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氣象監測站場防雷安全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幾年,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氣象監測網也逐步實現了自動化監測,雷擊的概率明顯增加?,F今減少雷擊出現的概率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難題。減少雷擊率,提高氣象監測的準確性已經迫在眉睫。對此,有關部門需要對氣象監測工作加以重視,部門工作人員要擔負起研究工作,在氣象防雷監測工作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氣象監測站;防雷;安全對策
  氣象監測的準確性有了較大提升,也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氣象站是氣象監測的重要部門,其安全性一直受到各方重視。最近幾年,氣象監測自動化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雷擊率不斷上升,對監測站的運行和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在這種背景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雷擊事件的發生,將出現雷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通常情況下,氣象監測站會設置在空曠區域,建筑具有特殊性,所以建筑設施要比周圍的地勢高,雷擊的影響力會更大,氣象監測設施出現雷擊的概率大大增加,對監測站的正常工作也產生了較大影響。
  一、加強氣象監測站場防雷安全的重要舉措
  1.做好基礎設施建設
  在對我國現有的氣象監測站場進行研究之后,我們可以看到,設置多級式防護能夠實現信號線的最佳保護,在進行多級式防護中,需要將電涌保護器的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線路不同,選擇的電涌保護器的型號也會存在明顯的差異,只有兩者相互匹配,才能將保護器的保護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而且線路交叉對防雷站場的不良影響也要注意,盡可能減少信號的干擾,從根本上提升設備的穩定性。此外,要根據實際情況,改進接地裝置,目前獨立和聯合接地是氣象站場使用的比較多的防護手段。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選用了聯合接地裝置,讓其和防雷技術密切聯系起來,雙重保障了氣象監測站場的安全。提高氣象監測的自動化技術水平,對于發展聯合接地裝置有著重要意義。
  2.重視防雷監測站場的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又被稱作是人心建設,是希望能夠將員工的熱情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加強防雷監測站場的文化建設,要提高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防雷監測站場的建設中。開展各類集體活動,讓普通員工都能感受到來自上級的關心,能夠意識到上級領導對自己工作成果的肯定,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以更加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工作效率才能得到明顯提升。采取各類現代化手段對防雷監測站場的安全性進行宣傳,推動防雷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3.提升防雷監測站場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
  防雷監測站場的安全性和員工素養休戚相關。這就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尤其是要培養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單位要提高應聘人員的要求,豐富的知識儲備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他們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部門要定期組織員工的培訓和再教育,通過培訓的方式帶領著企業員工的共同進步。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完善晉升機制,組織并鼓勵員工爭優創先。簡單來說,就是組織員工不斷的學習,要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安全意識不只是對個人有意義,對防雷監測站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4.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重視科技創新,提高設施設備的防雷系數是完善氣象監測站場安全工作的前提保障。設施設備難的問題得到解決,才能提高防雷監測的安全性,安全事故才能盡可能的減少。所以說要大量引進創新型人才,組建高科技團隊,盡可能彌補防雷安全設施存在的缺陷。同時,高校科研和技術創新要巧妙結合起來,為氣象站的安全性提供技術支持。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信息的辨別和識別度,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提高信息質量的傳播速度,為氣象站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5.做好各類應急預案
  各個地區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保障防雷監測站場的安全性,制定和編制各類應急預案,這樣在出現突發性事件時,才能不慌不忙的安排好各項工作,將可能出現的損失降到最低。在建立應急預案的基礎之上,要對監測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也要建立起完善的應急預案,雷電來襲時,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修復,確保其能正常運轉,盡可能減少因為設備問題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損失。
  6.構建氣象站場平臺支撐性建設
  最近幾年,我國政府已經對氣象政策加以扶持,并且全力支持氣象部門建立氣象站場平臺支撐系統。災害評估、氣象信息的處理等都需要有氣象站場的數據作為支撐。氣象預測分析、資料檢索等技術也在不斷的健全完善,可以對各類包括干旱、暴雨等在內的氣象災害進行及時評估和監測。這些技術都是建立在氣象站場平臺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各級政府需要重視平臺建設。
  二、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氣象觀測的自動化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完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減少成本投入的基礎上,提升氣象監測的準確性。雖然雷擊率隨著自動化設備的完善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有關部門只要做好防護措施,減少直擊和感應雷的影響,對傳輸線路加以保護,在接地設置上根據當地需要適時調整,進行全面防護,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我國氣象監測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鴻斌. 氣象監測網絡系統防雷的合理性思考[J]. 農業與技術,2015,35(23):137-138.
  [2]曾嘉宇,覃偉明,何忠栩. 自動氣象站的防雷與接地技術[J]. 農業與技術,2018,38(20):2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3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