理課堂死氣沉沉。因而,突破知識難點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關鍵。但是,由于傳統課堂教學輔助工具有限,教師并沒有好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F如今,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制作主題微課突破難點知識。眾所周知,微課是一種短小精悍的視覺性知識解讀工具,兼具跨時空、反復學習的特性。所以,制作主題微課可以使抽象知識具體化,降低難點知識難度,突破難點,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教學“力的分解”時,“確定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是本節課的難點知識,影響著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構建高效課堂,我制作了主題微課。微課內容如下:
首先,構建一個問題情境,即,在一斜坡和墻面之間有一個圓球,問圓球所受重力效果如何?從重力作用效果如何分解重力?其次,就問題進行分析,促使學生經歷“力產生作用效果”的過程,得出分別作用于斜坡和墻面的并過小球與其接觸點方向的兩個力;然后,動態演示力的分解過程,得出兩個力可以等效代替重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觀看主題微課,學生對于“確定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了解決與“力的分解”有關問題的能力。所以,信息技術下的主題微課可以突破難點知識,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二、善用電子白板,高效學習知識
在傳統的“灌輸式”物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缺少思想交流和方法溝通,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為什么這么說呢?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呈現方式具有書寫、拖曳、繪圖、突出重點等功能,為師生互動提供了有利環境,可以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物理學習,從而高效學習知識,構建高效課堂。
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三定律”時,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效學習物理知識,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實施了物理教學。比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特點”這一知識點,首先,我利用繪圖功能繪制了一張“物體作用于桌面”的圖片,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分析作用力,了解學生的學習問題,找到教學切入點;其次,在解讀“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區別”時,我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及時標注學生的反饋信息,和學生進行問題的探討與交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交互式電子白板強化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實現了高效學習知識。所以,信息技術下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可以構建高效課堂。
三、妙用動態模擬,培養物理情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很少有學生具備物理學習興趣。所以,物理成為了高中教育比較難的一門學科。那么,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學習物理呢?主要原因在于:物理知識過于抽象難懂,學習索然無味?;诖?,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構建動態模擬課堂,將晦澀的物理語言轉變成生動的物理畫面,引導學生感知物理學科的魅力,從而培養物理學習情感,生成物理學習興趣,進而積極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例如:在教學“電勢能和電勢”時,由于電勢能與電勢看不見、摸不著,學生與物理知識產生了一定的距離,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而為了激發探究欲望,我將電勢能與電勢知識變成了學生能夠感知的畫面,培養知識情感,自主學習知識.在動態模擬的過程中,學生“目睹”了物理世界的神奇,培養了物理學習情感。所以,信息技術下的動態模擬可以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四、巧用網絡資源,增強發散思維
與初中物理不同,高中物理知識較為深廣,對學生物理素養要求較高。但是,在傳統課堂上,學生主要通過教材和教師兩個渠道獲取物理資源,所獲取的有限知識制約了學生前進的步伐?,F如今,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強大的網絡資源向學生海量傳輸物理信息,拓寬學生物理眼界,從而發散思維,創造性地學習物理知識,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例如:在教學“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時,就“回旋加速器”這一知識,我進行了拓展,增加學生知識量,促使學生發散思維,有效學習回旋加速器。首先,利用網絡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回旋加速器的運用,掌握回旋加速器對于生活生產的作用,加深理解;其次,總結與回旋加速器有關的問題,像“在回旋加速器內,帶電粒子在半園形盒內經過半個周期所需時間與哪些量有關”等問題都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回旋加速器的認識。而通過網絡資源輸出,學生達到了“回旋加速器”知識積累量,實現了質變,提供了發散思維條件,提高了教學質量。所以,基于網絡資源的信息技術可以構建高效課堂。
總之,信息技術是推動高中物理教學進步的重要工具。因而,教師要積極發揮信息技術效用,解決物理教學問題,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陶廷標.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應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6,(26):135.
[2] 周志平.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B版,2013,(9):74-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2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