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目標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僅僅強調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方面的作用,而是將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初中是學生接受規范性物理教育的開端,課堂教學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學生理解和獲取物理知識的質量。構建高效的課堂已經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師所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本文就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路徑
前言: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教育目標,教師應該對高效課堂的概念形成清楚的認知,這樣才能找到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和路徑。高效課堂主要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形成更加透徹的理解。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對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深入探究,按照初中生的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一、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
要想實現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目標,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思想觀念的角度進行革新,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減輕學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盡量將課堂的時間高效的利用起來。首先,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講解的過程轉換成激發學生的質疑意識,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真正參與到物理知識探究過程當中。其次,針對初中生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當中。例如,教師講解到“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準備兩支蠟燭,將其點燃,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向兩支蠟燭的中間吹一口氣,那么火焰的傾斜方向是什么樣的?”通過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到講臺上自己實驗一下,根據實驗現象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二、靈活掌握課堂教學的時間
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每節物理課堂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教師能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將其充分利用起來,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教師應該利用一點時間實施新課導入環節,利用一些生動的物理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將新課的內容導入到課堂當中。例如,教師講解到“運動和力”這個部分時,會涉及到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牛頓在劍橋大學被蘋果砸到頭,從而研究出“牛頓定律”的小故事,將本章節的內容導入進來。其次,教師應該合理把握微課播放的時機和時長,使其能幫助學生歸納本章節的學習重點。最后,教師應該留出一些時間作為課堂練習,達到使學生鞏固物理知識的目的。
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理念
實際生活中包含很多與初中物理教學相關的現象和知識點。將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工具和載體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理念,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生活經驗或者觀察到的生活現象參與到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1]。例如,教師講解到“物態變化”這個部分時,涉及到“蒸發”現象,教師可以準備一點酒精和棉簽,為學生模擬生活中體檢抽血之前醫生在手臂上擦拭酒精的情境,當教師將酒精擦拭到學生的手上,學生會產生涼涼的感覺。出現這種感覺的主要原因是,酒精在蒸發的過程中會吸收熱量,使學生感受到涼爽。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也涉及了蒸發現象?
四、開展以合作為形式的學習活動
新課改政策的核心內容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在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指導下,初中物理教師可以積極為學生開展以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能形成更加深刻的記憶[2]。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僅僅能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講解到“串聯和并聯”這個部分時,教師可以對班級的學生實施科學分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發一些實驗學習用具,比如,電線、小燈泡、開關、電池等,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別連接兩種電路,并探究這兩種電路連接方式之間存在的異同點。學生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二次分工,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實驗和學習任務。不同的學生能提出不同的觀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當中。學生在動手操作以及研究的過程是其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的過程。
五、重視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
初中物理教師要想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不僅應該采用較為生動的方式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還應該重視優化教學過程。教師應該對每次教學成果以及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在不斷查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中,實現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標。教師應該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批改學生的測試卷以及課后作業,及時對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情況形成深入的了解,從而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反思,比如,課程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從而為自身調整教學模式提供依據[3]。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為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提供推動力,從而更好的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結論: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和生活現象為基礎的課程,對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指導作用下,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靈活掌握課堂教學的時間,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理念,開展以合作為形式的學習活動,重視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通過本文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路徑展開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為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馬明琳.初中物理“導、學、展、點、練”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以《平均速度的測量》為例[J].華夏教師,2018(14):60.
[2]潘云華.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實施路徑和選擇[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5):68.
[3]宗先柳.關于構建高效初中物理課堂的幾點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5):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