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推進,構建高效課堂蔚然成風。然而,不少物理教師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總是出現種種問題。如: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不能充分活躍課堂氛圍,不能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有鑒于此,物理教師需要深化課程改革,汲取全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從而為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物理;備課;情境
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不僅是對“校本革命”的回應,還是對新課標理念的踐行。教師在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汲取新課程標準,但不能囿于此標準,應該充分摒棄陳舊教學模式,絕不能因循守舊。本文就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展開以下剖析。
一、細致入微地備課
沒有良好有效的備課,就沒有精彩高效的課堂。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時候,應該注重備課環節,把備課工作做充足,做精致,做完善,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不少初中物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僅僅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教案的設計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把握與分析。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那么這就會使實際的教學不能符合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有鑒于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從備教材、備學情、備方法等多方面切入,不能顧此失彼,不能以偏概全。
以《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解讀與精細分析。其次,教師在解讀與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如下:對歐姆定律的定義進行分析與理解,可以依據歐姆定律和電路的特征,分析不同類型電路中電阻的關系。 掌握等效電阻的意義。教學重難點是:掌握歐姆定律的概念、表達式以及變換式。再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串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也掌握了電阻上的電流和兩端電壓的關系。學生需要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對電阻的串聯與并聯等內容進行分析與理解。最后,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問題:假如已經知道電壓以及電流,如何求出電阻呢?如果已經知道電流以及電阻,那么如何計算電壓呢?總之,教師把備課工作做得細致入微能夠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適宜的情境
情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精髓所在。缺乏情境的課堂教學往往不能產生高效的效果。一方面,這可能會使學生獲得“1+1<2”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這還可能會使教師不能高效地完成授課計劃與授課任務。此時,教師若能把兼具場景美與造型美的情境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就有利于解決這樣的問題。這不僅能使課堂教學變得精彩鮮亮,還會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有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積極地利用情境教學法,以此助力高效課堂的構建。
以《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各種各樣的聲音,并讓學生說一說聽到了哪些聲音。于是,有的學生說:“我聽到了飛機轟鳴、流水潺潺的聲音。”有的學生說:“我聽到了鋼琴聲、二胡聲、琵琶聲等等。”還有的學生說:“我聽到了鳥鳴聲、狗吠聲、雞叫聲等等。”還有的學生說……其次,教師對學生說:“悅耳的聲音使我們心曠神怡,嘈雜的聲音使我們心神不安。那么各種各樣的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又是如何傳播的呢?”這樣的問題情境一下子點燃了學生的探究欲。再次,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聲波”等知識進行探究??傊處熢凇堵曇舻漠a生與傳播》教學中,通過創設不同類型的聲音情境、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充分點燃了學生求知的火花。
三、組建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不能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討論的方式獲取知識,那么學生就不能從根本上消化吸收這些知識,也不能真正地把課本上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物理教師應該自覺地改變灌輸知識的方式,而把小組合作學習與物理課堂教學融合起來,把學習的主動權賦予學生,使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探究,使學生在小組內部就難點問題,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如此一來,這勢必會使學生由理解物理知識上升到掌握物理知識,也勢必會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以《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下面,請你們在小組內就這一內容進行共同討論?!逼浯?,各個小組的學生對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這一內容進行討論。再次,在第一組中,有的學生就電流的定義式進行發言,有的學生就電流表的特點以及連接規則進行進行發言。在第二組中,有的學生就如何設計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的實驗進行發言,還有的學生……總之,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在相互交流,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充分理解了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綜上所述,高效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的福音。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細致入微地備課、自覺主動地創設情境、科學合理地組建小組活動等方式,有效地優化了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從而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進而使物理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胥彤雯.淺議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9(06):55-56.
[2]胡春霞.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59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