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如何體現“中國化”特色的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縱觀實際,我們發現如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嚴重脫離現實等等。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未能充分體現“中國化”特色。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究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如何體現“中國化”特色。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中國化”特色
  在教育體制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教學發展的需求了。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就需要在具體教學中有效體現“中國化”特色,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給予學生別樣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度,從而使他們熟練掌握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
  1.有效體現大眾化特色
  縱觀實際,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時,都覺得其抽象枯燥,晦澀難懂,就算是他們花費很多時間、精力,也是似懂非懂,學習效果依然不理想,時間長了,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但是這也正好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專業性與理論性。要想好好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學習者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既要具備一定的哲學基礎,又要具備良好的哲學素養。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哲學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概括和升華,是構成珍貴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內涵,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智慧的精華部分。但是,由于受地理環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影響,因此,導致傳統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存在很大差異。再加上學生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的限制,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最好是采取大眾化教學方式,說白了就是用學生最為熟悉最為喜歡的語言、事物、方式講授相關知識。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該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呈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和掌握,在這個過程中,確保語言的大眾化、通俗化、易懂化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在講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最常見、最熟悉的大海波浪前進,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到運動是曲折、前進的,可以采用“學會騎自行車”等生動趣味的語言講述對立統一規律的方法論作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中采用大眾化的語言,既能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消化,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另外,教師還可以依據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推薦一些各方面價值都較高的課外書,如:《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存在與虛無》、《哲學與生活》等等,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哲學素養、綜合素養,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實生活兩者之間的關系。
  2.有效體現現實化特色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建構原則。理論終究會回歸實踐,并更好地指導、服務實踐。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際緊密結合,將會呈現出一幅嶄新的面貌,針對于如今中國實踐活動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可以有效利用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解決,并探索出一條最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注重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同時這也是更好學習的基礎。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緊緊圍繞實際問題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例如:如今的國家發展、社會發展、民生問題等,不僅深受廣大社會群眾關注,還牢牢吸引了學生眼球。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如可以巧妙借助相關的理論知識(社會形態、基本矛盾等),給學生深入分析當代中國的實際發展狀況,讓學生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定位,如此,才能樹立學生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可持續發展觀等一系列發展理念中蘊藏的哲學智慧。
  3.有效體現民族化特色
  馬克思主義哲學總結的是一般發展規律,其存在的面很廣泛,具有共同性。但是由于深受地理環境與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這就導致各個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很大差異,如民族特色性。同時,這也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將會被烙上鮮明的民族印記。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各個不同的國家、民族融合時,民族特色是最為突出的。其實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不同國家、民族的優秀文化巧妙融合,會呈現出一種新形式,那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民族化。如: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毛澤東思想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馬克思主義民族化特性正好為其注入了新的生機。而中華民族要想步入世界前列,就必須給馬克思主義哲學烙上我們的印記,有效突出教學的民族化??v觀實際,我們發現中國的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很多共同性,特別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個人人生觀、價值觀等,能夠有效彌補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不足。因此,在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效選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精髓,同時緊密結合經典名作、優秀傳統文化等,幫助學生深入挖掘、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如:可以用以下名言:“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樹立學生正確的三觀觀念,以及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結束語: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樹立新型的教學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有效體現“中國化”特色。如此,才能奠定學生更好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寧俊社.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如何體現“中國化”特色[J]. 法制與社會, 2013(29):216-217.
  [2]文枝.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如何體現“中國化”特色的認識[J]. 教育現代化, 2018, 5(42):160-161.
 ?。ê邶埥髮W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1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