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及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本文從增強氣象防災意識和多元化服務信息方面,對農業氣象服務需求進行總結。同時,本文從加強服務意識、擴大服務范圍和引進先進技術方面詳細分析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 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多元化;服務信息
[中圖分類號] S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7-42-2
暴雨、冰雹、大風以及干旱等氣象災害,都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不但給農戶帶來了損失,也阻礙了農業事業的穩定發展[1]。氣象可以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定服務,經過氣象播報提前預測氣候變化,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預防,可以減少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但是,新時期傳統的氣象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農業發展需求。所以,新時期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當前農業氣象服務需求,提升氣象服務質量,才能保障農業穩定發展。
1 農業氣象服務需求
1.1 增強氣象防災意識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一部分農戶還在使用傳統的種植制度與模式,種植生產存在盲目性,不能有效應用氣象知識防災減災。所以,農戶要增強氣象防災意識,掌握相關的氣象知識,并將氣象知識有效應用于作物種植,從而有效提高農業收益。
1.2 擴大氣象服務信息發布途徑
大部分農戶文化水平偏低,無法有效獲取氣象信息,加上災害性氣候信息的傳 播一般先報告給政府后再依次往下傳達,農戶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取突發性的災害天氣預警信息,致使其無法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和相關活動。所以,農業氣象服務工作還需要擴大信息傳播渠道,使農戶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信息。
1.3 多元化服務信息
對于專業種植農戶和種植基地而言,需要氣象部門為其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專業的氣象產品。但是,在當前基層氣象部門中,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還需加強,農業氣象科技服務形成的產品比較簡單,服務產品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專業性。簡單的服務產品無法滿足當前農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強氣象為農服務產品研究開發,滿足不同農戶的需要。
2 農業氣象服務發展對策
2.1 加強農業氣象服務意識,建設農業服務合力
新時代,為了能滿足農業氣象服務需求,氣象部門要充分認知農業產業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保障,在此認知上提高農業氣象服務質量。實際工作中,需要建設以農業發展為中心的服務體系,發揮氣象服務農業生產和防災的關鍵作用,為農戶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服務。同時,建設氣象、水利和農機等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構建合理、完整的綜合服務體系,構成農業服務合力,為農業的全過程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2.2 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體系發展較晚,在理論和技術上與一些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需要加強科學研究,擴大農業氣象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要改革和創新傳統氣象服務內容與模式,擴大農業氣象服務范圍,促使農業氣象服務多元化,以此提升農業氣象服務質量。比如,可以使用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對農業生產進行綜合分析,模擬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促使農業氣象服務更加合理,最終實現農業與生態環境的共同發展[2]。還可以依據當地農作物的種植情況,以提升當地特色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為目的,為重點作物的物候期提供預報服務。氣象部門要加強對當地特色農作物動態產量預報的重視,建設專項特色農產品產量和品質預報服務,時刻關注特色農作物生產,便于廣大農戶做好作物的播種、收獲工作,保障產品質量。提高農業氣象服務質量,可以使農戶在了解特色作物生長溫度環境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外界氣候變化,促使作物健康生長。此外,可以依據現代農業發展情況,擴大現代商品農業氣象服務,滿足特色農產品等現代化生產需要。還可以使用GIS等先進技術,為林、牧、漁等領域提供氣象服務,促使其快速發展,使我國農業實現精細化發展。
2.3 引入先進技術,提升氣象服務科學性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提供了支撐與幫助。先進的技術可以充分發揮氣象服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所以在實施農業氣象服務時需要大力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發揮技術優勢,做好創新工作,提升氣象部門的農業氣象服務能力。要建設農業氣象服務系統,實現服務數據的交流和共享,促使農業事業穩定發展。比如,使用衛星遙感技術,做好氣象遙感監測和估產服務。把監測對象延伸到地表溫度、森林火災和干燥等領域,不僅能加強農業氣象監測技術,創新農業氣象分析方法,還能創新農業氣象服務途徑,促使農業氣象服務不斷發展。
2.4 增強農戶防災減災能力,做好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和預警工作
要想提升農業氣象服務質量,需要加強對干旱、冰雹以及暴雨等氣象災害的檢測和預警[3]。為了保障氣象服務信息的順利傳播,加強農戶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當地政府要和氣象部門合作,增強農業氣象研究團隊建設,在農村地區建設氣象哨,學習氣象知識,做好氣象監測工作,及時為當地農戶傳輸氣象信息,提升農戶的防災減災意識。農村當地還需要建設遙測氣象監測點,及時獲得可靠的氣象信息,依據不同情況實施對應的氣象服務。建設農村自然災害評估機制,構建氣象防災減災服務機制,完善農業服務模式,提升農戶對氣象災害與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此外,需要大力引進先進設備,提升農戶對氣象災害的預測和預警能力,把氣象監測和病蟲害監測結合,全過程控制氣象災害,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優化生產布局,保障各個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
3 結語
農業事業的發展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較多,不僅需要提升農戶自身的防災意識,還需要促使服務信息多元化。在未來發展中,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中還需要重視服務工作,擴大服務范圍,引進先進設備與技術,以提升氣象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孟潔.基于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及發展對策的分析與研究[J].山西農經,2017(3):118.
[2]王從卯,金巖.農業氣象服務的現狀和發展措施探討[J].農家科技旬刊,2016(11):391.
[3]阿民.淺談氣象信息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5):2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2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