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農作物生長發育過程中受天氣、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因而對當地氣候資源環境進行全面了解,第一時間獲取到天氣、氣候預報信息對確保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極其重要。作為氣象部門面向社會和大眾服務工作的重要方面,氣象為農服務肩負著服務農業、促進農業發展的重任。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再加上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新技術的推廣使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氣象為農服務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1 項城市農業氣象服務現狀
1.1 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項城市氣象局在全市布設了多套區域自動氣象站,鄉鎮覆蓋率不斷拓寬,可對全市氣象數據進行實時和歷史查詢,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為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生長發育提供高準確度的氣象資料。氣象局工作人員可自動接收氣象數據,通過科學合理分析,對相關氣象指標進行了解,為廣大農民提供科學有效的澆水、追肥、預防病蟲害等信息,以確保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充分發揮出了氣象為農服務效益。
1.2 攜手多部門多方式服務助力“三夏”
2018年“三夏”期間,市氣象局通過移動平臺對市領導、市直局委領導、鄉鎮協理員、種植大戶、鎮(辦)一把手、信息員等發布“三夏”專題預報;在全市秸稈禁燒工作微信群、種植大戶服務群等,每日早、晚2次發布天氣預報,及時將最新天氣、預警情況向各鎮辦負責人以及種植戶傳遞;主動與市農機局對接,每天通過農機局信息渠道定時向全市農機手推送氣象信息,提供氣象咨詢服務;通過農業局、郵政儲蓄網點、各鎮(辦)政府顯示屏對外發布麥收期間專題氣象服務信息。與此同時,市氣象局聯合農業局深入田間地頭,采取“直通式”服務將近期氣象信息、農用專題天氣預報及時傳達給農民,為麥農合理安排收割時間提供參考。
1.3 人工影響天氣效果顯著
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項城市農作物在科技支撐下取得了較高的產量,且轉變了以往靠天吃飯的農業狀況。在降水量不足的情況下,可通過人工增雨作業為農作物營造較好的生長環境,保證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水分。2014年出現了項城市8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干旱,氣象部門主動作為,充分發揮優勢,共開展3次人工增雨作業,作業效果明顯;2016年上半年成功開展人影作業2次,有效緩解了全市旱情,促進了項城市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
2 農業氣象服務發展建議
2.1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
人才隊伍是增強氣象為農服務水平和能力的關鍵因素,氣象部門應積極營造氣象為農業務人員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強氣象為農業務人員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將培訓和項目帶動進行結合,盡快培養出專業農業氣象服務人才,以更好地滿足氣象為農服務需求。組建氣象服務隊伍是保證氣象服務到戶、到田間地頭的重要環節,主要負責信息傳遞、理論指導等方面的工作,可利用培訓工作來增強整體氣象服務隊伍素質;應加大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提高氣象服務能力,促進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1-2]。
2.2 轉變觀念,增強氣象信息服務質量
農業是項城市的基礎性產業,應高度重視農業氣象信息服務,利用氣象現代化技術做好農業服務工作,可根據項城市氣象災害發生規律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制定農業防災減災對策。項城市氣象局應加強與當地農業部門間的溝通交流,一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民的所需、所求,制作春耕、秋收等農忙時節的氣象服務產品,提升氣象為農服務的針對性水平;增強氣象服務的主動性,深入到全市設施蔬菜大棚種植戶中,積極開展直通式設施農業服務[3]。
2.3 完善公共服務手段,拓寬氣象信息服務渠道
一是夯實工作基礎,加大縣、鎮、村三級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氣象服務網絡平臺,加大氣象為農服務示范村建設,確保氣象服務可延伸到鄉村、預警廣播覆蓋到農戶;二是提供優質、高效的氣象服務,提升公共氣象預報準確率,特別是要將災害性和轉折性天氣預報工作做好,結合不同用戶需求,積極開展針對性強的專業氣象服務,并增強氣象服務產品質量;三是加強與廣播電視、通信部門等之間的合作,適當增加播出頻率,對氣象災害信息及時插播,并交給專人負責,保證農民可第一時間接收到氣象信息和各種預警信息,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4]。
3 結語
農業氣象服務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在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為現代化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和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和精細化的氣象服務,是新形勢下擺在氣象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新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氣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4 參考文獻
[1] 杜珍,吳偉,谷祥文.氣象為農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南方農業,2015,9(12):194.
[2] 梁紅雁,宋怡銳.安陽市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21):209.
[3] 李樹叢.灤平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現狀和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6):233-234.
[4] 鄧見英,曾海鵬,胡國強,等.婁底市氣象為農服務的現狀與對策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3):7924-79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