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容錯糾錯機制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容錯糾錯機制是黨中央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為激勵新時代改革創新中擔當有為的干部而提出來的,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容錯糾錯機制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又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中國特色,是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治國理政中的又一創新。
  關鍵詞:容錯糾錯機制;馬克思主義哲學;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6-0059-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比蒎e糾錯機制是新時代推進改革創新的必要舉措,也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提出的具有豐富哲學意蘊的創新機制。黨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既促進了黨和國家的事業不斷向前,同時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進程。因此,探討容錯糾錯機制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蘊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價值。
  一、容錯糾錯機制對辯證唯物論的遵循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同時物質世界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人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所以必須做到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容錯糾錯機制以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堅持從改革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機制。
 ?。ㄒ唬┤蒎e糾錯機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決定意識這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實際工作的基本問題。容錯糾錯機制就是從客觀實際出發,為了解決客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當今我國改革進入攻堅區、深水區,需要有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干部挺身而出。但是,改革是一次沒有模板沒有參考的探險,在探險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無法避免的失誤。為了讓銳意進取的干部能夠在改革創新中放下包袱、解除顧慮,應該容許他們在一定范圍內犯錯,給予他們更多的包容和支持,幫助他們及時認識到錯誤并糾正錯誤。因此,從這一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勢在必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制定出切實可行、積極有效的容錯糾錯機制,為改革創新助力。
 ?。ǘ┤蒎e糾錯機制的建立要做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是人們可以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規律、利用規律造福人類。馬克思曾說:“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1],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是有規律的,但是這個規律不是現成的教科書更不是有具體操作的科學指南,這個規律是要我們在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中才能掌握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有觀念的束縛,也有利益固化的藩籬,更有難啃的硬骨頭。容錯糾錯機制就是要為干事創業的改革者保駕護航,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
  二、容錯糾錯機制對唯物辯證法的遵循
  質量互變規律是辯證法中的重要規律,量變是質變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體的、特殊的,因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容錯糾錯機制對容糾的范圍、尺度的把握,具體實施以及機制的建立、完善都始終遵循唯物辯證法的指導。
 ?。ㄒ唬┤蒎e糾錯機制把握質量互變規律
  事物的量和質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在度中得以體現。容錯糾錯機制在建立健全的過程中,什么錯可容可糾、什么錯堅決不容尤其要注意掌握其中之度。在干部隊伍里,大部分干部都是踏實肯干、積極向上,但也有少部分干部存在問題。容錯之度,必須精準把握,才能真正發揮出它本身的正向引導價值。對于那些在改革創新中缺乏經驗先行先試的錯誤、無明確禁止的探索性失誤、為了推動創新發展的無意過失,應當給予足夠的寬容和理解。但是對于那些打著改革創新旗號謀取私利、違法犯罪的錯誤,必須嚴肅追究責任。堅持適度原則,把握好容錯糾錯之度,確保容錯糾錯在紀律紅線、法律底線內進行。
 ?。ǘ┤蒎e糾錯機制具體制定和實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體的特殊的。只有如實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真正解決矛盾。容錯糾錯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具體到各個地方、各類干部、各個時段問題都不一樣,所以在建立完善這一機制的時候必須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國各地在落實中央政策的同時,必須具體分析自身的問題和實際,從而制定出符合本地的容錯糾錯機制。比如,廣東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創新容錯機制。其中規定,為體現“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精神,增加“法律法規未禁止的事項,鼓勵創業者在自貿試驗區進行創新活動”的規定。
  三、容錯糾錯機制堅持認識論的指導
  實踐決定認識,認識能夠反作用于實踐。同時,認識運動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從實踐中獲得認識,又將認識指導實踐,獲得新的認識,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又由認識到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容錯糾錯機制就是來源于改革的實踐,同時這一機制的建立又促進改革實踐的發展,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健全完善。
 ?。ㄒ唬┤蒎e糾錯機制把握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應該從兩方面來把握,一方面實踐決定認識,另一方面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盵2]對社會的認識亦是如此,容錯糾錯機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產生了干部積極性受挫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形成的科學認識。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也為認識提供了可能并促進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同時它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容錯糾錯機制這一認識來源于實踐,同時它也必須接受來自實踐的檢驗,只有將這一機制投入實踐,運用到改革之中,才能確定它的真理性與科學性。容錯糾錯機制是在改革實踐中形成的科學認識,并在新的實踐中逐步完善,科學的機制建立能夠保護銳意改革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推動改革實踐不斷前進。  ?。ǘ┤蒎e糾錯機制堅持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列寧指出:“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就是認識真理、認識客觀實在的辯證途徑?!盵3]認識運動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每一次循環實踐和認識都有新的形式,都會進入更高一級的階段。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改革在向前,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會遇到新的挑戰。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改革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黨就必須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變化,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形成新的認識,從而使得容錯糾錯機制更加完善。同時,容錯糾錯機制也能夠讓敢想敢干的干部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認識并改正自身的錯誤,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形成對改革新的科學認識,進而更好地投入到改革創新的事業中。從認識發展的規律來看,容錯糾錯機制的不斷實踐不斷完善才是這一機制保持其科學性的原因和途徑,只有科學先進的認識才能保持先進性,才能推動實踐往更高一級發展。
  四、容錯糾錯機制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導向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不僅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同時也回答了人民群眾和個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容錯糾錯機制的建立既體現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又體現了重視人民群眾及個人的作用。
 ?。ㄒ唬┤蒎e糾錯機制體現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表現在:一方面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具有決定作用,另一方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同時社會意識還具有相對獨立性。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區、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的難度和風險也在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在這一時期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全面從嚴治黨下,少部分干部產生了不作為、怕擔責的消極心理,導致改革創新受阻。當前的社會存在決定了我們黨必須采取措施,提高改革創新實干者的積極性,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進而產生了容錯糾錯機制。容錯糾錯機制為成為創新實干家的兜底利器,降低了改革創新干部積極干事的風險,這個科學先進的社會意識必將對社會存在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二)容錯糾錯機制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及個人的作用
  馬克思說:“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決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盵4]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在創造歷史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它并不否認個人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離開了每一個個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眾的作用。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觸及更深層次的利益,面臨的困難也不斷升級。為了能突破利益的藩籬推動改革向前進,就必須最大程度地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黨和國家為改革者撐腰鼓勁,就是尊重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的表現,也是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廣大黨員干部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只有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前進,才能促進國家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3]列寧專題文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5.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855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