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當前是鄉村振興戰略、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而要立足于農業實現現代化農業,必須要重視農業氣象服務。要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情況,通過氣象服務防災減災、預測預報、指導生產,實現農業健康持續發展。但是,部分地區因為氣象事業發展相對滯后,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突出問題,必須聚焦問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農業氣象服務;現代化農業;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 S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8-47-2
氣象為農是要改變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的屬性,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點之一。實現農業氣象服務意義重大,但是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中,農業氣象服務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提高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1 農業氣象服務的意義
傳統農業靠天吃飯,而現代農業靠技術,其中氣象服務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在農業防災減災、農業生產指導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風云系列衛星成功組網,在全球數值天氣預報中,數據更新時效從發射前的6 h提升至4 h[1],90%以上的數據更新時效可以到2 h,預報精度也進一步提升,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農作物品種優良的情況下,氣象條件將是影響農作物收成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前,三農問題的重點是在抓農業生產的基礎上抓科技創新,保障農民權益。這涉及綠色生態農業和防災減災。內蒙古自治區是全國重要的農牧區,極端天氣頻發,影響農業生產,需氣象服務必須發揮作用。比如,2018年秋季,內蒙古自治區部分東部農業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極有可能瞬間轉變成霜凍天氣或暴雨天氣,因此需做好秋收氣象服務,監測霜凍,及時發布秋收天氣預報,指導農戶抓緊有利天氣條件進行秋收,保證收成。
2 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新型多普勒天氣雷達網已經基本形成,空天地一體化的農業氣象服務基本成型,但實際雷達站點在東部沿海地區密集,而中西部地區非常稀松。事實上,在氣象服務方面,城市氣象服務發展水平很高,而農村發展滯后,并不能提供精細化的預報,而大方向上的預測很難滿足當前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
2.1 資金不足
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依然過多依賴政府財政投入,總體發展落后。財政投入有限,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存在后勁不足的問題。
2.2 信息發布閉塞
從內蒙古自治區來看,因為地廣人稀,很多基礎配套不發達,部分地區并不能及時接收到氣象預報信息,無法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2.3 技術水平相對較低
結合當前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規劃來看,內蒙古地區的實際發展滯后。農業氣象服務建立在氣象科技上,而氣象科技的進步需要資金,資金不夠導致技術手段不能更新換代,水平難以提高。
2.4 專業人才問題
專業人才缺乏,部分從業人員將依托氣象科技的氣象預報等同于提供公共氣象服務,缺乏農業生產相關的預防和應對措施?,F代農業要求氣象服務提供精細化服務,從業人員需要掌握農業方面的知識。然而,既懂氣象服務又懂農業生產的人才極度缺乏。
3 農業氣象服務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加大投入,保障發展
不管人工影響天氣,還是氣象服務的相關科技裝備,都需要技術和資金支撐。內蒙古地區干旱是非常嚴重的氣象災害,而干旱對當地農作物生產影響巨大。為了抵抗干旱,一般采用人工增雨措施,但人工增雨消耗的成本較大,且因為作業設備老化,需要盡快更新和補充。此外,滿足擴大增雨、防冰雹等需求也需要資金。所以,可以構建以財政為主的科技創新基金,并向氣象科技創新傾斜,同時多方籌措資金納入社會資本來保障農業氣象服務的發展,持續推動氣象服務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3.2 更新理念強化培訓
氣象信息在抗災、減災、指導生產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中,內蒙古重視農業業氣象專題服務的研究。在氣象的投入和產出比例方面,有專家指出至少1∶20,最高能夠達到1∶40。所以,必須要充分利用有利氣象條件指導農業生產,科學調整農產品結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產量,這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鑒于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應加大投入,強化培訓,圍繞精準扶貧進行農業氣象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其中要特別注意圍繞氣象條件指導農業生產。比如,普遍意義上水稻是水做的,但內蒙古實現了旱作。水稻旱作并不是不需要水分,而是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不需要大水漫灌[2]。
3.3 科技創新構建特色服務體系
構建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平臺,創建特色服務體系,圍繞極端天氣和轉折性天氣進行預測預報,實現生態氣象業務服務,在土地退化、濕地破壞、草地退化、城市污染、酸雨增加、沙塵暴頻發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3]。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時期,需圍繞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實現現代化農業,充分落實氣象服務,保證農業生產。
參考文獻
[1]石姣姣,彭亮.氣象科技服務現代農業新模式及其特點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15):240,243.
[2]張思瑤.發揮電視氣象節目優勢加強氣象科普宣傳[J].科技傳播,2016(24):73-74.
[3]顧品強.突出氣象科普宣傳 提升氣象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J].上海農業科技,2013(3):9,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187.htm