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的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益生菌作為新型飼料添加劑,水產養殖領域得到廣泛地應用,為水產養殖領域提高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本文從益生菌作用、選擇和應用要點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為益生菌在水產養殖生產中的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益生菌;水產養殖;研究
  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廢水、污水的大量排放,使養殖環境遭到破壞,導致養殖病害頻繁發生。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增加細菌耐藥性,破壞和干擾養殖環境的正常生物區系,導致微生物的生態失調,產生二重感染。在這樣的背景下,水產養殖業中開始使用有益微生物,以改善養殖生態環境,提高養殖動物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這為未來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開辟了一個新方向。
  一、益生菌的概念
  益生菌,又稱益生素、利生菌、活菌制劑或微生態制劑。益生菌目前已確認的有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鏈球菌、酵母菌等活性的微生物。它們大都具有以下3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能拮抗病原菌,快速降解有機質:二是能在養殖動物腸道、養殖水體中存活;三是能提高養殖動物對病原體的抵抗力,促進動物生長。在動物中使用的活菌制劑是從自然界分離、篩選、培養得到的活性有益微生物,以芽孢桿菌屬菌類為主導菌,含有多個共生菌株,兼有好氧和厭氧雙重代謝機制。產品狀態為干粉劑,細胞處于休眠期,見水即萌發復活,主要用于水質調控。
  二、益生菌的作用機理
  根據益生菌作用的不同,水產養殖用益生菌分為:1.水質調節劑;2.病原微生物控制劑:3.餌料添加劑;4.誘導貝類附著變態微生物。
  益生菌攝入動物體內腸道內,可以產生拮抗物質或競爭排斥(競爭營養素和黏附位點)來抑制病原菌,可改變生物體內的微生物群體 ,大大降低病原菌占據腸道環境的機會,這一原理叫做“競爭性排斥” ,或“以菌制菌” 。還可以通過直接分解利用水環境中的有機物,有益的微生物可以產生外源性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這些酶可以協助降解養殖池塘中未被利用的餌料和碎屑,從而達到改善水質的作用。此外,它們還可能扮演提高動物飼料消化率和利用率的角色,益生菌還能激活水產動物細胞和體液免疫,在數量和種類上補充腸道減少和缺乏的正常微生物 ,在代替抗生素、防病促長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三、益生菌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
  目前,益生菌在水產養殖業中的應用,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改良養殖水體的水質,達到微生態平衡;二是控制病原,達到生物防治;三是通過營養性飼料添加劑的方式攝入動物腸道,提高生長性能。
  1.益生菌作為水質調節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在水產養殖中,益生菌作為水質調節劑是應用最多,使用最早的為光合細菌,常用的為光合細菌、硝化細菌和芽孢桿菌等為主的復合微生物。光合細菌使用時直接潑灑于養殖水體,通過水中的硫化氫、有機酸、氮及氨基酸,兼有反硝化作用,消除水體中的亞硫酸銨,達到凈化養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殘餌,改善水質,減少養殖動物疾病作用。光合細菌儲存上是以菌液形式在厭氧容器中。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蠟樣芽孢桿菌等水產養殖中使用較多的是一類好氣或兼性厭氧細菌,作為水質改良益生菌,能分解水中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凈化水質,增加底層溶氧,減少氨氮和亞硝酸鹽。硝化細菌能將氨氧化成亞硝酸鹽,最后成為硝酸鹽。使用時作為飼料添加劑加入水產動物飼料中。由于硝化細菌降解氨氮的成本較高,因此不適用于大規模的池塘養殖,目前主要是觀賞魚愛好者選擇使用。這幾類益生菌作為水質調節劑不同之處,關鍵在于使用方式、用量及菌種保存等方面。在使用方式上一般以全池潑灑及飼料添加劑的形式使用;用量往往看水色調整;菌種保存則因各菌種的習性而異,如:光合細菌一般以菌液形式密封保存,芽孢桿菌則以孢子形式長久保存。
  2.益生菌作為病原控制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益生菌抵抗病害有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直接方式就是益生菌直接抵抗或殺滅病原菌,包括:通過生物奪氧方式阻止病原菌的繁殖;幫助建立和維持動物正常的腸道優勢種群;通過黏附機制和競爭排斥阻止病原菌繁殖;通過代謝產物和生理活性物質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間接方式是指益生菌通過增強宿主動物免疫系統功能來抵抗生存環境中或體內病原菌。益生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能有效提高干擾素和巨噬細胞的活性,通過產生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因子等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益生菌中含有亞麻酸、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藻膽蛋白等多種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具有直接激活免疫反應的生物學功能。螺旋藻多糖不但能提高機體非特異性的細胞免疫功能,而且能促進機體特異性的體液免疫功能。
  3.益生菌作為營養添加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很多益生菌本身含有大量營養物質,作為功能性營養素添加入飼料中已得到廣泛推廣。如,光合細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直接被水產動物吸收利用;微生物代謝產生的營養物質可提供給水產動物生長;微生物產生水產動物代謝所需的酶類可以促進宿主對飼料中含有的營養物質進行消化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酵母及其衍生物、乳酸菌和芽孢桿菌等,作為營養性水產飼料添加劑應用比較廣泛。乳酸菌可以分解糖類產生乳酸,使得胃腸道處于酸性環境,這有利于一些酶類發揮生理功效,促進營養素的消化吸收。乳酸桿菌能合成動物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和葉酸等;此外,其代謝活動能產生一些消化酶類和促生長因子等;這些生長促進劑和酶類提高了寄主的營養水平,增加寄主對飼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利用率。目前,以酵母為原料或生物載體,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結合微生物發酵工程,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定營養功能的生物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統稱為“酵母源生物飼料”。如今水產飼料中使用較多的酵母源飼料有酵母細胞壁、酵母多糖、酵母水解物、酵母核苷酸和酵母硒等,屬于微生態制劑的范疇。
  四、結語
  水產養殖中使用益生菌,對水產養殖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下一步,要積極運用生物技術,開發新的益生菌產品,為水產養殖業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錢怡,周瑾茹,傅玲琳,呂振明,伊祥華,王彥波.益生菌在工廠化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及機制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18,39(04):56-61.
  [2]王荻,劉紅柏,羅添允.中草藥與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協同作用的研究進展[J].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6,31(05):583-588.
  [3]陳樹河,陳秋,常云勝,周維,王青華,丁燏.復合益生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16,45(04):12-18.
  [4]韓卓然,孫敬鋒.水產動物益生菌的篩選及應用[J].水產科學,2016,35(01):93-9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1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